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俄乌政策引发了全球舆论海啸。换个角度看问题,欧美领袖在对俄态度上的不同,远不止是地缘政治利益,也反映出文明冲突的深层次考量。
1. 价值观的撕裂:欧美已经不是同一个“文明共同体”
好友云:过去,美欧之间的结盟,基于两个核心共识:
基督教价值观(自由、个人权利、家庭、国家认同)
共同对抗共产主义(冷战时期的全球战略)
但进入21世纪后,欧洲,尤其是西欧,在价值观上发生了剧烈变化:
“身份政治”、“多元文化”成为主流,基督教传统价值被削弱(看看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便知);
移民政策宽松,传统民族国家认同被冲击,德国变黑,法国变绿,英国又黑又绿;
强调“政治正确”,比如LGBTQ、变性人议题、气候政策等,成为欧洲政权核心议题。
相比之下,美国国内在川普2.0时代,则强调:
经济优先,国家利益优先,而非“全球道义”;
基督教保守价值观,反对“白左”政治正确;
战略现实主义,避免无休止地卷入海外战争。
就象亨廷顿所指出的,文明的冲突不仅是发生在不同的文明板块之间,而且发生在美国内部和西方内部。这些分歧,导致美欧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越来越不一致。川普的“美国优先”与欧洲的“全球价值观”已经分道扬镳,欧美在某种程度上,不再是“同一种文明”的盟友,而是两个在政治价值观上渐行渐远的阵营。
好友又云:今日欧洲执政者,多为昔日拜登同党,倡导“身份政治”白左理念,“去基督信仰”不遗余力。此等观念正是川普在美国大张旗鼓讨伐之对象。故川普就职对英法德等欧洲政要概不邀请。同时在三年俄乌战争对乌支持上,一贯口惠而行不实,欧洲安全防务长期交由美国负担(出钱出力)。对此川普早已愤怒至极,无奈连任失败,这帮人无不弹冠相庆,与拜登同舞。
今日川普再次掌权,在国内反攻倒算报仇雪恨自不必说,但要报复欧洲权贵尚需机会。不料欧洲召开慕安会,不仅无意立即倾全欧之力拼死挺乌,接过美国在欧防务负担,反而要求与美一起共享俄乌停战红利(瓜分乌产),于是川普代表万斯只好火力全开,把川普心头瘀积已久的怒火全部发泄出来,并把双方分歧的根源首先是理念与价值观的真实原因摆到了桌面,即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至于其他人之议论,不过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闲人们的观感,改变不了现实中的任何事情。
2. 川普的对俄态度:价值观亲近 vs. 现实主义选择
很多人认为,川普亲俄是因为有“把柄”在克里姆林宫手里,或者因为他在俄罗斯有商业利益。这未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际上,川普的亲俄态度,更多是出于文化认同和政治现实主义。
(1)川普与普京的共同点
尽管美国和俄罗斯在全球战略上是竞争对手,但川普和普京在意识形态上却高度相似:
两人都反对全球化:普京认为全球化让俄罗斯经济边缘化,川普则认为全球化摧毁了美国制造业。
两人都捍卫基督教文明:普京强调东正教在俄罗斯的核心地位,川普则认为美国应回归基督教立国精神,反对白左的“觉醒文化”(Wokeism)。
在川普的视角下,或许普京是一个更接近保守主义价值观的盟友,而欧洲的左派政权反而更像是敌人。欧美的文明分裂,导致了美国保守派更倾向于视欧洲左派为意识形态对手,而俄罗斯则是潜在的合作对象。
(2)现实主义:美国真正的敌人不是俄罗斯
川普对俄的亲近,并不意味着他对俄罗斯的无条件支持,而是基于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转移:
俄乌战争已经拖累了美国财政,乌克兰战场看不到很快胜利的希望;
美国债务高企,财政赤字巨大,长期援助乌克兰会加速美国衰落;
对美国来说,真正的地缘政治对手另有其人,而不是俄罗斯;
欧洲应该为自己的安全买单,而不是让美国继续埋单。
这与拜登政府的“全球主义”完全不同。拜登希望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无论付出多少成本。但川普则更现实,他认为美国不可能再承担全球安全的责任,必须把欧洲推向前线,自己则把注意力集中在亚太地区,应对中国的挑战。
3. 欧洲的矛盾:既想依赖美国,又不愿承担责任
在地缘政治上,川普一任时就曾指出,俄罗斯是欧洲的敌人。但默大妈们对此嗤之以鼻。
欧洲在俄乌战争中的表现,让川普更加不满:
长期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却不愿增加国防开支;
在俄乌战争问题上高喊“誓死抗俄”,但援乌资金和军备有限;
批评川普的撤资策略,但自己却不愿意承担战争成本。
美国已经在乌克兰投入了超过3000亿美元,而整个欧洲的援助总额却远低于此。川普对欧洲的态度很简单:你们既然这么想打仗,那就自己掏钱,自己上战场,不要靠美国当免费保镖。
川普的策略,其实是“逼迫欧洲独立”,让他们真正承担责任,而不是继续把美国当提款机。也让他们反思,他们的虚伪、无耻、无能要到几时?
中国的白左知识分子长期反川、拥欧,是否也应反思:其骨子里和欧洲白左领袖是否同样虚伪、无耻、无能?
4. 欧美对俄态度分裂的根本原因
欧美对俄态度的分裂,表面上看是川普与欧洲领导人的个人冲突,但根本原因在于:
欧美文明理念的分裂:美国保守派与俄罗斯的保守主义更接近,而欧洲白左政权更关注“全球主义”“身份政治”。
美国的战略现实主义:川普认为乌克兰战争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应该尽快结束,把精力放在亚太,而欧洲则希望继续消耗俄罗斯。
欧洲的战略无力:欧洲没有真正的军事自主能力,既不愿承担国防负担,又希望继续依赖美国,这与川普的政策相矛盾。
这些深层次的原因,决定了欧美在俄乌战争上的不同态度。
5. 结论:川普政策的潜在影响
每个人都喜欢从自己的角度看川普,但换个角度看,川普的俄乌政策并不是单纯的“亲俄”或“反乌”,而是:
倒逼欧洲承担更多责任,不再免费依赖美国,也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价值观;
把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向亚太,而非无休止地消耗在乌克兰;
让美国从无休止的全球战争中抽身,聚焦内部经济和安全。
对于乌克兰来说,川普的政策可能会加速战局的转变,使战争更快结束,而不是进入一场“消耗战”。
对于欧洲来说,川普的政策可能迫使他们真正考虑自身安全,而不是继续依赖美国的保护伞。
对于全球格局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二战后美欧联盟的根本性调整,欧美的关系将变得更加复杂,而不再是单纯的“道义联盟”。
最终,必须承认:川普的俄乌政策,不是一个孤立的决策,而是欧美文明冲突、全球权力重组的一部分。而我们需要更冷静、客观地评价川普,因为他的政策正在深刻地重塑国际政治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