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父亲 2007年初夏的一天,我突然接到姐姐从国内打来的电话,告诉了我一个最坏的消息,父亲病危,正在医院抢救,医生认为他老人家很可能过不了那一关。我立即到飞机场买了第二天回国的机票。没想到当天晚上,父亲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听到这个噩耗,我悲痛万分,把自己关在寝室里嚎啕大哭了半个小时。第二天启程,经过近30个小时的旅途,回到老家,安排葬礼,组织纪念活动。从那以后, 我每次回国后的第一件事总是到父亲的坟前悼念他,磕头烧纸,寄托哀思。
父亲的名字叫“金星”,祖父当年给他取这个名字,可能是希望他做一个平凡而又能给别人带来点点亮光的人。因为金星是天空里亿万颗星星中的一颗,人们无法认出是哪一颗,没有特别之处,但是它给浩瀚的宇宙反射了它的光芒,给黑暗的星空带来一点微不足道的光明。不管是不是巧合,还是本来就是祖父的主观愿望,父亲在他的生命中,就是这样的人。他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一生中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也没有对社会作出过大贡献,但是,他所担任的各种家庭和社会角色,都做得很合格。在工作单位里他是一个默默奉献又深受工友们喜欢的工友,在家里他是一个简简单单但是充满爱心的老公和父亲,对他的父母来说他是一个有孝心的儿子,对兄弟姐妹来说他是一个慈善而有主见有担当的兄弟,对亲戚朋友来说他是一个热心真诚和可以信赖的大好人。 父亲的出生和生活经历 父亲出生于1934年。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男孩中排行第二。传统中有一种说法,排行在中间的孩子往往处于一种不利地位,这是因为,家里的老大一般是长子长孙,肯定受到爱护和重视,排行最小的孩子则是家里的宝贝,往往因为年纪最小而得到父母的特别宠爱和关怀。排行中间的孩子则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可能有这种在排行上不占优势的原因,我父亲的童年比他的兄弟们更加艰辛。他读书只读到四年级,比他的哥哥(我的大伯)少上几年学,十一、二岁就辍学回家帮助家里的农活和家务,被要求参加较大强度的劳动而受到较少的生活照顾。在16岁那年,父亲到上海一个小业主家学铁匠,后来在上海一个国营工厂当工人。 我们家在解放前经济条件达到小富。解放后,渐渐地越来越差。 父亲母亲刚结婚时,他们跟爷爷奶奶原来的一大家人一起住在几间草房里。后来,特别是在姐姐和我相继出生以后,家里的房子显得太拥挤了,因此,祖父要求父亲从大家庭中分出来独立生活。正好那时候乡政府正在考虑将几间公有的旧房子卖掉,那是在家乡解放时政府从地主家没收的四间堆放柴草杂物的房子,正好位于我们生产队。由于我家的特殊困难,乡政府批准了将其中两间卖给了我家。受到买房批条后,父亲立即从上海凑足180元钱,寄给母亲,买下了这两间房子。这就是我们家的起点。那个年代的180元钱是一笔很大的花费,父亲经过多方借贷才凑足的这笔钱,好多年以后才还清了这笔债务。 房子本来简单陈旧,质量很差,加上闲置了十多年,到我们家买来时已经破烂不堪,就是两间由茅草屋顶和四面土坯墙搭建起来的破旧窝棚,漏风漏雨。我依稀记得,每逢下雨时,家里总是用各种盆桶接雨,并用木板和木棍从室内一侧支撑在墙上,以防止土坯墙壁朝房内方向倒塌,伤到家人。之后的很多年里,家里一直不断地修补房子。然而,虽然房子破旧,而且家徒四壁,但是,当时能够得到政府照顾,买到这两间房子,父母亲还是很高兴的,从此他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这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个很有意义的里程碑。很多年以后,那段买房修房的经历,仍然是父母亲最喜欢讲述的故事之一, 每次讲述,都带着满满的成就感。