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其实,这样的疯狂斯人以前是领教过的。 在文革开始那段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没有人不被卷在里面的,或是革人家的命,或是被人家革命。 然而,革命激情并不能一直持续,历来如此,就连红太阳也有下山的时候。 伟大领袖周围的高层人物不断地出现和消失,终于他老人家也疲倦了。 斯人偶尔回上海,有一、二次进电影院看电影。 记不得看的什么电影,反正是八部样板戏的一部。 记得清楚的是开始有几分钟的纪录片,一定会有他老人家的画面。 斯人注意到,他开始需要女服务员搀扶,他的脸庞慢慢显出浮肿像,无神的眼睛耷拉着,说话时嘴角流出口水来。每个人应该都看见了吧?但又怎么样呢? 有人开始鼓掌,大家跟着欢呼,斯人也鼓掌。 平时,斯人属于“逍遥派”,也就是不想去革人家命,或者不够资格去革人家的命。 斯人整天和几个邻里同学或小朋友,在弄堂里、马路上混迹,像个小混混。 斯人的母亲急得不得了,却也没什么办法。但有些人家就不一样,等到那一段最腥风血雨的日子稍稍过去,这些人家总会想出办法,闭门过自己的日子。 在天气好的日子里,有些晚上斯人踏进那些有法国梧桐遮蔽的马路。 路灯透过被微风摇曳的树叶,在地上画出斑斑的光影。偶尔可以听到吱嘎吱嘎的响声,那是有人家的小孩子在学拉小提琴。说来难以相信,这样不成调的吱嘎声,竟然令斯人神往。刚巧斯人的姐姐的朋友有小提琴,他并不会拉,愿意让斯人试试。 没有人教, 斯人拉出来的声音也是吱嘎吱嘎的。斯人并不气馁,指望也会感动某个听到的人。当然,是不是有这样的人是无法知道的,但肯定能给上海增加一点特别的气氛。 所以,上海总有点与众不同的地方。 即使在政界,上海人搞团团伙伙也是有的,并非空穴来风,前有江、张、姚、王的上海帮,后有江、曾、吴、黄的帮上海。以至有笑话说,政治局开完会,有人问李鹏会议上的事,李说“我也不知道,他们讲上海话”。 笑话归笑话,斯人确信有些事是真实的。沪上代表人物王某宁,在文革时期里也就是一小宅男。 他老头子怕他学坏,就把他关在家里抄抄书。 这样的情况,不能说很多,但在当时的上海也是一股小小的风气。当然,王某宁奉父命抄写的都属于“安全”的书,像马克思的《资本论》什么的。这宝贝儿子记性过人,革命理论就此烂熟于心。谁会想到,多年后他因这番功夫派上用场? 也确实,虽说在革命年代,有几个人真正读过《资本论》? 连主席自己对这种东西也不会有兴趣。他老人家喜欢在《资治通鉴》里寻找治国驭人的灵感。 他喜欢读《红楼梦》,这也是众人皆知的。 他认为《红楼梦》有大学问,要求自己的亲信也来读读。 然而有个亲信,一介武夫,当他面贬诋《红楼梦》不过是一本“吊膀子”的书。 他老人家知道这人不过是个粗人,并不计较,没有弄出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的事来。 可见,王某宁后来上位凭的是自己的真本事。 想想文革结束,正百废待兴时,蹦出一个谙熟共产真谛的人来,不能不一鸣惊人。 王某宁26岁当上复旦教授,斯人知其一、二,因为斯人也有类似经历。 文革期间曾有一本几何习题集落在斯人手里,斯人正无所事事,便拿来自学消遣。 当然,斯人并没有因为这本习题集扭转自己的人生轨迹,学完了,无以为继,也就不了了之了。正应着一首打油诗,云:“人生在世有几何, 何必苦苦学几何, 学了几何几何用, 不学几何又几何”。 在王某宁身上可以找到上海男人多方面的的特征。 他行事低调,甚至胆小怕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夹起尾巴做人”。 这符合大家对上海男人谨小慎微的印象。 他为人安静,却又四处窥探机遇,这又是上海男人精明地方。当时就有胡赵智囊团和政宣部门的重要人物都注意到他极力想钻入圈内而不得其门,遂引荐他进入圈内,他因而逐步蹿升。 其实这也没什么,王某宁确实身怀马列绝技,而且捉笔代刀的功夫了得,你不能说他寻对了买主是错的。上海历来出文胆,诸如姚某元,张某桥,等,所以只等时机成熟,王某宁终于结成正果,且一发不可收拾,成了三朝帝师,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