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表示,可以轻易被人工智能复制的艺术“毫无意义” 中国艺术家回应有关数据抓取的争论,准备与人工智能进行新的合作 艾未未的下一部作品《Ai vs AI》将于周四在世界各地的公共屏幕上放映
美国东部时间 2024 年 1 月 11 日星期四 02:00 中国持不同政见艺术家艾未未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轻易复制的艺术是“毫无意义的”,他相信,如果人工智能存在于他们的时代,即使是巴勃罗·毕加索和亨利·马蒂斯也不得不重新思考他们的方法。 艾未未的评论引发了当前关于人工智能兴起的激烈争论,人工智能利用从艺术家网站上抓取的数据来创建符合其风格的“原创”图像。 美国已经发生了几起集体诉讼,审美在人工智能用户中流行的艺术家已经报告了数千张以他们的作品为基础的图像,而这些图像往往未经许可。 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艾未未说:“这不是问题。我认为这种艺术早就应该[已经消亡了]”,然后他批评了专注于创造“现实”图像的艺术教学。“人工智能需要一秒钟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这只意味着他们经常学到的东西毫无意义。” 当被问及这是否适用于具有明确风格(例如立体派)的大师时,艾未未说:“我确信如果毕加索或马蒂斯还活着,他们就会辞职。他们不可能仍然[以同样的方式]思考。” 艾未未的下一个作品是他自己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合作——双方将在 81 天内回答同样的 81 个问题,这个数字暗指他 2011 年被中国政府限制的天数。 题为“Ai vs AI,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的问题包括:“爱还是恨,哪个持续时间更长?”、“资本主义会有终结吗?” 以及:“爱德华·斯诺登有罪吗?” – 将于 1 月 11 日星期四晚上开始在皮卡迪利广场的大屏幕和世界各地的其他地方放映。然后答案将发布在网上。 这位现在在剑桥和葡萄牙两地生活的艺术家形容这件作品“有点有趣”,就像有人在池塘里扔一块鹅卵石来观察涟漪效应一样。但他确实对未来发出了警告,如果人工智能变得过于强大并被世界各国依赖的话。
他担心人工智能可能会创造一个类似于第三帝国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重大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对我来说,这很像 20 世纪 30 年代德国发生的事情,或者 1960 年代中国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事情,”他说。“你们都有一种意识形态,一种过去,以及一种所谓的‘正确性’。这很危险。”
艾未未:葵花籽,2010年,1亿个创意陶瓷种子,大小可变。 ©艾未未工作室;由北莱茵-斯特威法伦州艺术收藏馆提供。
1957 年出生于北京,父亲、诗人艾青流亡后,他在中国西北部的劳改营长大,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他一直直言不讳地批评中国当局。 这位中国持不同政见艺术家本人最近也卷入了有关言论自由和以色列-加沙冲突的争吵。11 月,里森画廊取消了一场新作品展览,并在一条推文开头写道:“对犹太人迫害的负罪感有时转移到了阿拉伯世界,从而被无限期搁置。” 这条推文被删除,艾未未告诉记者,他的节目“实际上被取消了”,但指出做出这一决定是“为了避免进一步的争议,也是为了我自己的福祉”。 这位雕塑家兼活动家表示,他并不后悔发声,他相信提出难题是艺术家的职责。“如果你认为你有言论自由,那就意味着你所说的一切都不相关;这意味着它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就像我说的那样,我什至不认为这会引起骚乱,但后果是显而易见的。这证明我说的确实有一定的意义。” 当被问及这是否是所有艺术家的基本角色时,他补充道:“是的。别无选择。那是你的职业。你应该要求所谓的“内在真理”。你必须在没有机会说之前抓住机会说。有很多人没有办法发声,无法发声。” “我的使命是提出问题,而不是给有权势的人按摩,不是让他们感到舒服,”他补充道。“我正在执行一项危险的任务,而且到目前为止我还活着。”
艾未未1957年出生于北京,现于葡萄牙生活和工作。 主要个展包括: 荷兰鹿特丹美术馆(2023); 设计博物馆,英国伦敦(2023 年); 阿尔贝蒂娜现代美术馆,维也纳,奥地利(2022); Kettle's Yard,英国剑桥(2022 年); 塞拉维斯博物馆,葡萄牙波尔图(2021); Cordoaria Nacional,葡萄牙里斯本(2021 年); 帝国战争博物馆,英国伦敦(2020); K20/K21,德国杜塞尔多夫(2019 年); OCA,巴西圣保罗(2018 年); Corpartes,智利圣地亚哥(2018); Mucem,法国马赛(2018); PROA,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2017 年); Sakip Sabanci,博物馆,伊斯坦布尔,土耳其(2017); 公共艺术基金,美国纽约州纽约市(2017); 以色列博物馆,耶路撒冷(2017); 斯特罗齐宫,佛罗伦萨,意大利(2016); 21er Haus,维也纳,奥地利(2016); 芬兰赫尔辛基美术馆(2016); 英国伦敦皇家学院(2015); 马丁·格罗皮乌斯·鲍,柏林,德国(2014); 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印第安纳州,美国(2013); 赫希霍恩博物馆和雕塑花园,华盛顿特区,美国(2012); 台北市立美术馆,台湾(2011); 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 (2010); 德国慕尼黑艺术之家 (2009);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建筑 2012 年蛇形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场; 在众多奖项和荣誉中,他于2008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并于2011年被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授予荣誉院士。 他的人权工作获得了瓦茨拉夫·哈维尔创意奖的认可, 2012 年异议和 2015 年国际特赦组织良心大使奖。 最近、当前和即将进行的项目 “艾未未:有意义”,设计博物馆,伦敦,英国(2023年4月7日至7月30日) “寻找人性”, 鹿特丹美术馆,荷兰(2023年9月20日 - 2024年3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