我们在这个房子里生活了十多年,直到我上初中那年, 家里才将这两间草房改建成瓦房,由此,我们家才结束了一旦下雨就心惊胆颤的日子。 在分家时,父亲决定不从祖父和叔叔们那里拿取任何东西,他要完全自力更生,从零开始,创建自己的幸福家园。很多年后,我曾问过母亲,父亲当年为什么在分家时放弃一切?母亲告诉我,那是因为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父亲的哥哥(我的伯父)分家时没有拿取家里任何东西,父亲为了争一口气,也决定不要任何祖产。二是考虑到他的两个弟弟(我的两个叔叔)当时还小,还没有成家,父亲觉得应该将祖产全部留给他的弟弟们。其实伯父伯母都在大城市工作,单位分了房,经济条件比我们家好很多,父亲当时的这一决定,是他那人穷志不短的硬汉态度和那铁骨男人气节的表现,让我佩服。 父亲对子女的爱护 小时候我对父亲的印象是相对陌生的,有时还带一点神秘感。这是因为他在上海工作,每年只有回乡探亲时才回家跟我们一起生活两个星期时间。在运气好的时候,他争取到回家过年的机会,但时间往往较短,只有几天的时间。那时候,从上海到海安老家的行程需要一整天时间,需要先乘坐六个小时的轮船到南通,再转乘两个半小时的汽车到海安。因此,我小时候跟父亲一起度过的时间不多。童年时我总是盼望父亲回家,盼望跟他一起生活,感到每年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父亲回家探亲的时候,能够跟他朝夕相处,感到亲切,喜欢那种全家人在一起的时光。父亲尽量在农忙季节回家探亲,那样可以给母亲提供一些帮助。每次回家,他都能帮助一些田间农活,做很多修理房屋,调整农具,磨削刀具的事情。 由于他是铁匠,做这些事是他的专业。我记得那时家里有一把老剪刀,每次经过父亲磨一磨,敲一敲,用起来就变得既顺手又锋利。我小时候觉得父亲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形象很高大。我最有印象的是,父亲每次刚回家的时候总是皮肤白白的,到回上海时又总是被晒得黑黑的。 父亲是一个严父,也是一个慈父。由于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很多外人都猜想,父亲应该是对我更加宠爱。其实父亲一直对我比姐姐妹妹更严格。在我成长的几个关键时期,父亲几乎每次写信回家时都叮嘱母亲要对我严格教育,并说明正因为我是唯一男孩,才需要更加严格,以免我走上歧途弯路。由于这种要求,母亲对我的任何错误都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因此,我小时候挨过比姐姐妹妹更多的打骂。另一方面,父亲对我给予过很多关怀和慈爱。在上初中和高中的那几年里,有好几个暑假我都是到上海度过的,在上海时,父亲总是给我特别多的关心和照顾,每逢周末他总尽量带我到不同的地方参观游玩,增长见识。在工厂食堂吃饭,他总是给我买最好的饭菜,而他自己则专门挑便宜的买。在我考上大学以后,父亲总是对我的各种要求有求必应,提供足够的生活费,给我买衣服,字典,收音机等等学习和生活用品。父亲虽然上学不多,但是,他的社会经验很丰富,对事物有独到的见解,每当跟父亲在一起的时候,他总能跟我讲很多社会知识和人生道理。他给我在做人做事,人际关系和思想方法等等方面的教育和帮助都无疑对我起到过较大的作用。我出国以后,每次回家探亲时,他总是准备很多美食,以最热情的态度欢迎我回家,我们父子俩总是一起谈很多话,在我离开时,他总是偷偷地抹眼泪,那种温暖的父爱,给我留下了很多幸福的回忆。 父亲对姐姐和妹妹的关爱也是一样厚重的。姐姐于1957年在上海出生,并在上海登记了户口,后来,在三年自然灾害中,为了减轻上海的人口压力,政府大量动员人们离开那里,迁回老家,父亲没能抵抗住这种动员的压力,在姐姐三岁的时候,将她的户口迁到了农村老家。因为这件事,父亲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一直很内疚后悔,觉得对不起姐姐,因而,他想尽了一切办法弥补姐姐。