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蜉蝣之暮的博客  
偶感和杂说,聊醒己悦人而已  
网络日志正文
“大国者下流”:古代中国的邦交之道 2015-05-30 09:17:00

“下流”在当代词汇中常常和“无耻”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汉语词典(在线)上就下流词汇本义(除去当代通用的和无耻相同之意)共收录了10种含义,其中有褒义、贬义,也有无褒贬的中性含义,摘录如下:1.河流的下游。 2.指子孙,后辈。 3.犹末流。指一种流派的余绪。 4.比喻众恶所归的地位。 5.微贱。 6.指地位微贱的人。 7.下品;劣等。 8.卑鄙,龌龊。 9.向下流逝。 10.喻君上的恩泽下布。

在这十种含义中, 1、2、3 是无褒贬的名词;5是指身份的形容词,可以说微带贬义(因为也可以用来自谦);6是5延伸而来的名词,和5同样,可以带有微贬,也可以用作自谦;7和8是指品质(人或物)的形容词,带有强烈的贬义;9的释义中做动词解,可以是无褒贬的,也可以微带贬义;10则是9的动词意义的延伸,为褒义;在所有的释义中,只有4比较特殊,一般认为4理所当然是贬义,但追根溯源,4其实在古代是做褒义用。和当代“恶”只能是“恶”的形而上的僵化理解不同的是,古代“众恶所归”并非指罪大恶极、穷凶极恶的大恶(如金庸小说中的四大恶人),而是有容乃大,包容众恶的“海纳”和大爱。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水是至善的,因为水会“下流”。正因为水的下流(和谦逊),才会用滋润生命,给予生命爱;正因为水会“下流”,才会积小流为大海,容纳百川。所以,“下流”代表着大爱,只有怀着包容众之所恶的心胸,才能成就对天下的爱,这种大爱不仅是万物生长的根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这也是爱为什么能战胜恨, 柔弱为什么最终能战胜刚强,万物由弱小变刚强,万物轮回生长而不止息的生命之道。

这个至善的“下流”,随着时间和历史的推移却渐渐失去了自己的本义, 中国在近现代衰落的“下流”过程中,古代中国的智慧逐渐在被扭曲中失落。

老子有云:“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这个自然最高的道德境界,运用到邦国之交上就是谦让(下)包容是国家之间交往的上策。大国由于处于强势,则需要“下流”,方能怀柔远方,让小国信赖和支持归顺;这也就是说,中国之所以在古代能取得周围国家的信任并年年来交往(或者说来朝),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古代中国所奉行的怀柔远方的大国下流之邦交政策,而非简单凭借武力威慑。同样,小国对大国谦让,同样可以取得大国的信任和保护。古代朝鲜和中国的关系正是奉行这样的谦让“事大主义”。大国和小国如要各取所需,大国不能过分想控制小国,小国也不能过分顺从大国,尤其是作为大国的强势一方,更需要采取谦让“下流”之策。

然而,由西方权力主导的现代国际社会,则基本上奉行弱肉强食、强权控制和干预法则,大国不但过分想对小国进行控制,而最大程度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一些小国也过分想依赖大国,而达到获取一定经济回报和政治上受保护的目的。今日中国南海的紧张局势,充分体现了现代国际政治关系中大国和小国的博弈。

但是,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现在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定的国际规则,恐怕有些为时尚早。首先,中国无论是从政治走向和经济发展来说,都没有体现出有较为清晰的创造性的路子可走,非但反腐迟迟不能触及体制,经济转型仍然前途未卜,在政治上则出现了遏制言论及媒体自由,甚至制造个人崇拜的倒退趋势,导致了官僚体制中假大空的老调重现。在这种内部状况下挑战美国为首的现代西方国际规则,无异于过早限制自己的发展空间,实为不智之举。其次,中国如若要开创国际新秩序,复制欧美强权的老路显然是行不通的,借鉴中国传统的“下流”国际外交智慧,开创一个更为和谐的全新国际秩序方为上策。

但是,中国有这个能力吗?很遗憾,中国古代的智慧在“下流”的过程中已经扭曲得无法辨认,笔者认为,除非经过一个自由宽松的人文主义复兴阶段,才能积累和释放文化能量,重新站在传统智慧的根基上延续并发展创新。然而,中国目前恰恰不能提供这样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与之相反,对言论的控制似乎比以前更甚。更为糟糕的是,现在的中国自身的政治经济痼疾缠身,政府领导层想要借大外交唤起民族凝聚力,转移内部的压力并赢得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当今的信息社会,想要像以前那样对人民进行洗脑灌输是断然行不通的,要让人民信任的唯一道路就是放开言论自由健全民主监督体制,否则,失去了公众信任的政府最终会被人民唾弃的。

