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受到新中国马列主义文艺思想教育的人们大都很熟悉“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激励人”的马列主义的文艺观。 这些可溯源于延安的文艺政治路线一直被奉为再塑“精神文明”,再使“风俗淳”的圭臬。从学习雷锋到学习焦裕禄,学习孔繁森, 学习李素丽…数不清的模范作为普通人学习的榜样。 然而,榜样究竟是榜样, 当腐败之风在改革开放强调富裕和社会发展之后的中国蔓延开来,当吏治的腐败危机到國家政权的存亡时,马列主义的文艺观和意识形态终究未能守住“精神文明”的阵地。可见,榜样的力量并不像我们想象期待的那样是“无穷的”。难道是榜样太少了吗? 纵观世界上比较廉洁的政府,恐怕大都不是依赖榜样的作用吧?反观中国的现状,凭借如此多的榜样的力量,也只能使中国的腐败稍稍强过印尼印度和某些非洲国家,岂非莫大的讽刺? 罗阳同志的逝世,可哀可憾,然更为慨叹的是,罗阳同志竟又成为了一个“榜样”。 对象罗阳同志学习的口号, 我有重重疑惑。 惑一:罗阳同志英年早逝,实为大憾,我党和政府应本着关怀勤奋斗争的志士们之心,建议以健康为重,保护身体,方能为国多做贡献,为己多建功绩, 何来学习之召?难道学习罗阳同志的拼命精神为国牺牲吗? 这样的牺牲难道不是國家的遗憾吗?难道國家一点都不珍惜自己的人民的宝贵生命吗?向罗阳同志这样的牺牲,难道该鼓励吗? 如果國家和政府连为国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们的生命尚不足惜, 何况一介草莽小民?因而,学习某某人的牺牲精神,事实上是令大多数人们脊梁骨都会冒冷汗的。 牺牲生命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某些人鼓励他人牺牲成全己之私欲。看看最近红遍网络的雷政富,何尝不道貌岸然地对别人做道德说教。当道德说教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际,其作用是恰恰相反的。所谓圣人出,有大伪,拔高了一个英雄,其实是把更多的普通人推入了道德没落的泥潭。 就说向罗阳同志学习高尚的情操吧, 其实罗阳同志这种“高尚”的情操事实上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能会有,不管是为了工作拼命的工作狂还是敬业的普通人。 但一旦罗阳被竖做榜样来“学习”, 言下之意这种“高尚的情操”不是一个普通人应有的,学习本身就证明了这种精神的欠缺。 如次一来, 本来人人可拥有的敬业追求精神,成了高不可及的必须仰视学习的英雄品质,让草根小民何不自觉渺小卑劣? 对很多有正义感道德原则的人来说,这种“学习”本身是一种侮辱,因为这种学习本身就假设你并不具备这种敬业精神。 惑二: 罗阳同志的“高尚情操”是可以学习得到的吗? 如果真是可以学习得来, 诸如雷政富这样的官员参加这样的组织学习机会最多,为何这样的成功范例鲜见呢? 可见,这种学习本身仅仅成为了一种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形式。 该贪污的还贪污,该堕落的仍旧堕落,甚至不该贪污的不该堕落的也在这种“高尚情操”的重压下无可奈何的贪污堕落了, 毕竟,英雄是少数人的称呼。这样的英雄榜样越多, 普通人便更无助。 君不见贞节牌坊建的最多的时候,往往恰是娼妓盛行之时。 老祖宗说过: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失礼退求法,法不治则求兵,失兵而后天下乱,天下乱而后道。中国的乱相其实不可怕,如果处理得当,依道据德,以平常心,待民如己,回到道的希望是很大的。中国乃人才辈出,藏龙卧虎之地, 中国的古老的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中仍旧不掩光芒, 为何非要困于僵死的马列主义的智慧呢?事实上,真正的马列思想仍是以变通采纳万源为活用。诚望中国有幸,人民有幸,不日将不致再见向某某学习之反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