姐姐高中毕业后能够到社办工厂当了一名技术员,就是得益于父亲十多年里为此所做的多种努力,包括建立广泛而良好的人脉关系。对妹妹也是如此,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执行子女顶替政策,那年父亲才54岁,还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本来不想退休,并且,由于在上海生活了几十年,父亲更喜欢更习惯城市的生活,然而,为了妹妹的前途,父亲毅然决定申请退休,搬到老家农村生活,让妹妹顶替到上海工作,并为妹妹在上海买了房子。这件事父亲作出的牺牲是很大的,因为他从生活条件最好的上海搬到苏北农村生活,落差很明显。这表现了一个父亲对他的子女们无私的爱护。 我出生那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第三年,国家经济极其困难,尤其是食品严重紧缺,有不少人饿死,偏偏我不但生在那个困难时期,而且一出生就体弱多病,严重的营养不良使先天不足的身体雪上加霜,一度使母亲怀疑我能不能存活。那时,城里人有国家定量的粮食供应,为了拯救我,父亲用尽办法节省粮食。他尽量购买不需要粮票的副食品或蔬菜充饥,以这种方法每月省出10斤粮食,换成全国粮票寄回家或直接买大米带回家,家里用父亲带回来的粮食做成米糊糊给我吃,使我的身体改善很多。那每月10斤的大米是父亲从他自己口中省出来的,对我来说则是救命的粮食。如果没有那些粮食,我就很可能活不下来,或者变成一个发育不良的人。 1975至1976年,我正在上高中,国家又一次出现困难时期,经济几乎达到崩溃边缘。农村又一次首当其冲地承担了最多的苦难。生产队在上交国家公粮之后所剩下来的粮食根本不够社员们自己的口粮。粮食不够吃,农民只能用山芋, 扁豆和南瓜等“代食品” 充饥。那时候我们一般早餐和晚餐吃麦面稀饭,中午吃干饭,由于白米不多,饭里只放很少的米,煮饭以代食品为主。因为长期吃这种以代食品为主的饭,人们出现种种营养不良的症状。那时候我们姐弟妹三人都正是青春期长身体的时候,父亲为了给我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从他自己的有限口粮中省出粮食,并在上海到处想办法买粮票,寄粮票回家或买成大米面粉带回家,使我们家的饭食里的白米含量多一些,有时候还能吃上纯米饭。这在当时是一件近乎奢侈的事,我们至今都特别感念父亲的恩情。 父亲对母亲的情感和对祖父母的孝敬 父亲在上海学徒时,曾经跟一个上海姑娘恋爱,两人本来已经订婚,后来因为某些原因,两人关系结束了。他后来决定在老家找对象,经过媒人介绍,认识了我的母亲。他们于第二年结婚,那年母亲18岁,父亲22岁。我的外公家是一个小富之家,外公是一个成功的医生,所以母亲小时候的生活比父亲好得多。那个年代,当地农村有一个潮流,就是姑娘们希望嫁给在城市里工作的小伙子。母亲受这种潮流的影响,很高兴地答应了这桩婚事,没有计较父亲家里当时相对困难的条件。嫁给父亲以后,母亲才开始了她的艰难日子。很多年后,我问母亲,后不后悔嫁给父亲吃了那么多苦,母亲说她不后悔。母亲一生敬爱父亲,能够跟自己敬爱的人一起艰苦奋斗,白手起家,先苦后甜,用他们的勤劳和努力,建立起一个温馨家庭,培养了三个令他们引以自豪的孩子,她感到幸福美满。 父亲对母亲相知、相信、相爱。母亲一人在老家农村担起家庭重任,除参加生产队劳动外,她一人承担着照顾和培养三个孩子的重任,辛苦万分。父亲深知母亲的不容易,对母亲为家庭所作的巨大奉献由衷地理解和感激。他一直很敬重母亲,重视母亲的观点,跟母亲一起商量决定家里的事务。父亲脾气比较直,有时还有些火爆,父母亲两人不可避免地拌过嘴,吵过架,但是,他们都是讲道理的人,往往能够妥善解决矛盾。父亲和母亲性格坚强,聪明能干,不怕吃苦。他们两人相濡以沫,夫唱妇随,互相支持。 几十年里,他们为了共同目标,齐心努力,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愿望,创造了一个温馨家庭。