浏览(2094) (2) 评论(22)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5-06-01 11:09:55
评论显示有误,再发一次:
慕容博主非要说我这篇文章是要解老,就算是解老吧。文言文精简洗练,常常以事物恶特性代替事物本身,水的特性是下流,就如太阳被称为东君,我想古人不会觉得这个有歧义,而且这个下流代表水的下流已经被历史上其他的解释认可,并非我个人的发明杜撰。慕容博认为只能从字面的意思理解,只要没有提到水的字眼,即使说的特性是水,也不能说是水,那我只好无话可说了,总之,感谢慕容博严谨的讨论。
回复 | 0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5-06-01 06:42:48
慕容博主非要说我这篇文章是要解老,就算是解老吧。文言文精简洗练,常常以事物恶特性代替事物本身,水的特性是下流,就如太阳被称为东君,我想古人不会觉得这个有歧义,而且这个下流代表水的下流已经被历史上其他的解释认可,并非我个人的发明杜撰。慕容博认为只能从字面的意思理解,只要没有提到水的字眼,即使说的特性是水,文中其他地方提到水的下流,也不能认为是水,那么这我也无话可说了。总之,还是多谢慕容博的严谨讨论。
回复 | 0
作者:慕容青草 留言时间:2015-06-01 04:22:28
蜉蝣博误会了。。。

我上一个跟帖的后半部份不是替你操心,而是如我在那里所言是为了判断你是否认为这篇文章是解老。。。根据你现在的回复看来,你确实认为这篇文章是解老而不是你个人的学习体会与引申,那么我们就要回到前面谈到的基本点:解老应该以尊重老子的原意为原则而不是把你个人的理解引申加给老子。。。。。。

既然你认为这篇文章是解老,那么从你的文章题目及主要着墨点看来,你主要想解的是下面这段: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既然要解这段,就应该以这段字面文字为主,依据道德经内在逻辑来以其它部分的内容为辅,而不是基本撇开对这段文字的解译,然后用你对其它部分的理解来解这段话。。。。。。

至于这里的下流与牝牡之交的关系,如果你不是颠倒了主次,而是先重点将上面这段话的字面意思解出来的话,你自然就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而你目前这种把你自己的理解加给老子的解读方式,对于没有读过道德经的读者来说,很容易造成误导。。。。。

共勉
回复 | 0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5-05-31 19:13:06
看来慕容博的理解的确和我不同,“下流”指水的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是指阴,低处,即(天地或水)交汇的方。牝牡泛指阴阳,高处称为阳,水下流至低处,当然是处天下之交。老子在其他多处也提出水的特性是居恶地(牝地),因为能“下”而王,不知慕容博理解的“牝牡之交”和大国下流是怎样联系的呢?
慕容博批评我在别人说我“解老”为正统时“欣然接受”,让我实在哭笑不得。凡写博文者,都是写自己的理解,我看没有那个人大言不惭会吹嘘自己为“正统”,我的文章从来也不是为了解老,只是借对老子的理解抒发自我的感受而已,至于网友的厚爱缪赞,只能感谢而已,可从来,没腆着脸皮说我的个人观点为“正统”,不知缘何被责备为“欣然接受”?众网友也非三岁小孩,我又如何能“误导”网友们,让网友们相信我的观点为“正统”?慕容博替众网友操的心看来是多虑了。
回复 | 0
作者:慕容青草 留言时间:2015-05-31 16:29:21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

老子这里所说的下流非常明确,是以牝牡之交来比喻的,哪里来的上善若水?如果是你自己的体会则是另一回事。。。如果你愿意并不是想把这篇文章作为解老,而只是谈你自己学习道德经的一点个人领会,自当别论,也无可非议。。。

