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句成语,运用频度特别的高,而且从古至今,久用不衰。这就是“怀才不遇”。“怀才不遇”多用来形容文化人才能与境遇相违,不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与志向,于是乎很多才子“不平则鸣”:“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野”(左思《咏史八首》)。“骅骝拳居不能食,蹇驴得意笑春风。”(李白),“赋诗独流涕,乱世想贤才”(杜甫《昔游》)。“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李白《梁甫吟》)。与“怀才不遇”相联系的,则还有一句成语是“伯乐识马”, “伯乐一顾,价增三倍”(韩愈《为人求荐书》),“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群马逐空”(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怀才不遇”和“伯乐识马”共同构成了中国文人的现实“仕途”与文化心理上的“良性结构”,使中国文人多有“怀才不遇”的 愤愤不平,但也常有“千淘万漉虽辛苦,风沙吹尽始到金”的结局;多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慨叹,也常有“仰天大笑走出门,吾辈岂是蓬蒿人”的狂喜。 中国文化之所以为中国文人造就了这种相反相成的现实“仕途”与文化心理上的“良性结构”,其根本的原因是有从隋朝开始持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可以说这个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在才能面前人人平等”的取仕选材制度,它使无数优秀青年走出贫寒的草庐柴门,走上了仕君辅政,兴邦治国的道路。 日本从古时接受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我想象“怀才不遇”这样的深入到中国文化心理结构中的成语,日本一定会原封不动地引进到日本的词汇中,但是我却只在日语的词汇发现了“不遇”,而从没见过“怀才不遇”连在一起用。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百解不知其意,后来经过研究和学习,得到了一个还算是说得通的我自己的解释,不知会不会贻笑大方。 “怀才不遇”这个成语,在中国语里,是在指责一种不应该存在的现象,本来怀才是应该受到厚遇的,而遭受“不遇”,应是社会与现实的不合理所致。但在日本人看来,“怀才”与“厚遇”并没有因果关系。日本是个重视群体和序列的社会,个人的价值,是通过集团和序列实现的,一个人进入到一个群体时,不论你是怎样的天才,你也必须从序列的最下端做起,并不会因为你有才能就会允许你打破序列占居较高的位置。日本的集团中有明确的“先辈”和“后辈”的区别,天才的后辈尊重和服从草包前辈,是天经地义,如果因为你有才能你就要搅乱至关重要的序列,那你肯定“不遇”--并不是因为你怀才你才不遇,而是因为你不懂规矩才不遇。从古到今,无不如此。 日本古代没有科举制度,也从来没听说过什么“伯乐识马”之类的故事,战国时有织田信长重用丰臣秀吉,不是因为丰臣秀吉有什么才能,而是因为他跟随着织田信长,把织田信长照顾得很舒服,冬天里,织田信长如去赴宴作客,把大草鞋脱在外面,丰臣秀吉就把大草鞋放在怀里给他暖着,使织田信长觉得他“很不错”;后来丰臣秀吉选中石田三成做自己手下的武将,也是因为丰臣秀吉路过石田三成当小和尚的庙时,石田三成给他沏茶,弄得冷热相间,温凉得体,使丰臣秀吉感到被伺候得很舒服。 由此可见,从日本的传统文化来说,一个人的“遇”与“不遇”,不在于你有没有才能,而是看你对你所要进入的集团的序列的尊重程度和对于能够提拔你的上司的“亲和力”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