我们家多次被乡村两级政府评为“五好家庭”。父母亲的良好关系也影响了我和姐姐妹妹的稳定家庭,成为了我们子孙们家庭生活的榜样。 在我只有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次跟母亲一起到父亲的工厂里去看望他,父亲那时候所带的一个女徒弟正好来看望他,徒弟对父亲的热情态度让母亲小小地嫉妒了一番,还跟父亲闹起了别扭。从那时候起,父亲就再也没有带过女性徒弟。我当时并不懂父母亲为什么闹别扭,长大后知道了,觉得有趣,像电视剧里的情节。其实,父亲带过好几个徒弟,有男有女,他对他的徒弟们都很好,徒弟们对师傅更是热情有加。那个年代,工厂里的师徒关系,好比现在的研究生跟导师的关系,而工人们往往更加讲情义,重感情,更加外露直接,真挚由衷。母亲那时候的吃醋,一方面是因为她不了解工厂里工人们的豪放义气,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对父亲的在乎。父亲当时决定,从那以后不再带女徒弟,表明父亲很在乎和尊重母亲的感受。父亲思想传统,观念保守,爱情专一,家庭观念最重。父母二人一直互相忠诚信任,肝胆相照。 父亲是一个很孝顺的人。他对他的父母(我的祖父祖母)一直很孝顺。我的祖父曾经说过,孝顺二字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孝”是物质上的,是指在金钱和物质上给长辈提供最好的支持。“顺”则是指精神上的,是指后辈要尊重长辈的意愿,提供精神上的照顾。我父亲对他的父母既孝又顺。祖母一直身体不好,经常生病,是有名的药罐子,父亲自从能够挣钱的时候开始,就一直竭尽全力地花钱给她治病,买药,买营养品补养身体。祖母逝世后,父亲一直继续按月给祖父提供生活费,使他的生活有所保障。每次回老家他都给祖父带很多食品和营养品。祖父年纪大了以后,每年都到上海过一段时间,父亲每次都给祖父最好的陪伴和照顾。在精神上,父亲对祖父极其尊敬,从来都是言听计从,不让他老人家生气。对祖父母而言,父亲是一个合格的好儿子。 父亲的处世之道 父亲跟他的同事们相处融洽。父亲不自私,不斤斤计较,遇事善于从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和处理关系。他是一个真诚,没坏心,热情而有亲和力的人。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循规蹈矩,诲人不倦。在历次政治斗争中,父亲保持清醒头脑,决不参加人与人的争斗,决不揭发批判别人。他学徒时的师傅跟他在同一个工厂里工作,师傅出身小业主,文革中受到打击,父亲对他尽力保护,安慰,绝不落井下石,恩将仇报。不得罪人是父亲一贯的处世底线。由于他的与人为善和助人为乐,他被同事们广泛喜欢,人缘很好。 父亲待人热情慷慨。每逢回家探亲,他总是挑着两个用网袋装着的大行李,其中很多是礼品。每次到家的当天晚上,我和姐姐总是兴高采烈地将爸爸带的礼品一家一家地送到邻居、亲戚、朋友家。 我记得很清楚,一般每家送两盒饼干加两条云片糕, 那时候, 饼干和云片糕是最受欢迎的礼品。父亲往往会算好礼品的数量,送完后我们姐弟妹三人并没有份,一口都吃不上。多少年后,我和姐姐妹妹回忆起来还觉得奇怪,那时候我们为什么就那么高高兴兴地帮助爸爸送礼给别人,而我们自己却一口都吃不上呢?我们都觉得有时候父亲对朋友比对家人更好。 父亲广交朋友。他在上海和老家都有不少很好的朋友。他对他的朋友们全心全意,真诚而慷慨。父亲特别喜欢跟朋友相聚,记得从我上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的那些年,每年父亲总要把他的朋友们请到家里来吃喝一番,一方面,因为他喜欢交朋友,有热情好客的性格,觉得跟朋友在一起很开心,另一方面,他也是试图通过这种方法,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为他的子女们长大以后的好前途铺路,真是用心良苦。每当他的朋友们到上海时,父亲总是热情接待。