但如果是那样的话,当别人恭维你这是解老的时候,就明说那是你自己的体会和引申,老子的上善若水并没有牝牡之交的下流的意思。。。。。。如果有人捧你说你这才是正统的解老,你欣然领受,而又不是无意中的脱节,对于这里大多数并没有读过道德经的读者来说,自然是一种误导,而且可能是故意地用表面上的关联来让读者以为老子的原意就是你这里通过文章选材的安排来烘托出来的意思。。。。。。如果你和这里捧你这才是正统解老的人甚至私下有过关于这篇文章的交流,那么更是一种误导,不是吗?
回复 | 0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5-05-31 15:55:02
慕容博主,《老子》66章云:“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这个江海难道不是水,这个“下”难道不是流动导致的?
回复 | 0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5-05-31 15:11:12
慕容博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利万物而不争是因为“下流”并居人之“所恶”。水的本性为“下流”,这个人人皆知的物理习性应该不是我杜撰的吧?如果我“误导”大家说水的本性是“下流”的,我认错,我承认在失去太空引力的状态下水是可以上流的。
回复 | 0
作者:慕容青草 留言时间:2015-05-31 14:47:29
老子的上善若水并没有后面那段中所提的“下流”的意思,是你自己加进去的,所以以你的引用方式自然是非常脱节,是把你的理解加给老子而已。。。如果这不是脱节,那就是故意误导,我想前者更轻些。。。。
回复 | 0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5-05-31 13:59:23
果壳网友好!现代中国的确和老子提出的这个理想差的很远,以后究竟怎样发展,不好说,只是希望现代中国能常常以史为鉴吧。
回复 | 0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5-05-31 13:53:20
溪谷网友好!多谢评论。凡事毕有利有弊,言论自由也不列外,但其利是远远大于其弊,这是公认的。约束“有害”的一面,肯定是没有错的。但这个有害究竟是谁界定的,这可能才是你要质疑的,对吗?
回复 | 0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5-05-31 13:46:47
慕容好,好久不见。多谢评论。你指出的两段,第一段是阐述老子的至善若水的思想,是第二段引文的思想基础,所以说是紧密相关的,对于引文的解释阐述,是在后文中,不知你为何认为这两段“脱节”呢?
回复 | 0
作者:慕容青草 留言时间:2015-05-31 10:18:00
好久不见。。。

博主下面这段话: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水是至善的,因为水会“下流”。正因为水的下流(和谦逊),才会用滋润生命,给予生命爱;正因为水会“下流”,才会积小流为大海,容纳百川。所以,“下流”代表着大爱,只有怀着包容众之所恶的心胸,才能成就对天下的爱,这种大爱不仅是万物生长的根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这也是爱为什么能战胜恨, 柔弱为什么最终能战胜刚强,万物由弱小变刚强,万物轮回生长而不止息的生命之道。 ”

与下面所引的老子的话:


老子有云:“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这两段话之间相当脱节。。。这种解老颠倒了次序。。。。应该是以老子的原文为基础,然后加以解释,而不是为了借用老子的名义,把自己的想法加在老子之上。。。。至于说博主对于中国目前改革的感慨,我并不认为那是改革本身的问题,而更多的是文化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就拿在这里发言的居住海外多年的且常以中国文化的代表自居的人所表现出的心态便可知改革所面临的文化难度有多大。。。。
回复 | 0
作者:果壳 留言时间:2015-05-31 08:50:15
"牝常以静胜牡", 中国还没到这火候吧。 从被人踩在脚下,到半趴半跪,仰人鼻息,从躁动于樊笼,争夺权益,到划地为界,平分秋色,以致最终独步天下,以静制动。还有不只一两三步吧。中国现在走到了哪,最终要走到哪,还有几十上百年好看。侈谈下流,倒有可能与东郭先生为伍。
回复 | 0
作者:溪谷闲人 留言时间:2015-05-31 08:33:57
约束“有害的一面”也是不对的。何为“有害”?
回复 | 0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5-05-30 19:06:09
几兄好!许久不见,甚是挂念,很高兴你在这里:)
回复 | 0
作者:老几 留言时间:2015-05-30 16:22:47
欢迎灞兄回来!
这种解老是正道,请继续。
如果把老子解成一堆废话就跑偏了。如果因此而洋洋得意,那就没救了。兔子爱吹牛,害的网上吹牛成风了。文章写不清楚竟然也可以成为吹牛的本钱,呵呵。
回复 | 0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5-05-30 15:04:18
溪谷网友好,是啊,不让人说话是不行的,可以用体制法律等社会手段约束言论的有害一面,用政治高压控制显然只能管一时。
回复 | 0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5-05-30 14:59:30
右撇子博好。同意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只是骂只能发泄情绪,与事实无补,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呵,不过据说搞政治的人比常人耐骂一些,呵呵。
回复 | 0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5-05-30 14:50:10
Pia兄好!好久不来,一切安好:)
回复 | 0
作者:溪谷闲人 留言时间:2015-05-30 12:14:40
就是嘛,人长一个口,只有两个作用,一是吃饭、而是说话。
不让说话,只许吃饭,不听话还不让吃,和猪有什么分别?
治理国家不是养猪。
回复 | 0
作者:右撇子 留言时间:2015-05-30 11:32:19
...当今的信息社会,想要像以前那样对人民进行洗脑灌输是断然行不通的,要让人民信任的唯一道路就是放开言论自由健全民主监督体制,否则,失去了公众信任的政府最终会被人民唾弃的。
=====================
尽管以前与博主的意见有分歧,但博主的这个结论我还是完全赞同的。如果习包子真正能做到“放开言论自由健全民主监督体制”,我这个反华分子一定改邪归正。我的条件比博主还宽厚。我不必等习包子建立了“健全民主监督体制”,只要他放开言论出版自由,拆除网络防火墙,即使他继续搞独裁,我就会改称他为习总之类的,也会鼓动其他右派叛变归顺,支持习包子!在习包子还没做到放开言论出版自由之前,他永远都是习包子!

