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束前觉得有两件与作弊有点关联的事情值得一提。一是跟那位印度同学有关:大约在古英语作业快到期的前两天, 她突然发邮件给我,问我完成没有,请求我把做好的给她参考一下。我的神经立刻紧张起来:按照规定学生间是不能互相讨论大作业的,虽然给她看一下倒不要紧, 但万一她照搬几段上去,或是有人知道了,我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要知道在美国校园里,学术道德远重于考试分数, 考不及格可以重修, 但作弊就是品德和纪律问题了,一般都会严惩不怠,而且管你是谁抄谁!几年前就有中国学生撞上枪口,搞到我们这儿的中国人都很没面子,直到如今都还余音袅袅。这种既关系到人格,还关系到国格的大事,马虎不得, 所以我想都不想,立刻回信拒绝。但又觉得好像太不尽人情,于心不忍,于是加了一个尾巴:如果她有什么方法上的疑难,我可以帮忙一下。
第二天,她又两次打电话过来,问我家在哪里,要来跟我切磋。我绞尽脑汁找些借口推托,但她仍然契而不舍,我只好说:“你哪一个地方不懂? 我可以告诉你。” 她居然说第一句话不会翻译,我大吃一惊。要知道,第一句是全文中最简单的,只有三四个字,所以我敢断定她什么也没做。我解释说那是“主啊,万能的主啊!” 她的第二个问题差点没让我晕倒:“你怎么知道哪个字是哪个意思?” 简直是一窍不通,我只好告诉她我们的网上黑板有一个电子字典可以查找大部分词的原型和意思,Dr.H还放了一个电子文件,里面给出了几个超级难的词汇的注解,然后我们需要对照课本上的诸多语法表去推断变形, 再如何如何分析……好不容易才把她打发了,松了一口气,实在是不想跟作弊沾上一点点关系,但又忍不住为她担心: 只有一天时间了,还有多一个谜语要翻译,真不知她如何才能渡过难关?恐怕只有虔诚祈祷万能的主助她一臂之力了。
不过在学近代英语时我却沾到一点嫌疑。记得当时我提到“语法题我一气呵成,不是第一,也是第二,这里有个秘密,暂时不能公开。” 秘密就在于我拿到了语法题的标准答案!原因是我们每星期课后常有一些小练习,不用交,课上花几分钟评讲,但我常常招架不住Dr.H的机关枪扫射,写不下答案,只好下课后再去问。有时问题太多,Dr.H就把她的答案纸借给我用,下节课再还。有一次借答案时她正跟另一学生讲话,一时间找不到那张纸,就干脆把整本答案书给了我。看完以后我决定把它复印下来,这样就可以一劳永逸,免得次次都去麻烦她。结果没想到这次大作业的语法题居然是上面的一道原题,我大喜过望。 但为了慎重起见,我还是快速地做了一遍,然后再对照一下答案,作了局部的修正。不过有一题的题目中说某一字母有四个读音,但标准答案中只有三个。我却不知为什么真的找出了四个,但不能肯定哪一个不对,想了想,决定将错就错, 也不用改了,这样反倒天衣无缝。
有时候回想起来觉得有点惭愧,还是应该完全自力更生的,虽然语法题是我的强项。但当时为了集中精力在英语改革的评论文章上下功夫,争取进三甲, 实在没太多时间来琢磨语法题,能省就省吧,况且那一两个小问题也起不了决定作用。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答案书是跟课本配套、公开发行的,只要愿意花钱,谁都买得到,充其量是一本参考书罢了,我后来也果真看到有同学在用。如果要怪就只能怪Dr.H出题不周,居然照搬原题,就怪不得别人钻空子了……
前不久读到一篇新闻报道:美国著名的杜克大学商学院开除八名舞弊的中国留学生。 这既让人吃惊,又觉得结果在意料之中。http://news.creaders.net/immigration/newsViewer.php?id=725046
报道中的情况跟我上“英语史”的情形很相似:学生可以把考试带回家去做,但必须独自完成,相互间绝对不能交流。 考试成绩固然重要,但诚信和人品更为可贵。不知这些学生的背景怎么样?他们将来怎么办?
还有最后一集 --- 尾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