他总是在交友方面花费很多,宁可他自己和家里人省吃俭用,对朋友一定极其大方。我曾经不理解父亲的这种酒肉当先的交友方式,但是,想想父亲从交友中得到的快乐,我又能够懂得他,毕竟这很符合他的性格和爱好。 在对他人热情慷慨的同时,父亲对自己则是可以用苛刻来形容。他一生节俭朴素,对吃穿都很随便,很不讲究。他节省每一分钱,从不浪费。这一点,我是到上海过暑假的时候才亲眼看到的。他的衣服,特别是内衣,都补了又补。他的被套,床单和枕头都有很多补丁。他的毛巾牙刷瓷杯等等用品都用到破旧得不能再用为止。他经常为了节省几分钱的公共汽车费而步行好几站路。 父亲有一个绰号叫“葩葩儿”,是家乡土语,形容一个人能说会道的意思。在跟熟悉的人特别是好朋友一起的时候,父亲常常是中心人物,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幽默风趣。我十岁那年,父亲回家过春节,大年初一那天早晨,他带着我一起到生产队挨家挨户拜年。我们一出门就有好多人加入了我们的拜年队伍,渐渐地形成了一个长队,一起拜年,父亲是自然而然的领头人。一路上人们谈笑风生,互致吉祥,那是我第一次领略父亲的口才,人们喜欢跟他在一起,因为他的健谈,他的语言能力,恰到好处的表达,幽默诙谐的风格,给朋友们带来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父亲的好人好事 父亲助人为乐。每次回家探亲期间,邻居和朋友们都会拿来很多旧的剪刀,镰刀,菜刀和一些铁制农具,请父亲帮助磨快,修理或调准。他总是很乐意地利用他的铁匠技术为人们提供这类无偿服务,他觉得能够帮助别人是他最大的快乐。那个年代,很多紧缺商品只有大城市才能买到,新产品往往也是从大城市开始出售,而且,很多东西本来就是上海的产品,往往质量比其他地方好很多。因此,父亲每次回老家,总是有很多人请他帮忙买一些紧缺商品带回来,父亲总是有求必应,不厌其烦,不怕劳累地帮助他们买好并带回来。记得有一年,父亲从上海一次就买了十多把油布伞带回来,因为那种雨伞价廉物美,又特别耐用,适合农村,人们都很喜欢。 父亲做过很多雪中送炭的好事。生产队一家人家经济条件一直很困难,偏偏男主人生了很严重的病,看病动手术花去了家里和父母兄弟以及亲戚们的所有积蓄,生活极其艰难,一度连买一块豆腐的钱都拿不出来,更谈不上两个孩子上学的交费,几乎走投无路。我父亲了解情况后,毫不犹豫地拿出家里可观的一笔钱,送到那家,帮助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后来的很多年里,那家人一旦提起这件事,总是感激不尽。类似的好事,父亲还做过好几件。生产队里的人夸他是一个心善的人。受过他大力帮助的人,称赞他是活菩萨。 父亲有时候是个爱“管闲事”的人。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生活中人们难免各种矛盾,往往会有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诸如夫妻矛盾,婆媳不和,子女教育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父亲听说他的兄弟朋友或者邻居家有这类矛盾,他往往会主动找上门去,帮助解决矛盾。由于他待人真诚,处事公正,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又有思想有口才,在亲戚朋友和邻居中建立了较好的威信,多数情况下父亲都能有效地帮助别人解决各种家庭矛盾,他似乎也很乐意管这些“闲事”。记得有一次,父亲从上海回家,在经过一个邻居家时,发现那家正在闹纠纷,他回到家中,放下行李,连摆在桌上的美食也没有看一眼,就立即到那家邻居家去帮助解决矛盾。那家女儿结了婚后一直不愿意回婆家去,女婿和婆家来接人,闹起了不和。后来由于父亲的介入,终于说服那家女儿愿意回婆家,圆满地解决了两家的矛盾。 父亲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全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姻缘的故事,几十年里,在我们生产队被传为美谈。