正象博主所说的,要让人民信任的唯一道路就是放开言论自由健全民主监督体制,这才是让天下归心的唯一途径。言论管制才是中国人四分五裂的罪恶祸首!
回复 | 0
作者:pia 留言时间:2015-05-30 11:05:08
久不见蜉蝣兄,问好!大爱是境界,内圣外王亦好。
回复 | 0
我的名片
蜉蝣之暮
注册日期: 2010-07-14
访问总量: 81,47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大国者下流”:古代中国的邦交之
· 遥敬老几
· 也谈巴门尼德的“三条道路”
· 响应幽久桥山月歌等博友呼吁:还
· 减字木兰花. 春雨思乡
· 祝福芦山 (七律)
· 生命何辜:悼无端被夺去和伤害的
友好链接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pia@:pia@的博客
· 随笔归来:随笔归来的博客
· 吴言:吴言的博客
· 花蜜蜂:花蜜蜂剧场
· 再见驴十八:再见驴十八的博客
· 半江红:半江红的博客
· 圣昌文:圣昌文的博客
· Cowboy:Cowboy的博客
· 偶灯斯陋:偶灯斯陋的博客
· 雨露:雨露的博客
· 史语:史语的博客
· 老冷:老冷
· 乐维:乐维的博客
· 远古的风:古风无痕
· 落基山人:落基山人的博客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 秦川:秦川
· 老几:老几的博客
· 怡然:怡然博客
· 白凡:白凡的博客
· 寄自美国:寄自美国的博客
· 椰子:椰风阵阵,思绪如河
· 山哥:山哥的文化广场
· 慕容青草:慕容青草的博客
· 昭君:昭君的博客
· 沁霈:沁霈的博客
分类目录
【诗词歌赋】
· 遥敬老几
· 减字木兰花. 春雨思乡
【杂感】
· “大国者下流”:古代中国的邦交之
· 也谈巴门尼德的“三条道路”
· 响应幽久桥山月歌等博友呼吁:还
· 祝福芦山 (七律)
· 生命何辜:悼无端被夺去和伤害的
· 蜉蝣之歌
· 识字的烦恼:华裔,你拿什么和我
· 从旧“三民”主义走向现代“公民赋
· 有感于外星人的逻辑
· 美国人:我相信上帝,胆量,和枪
存档目录
2015-05-30 - 2015-05-30
2013-05-08 - 2013-05-23
2013-04-01 - 2013-04-25
2013-03-22 - 2013-03-22
2013-02-07 - 2013-02-23
2013-01-04 - 2013-01-12
2012-12-07 - 2012-12-27
2012-11-27 - 2012-11-27
2012-10-12 - 2012-10-12
2012-05-03 - 2012-05-03
2011-10-22 - 2011-10-22
2011-05-10 - 2011-05-10
2011-04-01 - 2011-04-01
2011-02-23 - 2011-02-23
2010-10-18 - 2010-10-18
2010-07-14 - 2010-07-14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