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土耳其及其他 友仁
如果用一段話簡明易懂地說明突厥、土耳其、維吾爾族的來龍去脈,概要如此:突厥人是最早活動在中國北方新、陜、甘、寧一帶的游牧民族,其祖先是匈奴;在隋、唐時逐步整合為頗為強大的突厥部落聯盟汗國,這個部落汗國被唐太宗打敗打散,大部分人向中亞逃逸,其中很多淪為奴隸土兵,但很強悍,到達現今土耳其安納托利亞高原地區的一些強悍突厥人,在十五世紀建立了奧斯曼帝國。帝國在二十世紀一戰後崩潰,被“協約國”英法俄瓜分,安納托利亞核心領土也面臨被肢解。原帝國的一個將軍— 凱末爾,組織突厥人為疆土、獨立與占領軍戰鬥,贏得勝利,組建了現今領域的土耳其共和國。協約國不得不在1923年簽署“洛桑條約”,承認土耳其的獨立與主權。遺留在新疆的突厥人,歸順唐朝,後稱為回鶻,維吾爾族的前身。
中國西北,特別是新疆,一直是多民族混居之地,據記載新疆公元前就有漢人定居生活,漢朝在公元前60年就設立了“西域都護府”,只不過游牧民族居大多數,中國史書稱為“雜胡”,突厥只是其中較大的部落民族,突厥在唐代以後遂漸在中國史書中消失。現在新疆也有56個民族,主要民族為漢、維吾爾、哈薩克。東突厥運動是部分外國人挑動的衝突話題,以削弱中國的疆土與力量。華人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糊裡糊塗附和所謂的“東突厥斯坦”,恰是中了少部分西方人的奸計,忘祖不知典,不知新疆一直是多民族聚居地區的事實,把唐太宗、左宗棠眾多民族將士鮮血染紅的疆土,棄權不顧,愧對祖先,有欠子孫。
看看奧斯曼土耳其的歷史及現狀,可以明顯看出所謂的少數民族“人權”,只是別有用心的雙重標準幌子。土耳其在二十年代獨立後,凱末爾政府為了同化民族,國土整合,一直不承認境內的庫爾德族,把他們稱為“山地突厥人”;這個政策延續至今。庫爾德人1500萬,占土耳其總人口百分之二十,不允許使用庫爾德語言文字,一有反抗,嚴酷打擊,倡導庫爾德獨立運動的庫爾德工人黨被殺三萬多人。土耳其法律規定全國只有一個民族:土耳其族;全國只有一種語言文字:突厥語。有趣的是:西方國家怎麼不譴責土耳其呢?!
今年五月我在土耳其旅行,我們的導遊是一個土耳其突厥人女士,安卡拉大學畢業,她對我說他們對外不能稱突厥人,要說自己是土耳其人。這個民族話題的壓制有多凶?!中國的漢族、少數民族還不至於不敢說自己是啥族吧?土耳其部分人還鬧騰啥“東土耳其斯坦”?說說你們的“東庫爾德斯坦”吧!突厥人在逃逸西遷後,一千多年中與中亞、希臘、巴爾幹地區人混血,像貌比維吾爾人更為西化,又有幾百年顛沛流離的歷史,深知自己民族國家疆土,來之不易。同時,土耳其是一個人種很多、很混合的國家,因為其地處歐亞非三洲交界處;但它也是主要由突厥人浴血奮戰建立的,以突厥語及文化為主的國家,有必要增強民族的融合度,以此角度看,強制同化的政策也可以理解。東鬧西鬧,大家都過不上安生的曰子。
凱末爾被土耳其人尊為國父。五月我在土耳其時,恰逢“國父”日,各個城市到處都是他的掛像。首都安卡拉市修建有極為誇張的”國父紀念堂”,那可是比毛澤東紀念堂氣派多了,寬大的廣場,宏偉的建築,紀念堂內置放凱末爾的石棺,周邊是寬闊的迴廊,陳列凱末爾如何帶領人民奮戰的歷史。頗為可笑的是,土耳其政府居然規定每個外國來訪的政要,都必須去“國父紀念堂”祭拜參觀。
凱末爾的主要思想是:突厥民族生存的第一要務,為必須要建立有自然疆土的民族國家。他在奧斯曼帝國被肢解時,以“不獨立、毋寧死”的口號團結各民族主義團體,鮮明地提出要以鮮血捍衛每一寸土地,不以死決戰之前,寸土不讓。但他不提倡泛突厥主義。當時也是突厥人生死存亡關頭,國土存亡寄與一念,其他的根本也談不上。他的清醒,意志與毅力確是警醒團結了這個古老的民族,凱末爾又是帶領土耳其走向現代化的領袖,廢除帝制,實行憲制,實行政教分離,規定男女平等,實施交通、工業化建設等。打個通俗的比方,他的建國成就集毛澤東、鄧小平之大成。而鐵腕改革政策也引起一些土耳其人的反抗、非議。但現今土耳其在相鄰的中東地區來說,較為發達,少動亂,國民安居樂業,有很好的免費醫療,養老福利。總的來說,多數土耳其人對他心存感念,敬佩。
(博文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