当年生产队有一对年轻人,私下里谈恋爱,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但是,女方父母坚决反对他们的婚事。这对年轻人想尽了一切办法,恳请了所有可以拜托的人帮忙劝说姑娘的父母,都没有成功,他们非常痛苦无助,小伙子更是失望之极。当他们正准备放弃之时,我父亲正好回家探亲,小伙子就带着两包大前门香烟为报酬,请我的父亲帮忙,于是,父亲在一个晚上,来到姑娘家,给她的父母做思想工作,劝说他们同意姑娘的婚事。本来姑娘的父母都是很坚决地拒绝所有劝说的,但是,父亲以他特有的劝说功夫,分析情况,讲解道理,表达感情,对老人不同意女儿婚事的原因一一进行分析,对他们的顾虑一一提出解决方案,对他们的要求也做好安排,解决所有难题。经过一整夜的劝说工作,终于做通了姑娘父母的思想工作,最终同意了。父亲后来又趁热打铁,落实具体事务,组织订婚仪式,最终使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件积德行善的事由于他的好口才而得以实现。 父亲的传统思想 父亲有过一点点重男轻女思想。记得当年我的第一个孩子在南京出生,当父亲知道生的是女孩的时候,立即就很伤心失望,好几天不开心,在床上躺了三天,没有根据当地传统习俗给亲戚朋友们送红蛋,也没有举行任何庆祝活动。几年后,当我在国外生了男孩的时候,他几乎是欣喜若狂,不但买了近百斤鸡蛋,煮熟染成红蛋,送给所有亲戚朋友,还举行了热烈的家宴表示庆祝。因此,父亲在当地有重男轻女的名声。父亲那代人,有一点点传统思想是可以理解的,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传统思想,只是因为父亲是一个率真的人,从来都不会隐藏观点和情绪。其实父亲这种情绪只是在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有过短时间的表现,他后来对我的两个女儿都很喜欢很宝贝,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跟儿子的不一样对待,基本上都是一视同仁的。三个孩子也都一直很喜欢他们的爷爷,感受到爷爷对他们深深的关爱。 1994年,我邀请父母亲来加拿大访问旅游,父亲特别高兴,并积极办理出国手续,但是在签证体检时被发现乙型肝炎阳性,因而没有拿到签证,我们全家都很失望。第二年父亲患严重的肝硬化,被入院治疗,我得到消息后立即回国,在他的病床旁照顾了三个星期。后来他从那个病魔中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在他那次病危的时候,我曾下定决心,如果父亲能够病愈,我将好好地带他外出旅游,多尽孝道,让他老人家享享福。可是,在后来的多年里,除带他到南京和北京游览了一趟外,并没有能够做得更多。我自己的尽孝计划被我自己食言了。除当时正在国外奋斗的繁忙和辛苦等等客观原因外,我主观上并没有做出最大的努力。人们常常是这样,当父母健康的时候,他们往往忽视对长辈尽孝,只有到已经太晚的时候,才会后悔莫及。父亲过世后,我一直很后悔这件事,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对我来说,小时候,父亲是无所不能的偶像,家里的主心骨。长大后,他是师傅,是可信赖的朋友。父爱大如天,他是我的一片天,一座山。他是家里拉车的牛,是为家庭为孩子心力交瘁的人。他是那个无条件爱我的人。他是那个宁可自己吃苦,却受不了让我遭受一点点苦难的人。一生中,他将我的快乐当成他自己最大的快乐,将我的愿望当成他自己最大的愿望。他用尽最大的努力,做了他所能够做到的一切,把我培养大,让我少吃苦,给予我一个幸福快乐的成长环境。在我心中,他是一个好父亲。因此,我要对在天国里的父亲说:爸爸,您是我的好父亲,我谢谢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