不配为君子,不失为正人----东海客厅论康有为 清末儒家群体,问题很严重。保守派固然迂腐颟顸,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也是问题重重。康有为本人,为人骄狂浮躁,思想颇多偏倚,德智颇多缺漏。改良的大方向虽然不错,但具体方法措施手段和他们的智能才干都严重不配套,成事不足,自误误国。 德智当然不是万能的。孔子德智高圆,然在鲁国和列国所图不遂,复礼不成,不能重造国家、人民之命,失败原因在外也。然德智不足是万万不能的,王安石、康有为之失败,自身要承担重大责任。对于北宋之败亡,王安石要负全责;对于清朝之败亡,康有为要负半责以上。 戊戌维新失败,有内外双重原因,康有为自身思想、智能、品德问题又是内因的重中之重。东海随笔《儒家何以被驱离》曾经指出: “清末儒家群体负不起历史性的改革责任。百日维新诸多措施不合时宜,废除科举制更是自绝于社会,也是自绝于儒家。兵围颐和园更是昏招。若是君明臣贤,圣贤君子在上,何至于此。康有为和以之为代表的维新派,见识不高,格局不大,德智不足,无力应对顽固派和西方文明的夹击,无力改良政治导良社会。” 或问:“以康有为代表道统,孙中山代表政统,熊十力代表学统,不知可否?”答:清朝覆亡,儒家退出政治领域,政统已绝,孙氏不足以代表之,孙氏只能代表国民党之政统。至于道统,康有为亦不足以代表之。唯以熊先生代表学统,可以。熊先生是新儒家群体中最优秀高明者。” 对于康有为,某些儒家赞誉过度,固非所宜;反儒派一味贬斥,更是错误。康有为学术粗疏,观点偏颇,不配为君子,然有一定的儒家修养,学术立足点颇正,已达儒士、正人级别。注意,正人级别的正,是一般性的正,士之小正,并非君子的中正和圣贤的大中至正。 儒家德性可分为士、君子、贤人、圣人四级。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为圣人。孔门十哲中,颜子、曾子大贤近乎圣,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为贤,子夏、子贡、宰我、冉有、子游、子路等,或君子或正人。孔子之后,子思、孟子、程颢、朱熹近乎圣,周敦颐、张载、程颐、陆王为贤,曾国藩君子,康有为正人。 士有乡士、国士、天下士之别。康有为属于乡士。孟子说:“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土,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万章》下)韩信曾被称为国士,鲁仲连曾被称为天下士。依据儒家标准,圣贤为天下士,君子为国士,正人为乡士。 周鲁厅友说:“南海康氏尝衍公羊之大义,著《大同书》一书,初欲藏之名山,秘不示人,谓“今方为‘据乱’之世,只能言‘小康’,不能言‘大同’,言则陷天下于洪水猛兽”(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之第二十四章)。然康氏之晚辈,则不知深浅,欲广而宣之。齐州之乱,今犹未已,前事未远,足以为鉴。陷天下于洪水猛兽者,躁进之徒耳!由是观之,南海康氏之论公羊,未必全然不知儒者慎言之理,后世浅学之士,则不及远甚。” 东海曰:《大同书》的大问题不在过早广而宣之,而在《大同书》本身知见不正。其大同构想有违儒家精神和王道原则处多多,属于非礼的空想,与共产主义邪想精神投合,恰好充当了它的嫁妆。用周鲁的话说,康有为就是个“不知儒者慎言之理”的躁进之徒和浅学之士。若是中道君子所作《大同书》,任何时候都不妨广而宣之,对据乱世升平世,皆可有导良之功。 康有为学术粗疏混杂,但仍以孔学为万世法。其弟子概叹中国器物和制度不如人,文化亦不如人(梁启超1922年《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严重缺乏文化自信、动摇儒家立场矣。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偏离严重,这是康有为集团和大多数清儒的毛病,也是清朝的毛病,是导致清朝之中华度严重下降并最终衰败灭亡的根本因。百年来学界反过来将中国落后、清朝败亡归咎于儒家文化,岂不颠倒!2021-6-5余东海 首发于东海儒钟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cgi-bin/home?t=home/index&token=1850253869&lang=zh_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