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才在WXC发过,现放这里"入库"。) 儿子上星期五晚上回来了,因为要去看牙。 说是学业很忙,这是他两个月来第一次回家。 儿子10月一过就19岁了,因为这,我的牙医保险到10月底就不再能保他,要自己掏钱买COBRA。 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会东一件西一件的发生些事情,提醒父母们,孩子大了,父母的羽翼渐渐罩不住了。 趁着儿子在,全家开车到新州去看望孩子的舅舅舅妈,虽然儿子的学校距离家里不过两小时车程,但自他上大学后,一般只有年节假日才回,而他在家里的大部分时间仍在忙功课,于是每次全家一起开长途车就成了聊家常的最好机会,每逢此时,儿子都会给我们讲不少有关他自己和学校的事,这次也不例外。 领导就是领导,儿子三岁时她要查他的成绩,儿子十三岁,她要查他的成绩,如今儿子十九岁了,上车伊始,领导朝儿子第一句话就是:“有考试成绩回来没有?” 儿子拍拍领导的背:“放心啦,所有考试成绩都在平均分数以上。” 领导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平均分数以上? 以上是多少嘛?” 趁着领导还在嘟囔, 我赶紧把话题接了过来。 我倒不在乎具体分数,而是更想知道儿子是不是每门课都能从容跟上、是否真的在学到有用的知识。儿子的回答让我们很放心。 他说跟上课程进度毫无问题,否则上课不会都听得懂的,还说他所选的课都很有意思,坐在课堂里听课是一种享受,好像分分秒秒都能学到新东西。 儿子说这些话时显得很兴奋,一看就知道他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很满意。 晚上住在他舅舅家,我和他在楼上整理铺位,他把书包里的书一本本拿出来,第一个出来的是本足有三寸多厚的经济学教科书,接下来几本也都差不多厚。儿子捧着书像捧了宝贝,很认真地说:“这些书真是太有意思了,我一有空就读,哎,就是时间太少。” 其实说我不关心具体分数也不准确,我不主张为分数而分数,但如果儿子将来要完成的计划要求某种分数,那自然还是要关心的。 譬如儿子对某管理学院的2+2项目有兴趣,但是那个门槛蛮高,记得读过一篇介绍文章称,过去MIT被那里录取的人的平均GPA在3.72,于是问儿子他的GPA是否至少保持在3.72以上。 儿子笑笑说他也读过那篇文章,并要我放心,他的分数足够。 关于成绩,儿子还提到大学和高中的不同:高中学生每门课的成绩会综合考虑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的情况以及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 而大学则不然,平时的努力不算数,每门课的成绩全由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一锤定音。 儿子觉得这个制度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待改善。 他拿他的高中同学兼现在的室友C做例子。 C 这学期在上儿子已经学过的一门数学课。C平时学习努力,从平时的谈吐中看得出他对课堂内容掌握得很好,C同时还在上一门电路课,两门课某些内容有重叠,结果一次数学考试时,C把从电路课上学来的概念带入了对一道大题的理解,他的理解更接近现实,却超出了老师规定的范围,结果被判错,很影响了成绩。 C是儿子的老朋友了,我们问儿子是否设法帮助了C。 儿子说C是个内向的人,有了烦心事轻易不会对别人讲,但有个规律,一旦没考好,C就会闷头在屋里打游戏。 儿子从小善解人意,看到C不高兴,尽管自己也忙得脚不沾地,但还是抽出时间陪他打打游戏,待C的情绪平静下来,才提起考试的事,两人讨论一番,儿子建议C去找老师解释一下自己对题的理解过程,目的是说明自己掌握了课堂内容,对题的理解受到另一门课内容的干扰,看看老师能否给予考虑。 MIT这种学校,学生的功课比较重。 儿子说下学期的选课还没有定好,领导问他是否有本学期的课接下去的,他说没有,MIT的课程进度很快,都是一学期就完,没有整学年的课程。 学校就是要把知识像发大水一样朝学生浇灌下去,让学生在他们一生中最能接受知识的这个时期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学。 感到儿子的计划能力越来越强了,很会按轻重缓急安排时间, 连在家里做功课都是按事先拟好的严格顺序完成。 在学校里除了要完成学业,还要兼顾打工、社会活动、实习、等等,就好像在做一个系统工程,没有计划,不设定轻重缓急,很可能会顾此失彼,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儿子还提到,他已经接到他最喜欢的一家咨询公司的明年夏天实习的offer, 而他所申请的几个公司的面试就是插在繁忙的课业间进行的。 儿子还告诉我们,有一个朋友目前功课上遇到了问题,原因就是摊子铺得太大,没有理好优先顺序,他们几个人正在设法帮助他。 近来和儿子谈到学校时有两条主线,一是建议他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考虑学会管理和领导知识,或者说学会管理和领导有知识的人;再一个就是眼界要宽,或者说是要有社会责任感。 从儿子所谈,觉得他在这些方面目前做得都不错。 儿子说他的朋友中有很会编程的人,这些人的兴趣似乎就是将来进入像 IBM、Microsoft这种公司。 他说他也在学编程,但他将来不打算以编程为生,而是会请别人去按自己的需要编。 他还讲到他其实已经在这样做了。 他请人为他设计的apps编程,譬如有一个是世界城市地铁汇编,供人下载...... 这些虽然仅是初试,但可以看出他已经有了一个良性开端, 另外也可以看出,去冬今夏的实习经历确实对儿子影响不小。 说到社会责任感,儿子在车上说: “Dad, remember you told me I needed to keep up on world affairs by reading newspapers and I wasn't really listening. Well, Dad, I wasn't listening because I wasn't mature enough then. Now I find newspaper reading very interesting, and I try to keep up with development in world affairs。” 确实,上大学以前,儿子所关心的主要是由自身、家庭、学校等构成的一个小圈子里的事,可如今他的眼界开阔了很多,对有关国家和世界的事情的关注大大加强,而这种关注也使他的学习更有目的性。 和他交谈能感觉到,他对政治经济方面的要闻多有跟踪,且有自己的分析和观点。 在路上聊天时儿子还提到他有个老师,平时课讲得很好,但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几节课不能来,要另一位老师代课。 代课老师告诉儿子,这位教授自己就是位亿万富翁,有自己的公司要照顾,不来上课是因为要主持公司业务会议。 我们刚要就此说些看法,儿子赶紧声明这不是故事的主旨,他说这教授之成为亿万富翁是因为当初他和一个学生写的关于互联网使用的规则如今被广泛运用。 我正想接茬儿,儿子又说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他说教授的学生已经不在人世了,这位学生在9/11那天不幸搭上了那架被恐怖主义分子劫持,继而坠落在宾州的飞机,就在我们刚要表达惋惜之意时,儿子说出了故事的要旨:这学生是飞机上勇敢地同恐怖主义分子进行搏斗的人之一。 儿子对此事的印象深刻显而易见。 想起那之前我曾几次和儿子提到,我对MIT的学生在社会责任心方面是否能同哈佛学生相提并论存疑,并提醒他不要只钻在书本里,人生在世,眼界要宽,不能只想只做自己的事。 现在看来我的担心和提醒是多余的。 光说学习的事儿了,忘了说儿子仍然非常非常的sweet。 领导做植牙手术后要吃止痛药,Tylenol 3, 饭后吃,避免刺激胃。 但植牙后半边脸还痛,领导就没吃多少饭,结果晚上躺下不久就开始胃痛,到我们这边来坐坐,儿子给领导披上毯子,还给她敲背,很体贴入微。 儿子星期天下午回学校了,我们眼下正盼着他感恩节回来过节呢。 此祝大家感恩节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