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英语(Old
English: A.D.450-1100)
刚上课的第一个星期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语言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因为我已修过6、7门语言学课程,所以只当成是复习。但是很快进入古英语,我头上就开始冒汗了。古英语从公元五世纪中叶开始,到公元十二世纪为止,将近700年, 之前一直使用的是凯尔特语。能真正使用书面古英语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可能大多都与神职工作有关,所以保留下来的基本上是宗教文献。古英语之难用“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来描述一点也不过分。第一是词语拼写和现代英语完全不同,有些连字母都不一样,我曾经给一个美国朋友看过一小段文献,他唯一认识的一个字是God; 第二是古英语有大量的词形变化,变得人晕头转向,比如说形容词有强变化和弱变化之分,古英语的名、代、形都有五个格:主格、生格、与格、宾格和工具格。名 词变格要分“强、弱、小”三种,要分单复数,还要分阳性、阴性和中性,动词变位更让人发晕,恐怕我这一辈子都搞不清了;第三是句子结构也不一样;第 四,……总之,你能想象得出一门语言有多难那就有多难。所以现在每当我回过头看现代英语时,真是庆幸我们出生在二十世纪。
Dr.H对 这门课的要求有个很大特点:整学期只有三个大作业和一个期末考试,研究生另加一篇论文,全部都是开卷带回家做。至於中间的一些小练习,可做可不做,不用 交,看起来好像挺好混的。开始一个月我学得糊里糊涂,又被那位韩国老兄误导,所以一直没有入门,等到第一个大作业布置下来,才知大事不妙。
作业的第一部分是一些语法问题,还好,花了一点功夫,估计能有七八成对。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翻译古英语的一段圣经和一个谜语,我完全找不到方向,用了 一个早上才译了两三句话,还不知道对不对。发了半天愣,意识到光凭我自己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也完不成的,必需借助别的途径。Dr.H规 定同学之间不能讨论,要独立完成;有问题可以问她,但必需与作业无关,所以我只有一条路可走。我找出以前讲义中的一些内容,发邮件问她是否该用网上的一个 电子字典查到基本词形和意思,再用眼花缭乱的变格表去分析变形,然后加上前后的内容去判断功能和成分……。她的回答让我找到了方向,后来我又问了一些问 题,有些有用,有些可能没用,没用的是为了达到另一个目的:一定要给她一个印象,那就是这门课对我很难,但我很努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一点太重要了, 因为我自己做过大学老师,知道印象分是相当有份量的,尤其是对於那些处在等级交界处的学生,简直就是有生杀大权。
一个星期后我的作业算是大功告成,但质量如何心里却一点儿底也没有,估计拿个C是没问题,拿B有点悬,拿A是异想天开,所以还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改进一下才行。我又给Dr.A发 了一个邮件告诉她我已基本上做完作业,但有些地方不能肯定是否正确,而且有一个很特殊的困难,那是别的美国学生都不具备的:除了英语是我的第二语言外,我 不信仰任何的西方宗教,圣经读得很少,即使知道那些句子的意思,也很难将它们译成地道的宗教语言,不知有没有问题? 应该如何解决?很快收就到她的回信:“为什么你不来我办公室和我一起讨论呢?” 我大喜过望。
第二天我如约去她办公室,先感谢了一番,正琢磨着怎么样提问才恰当,没想到还没开口,她便说道:“我知道你很努力,比很多美国学生用功多了,我很愿意帮 助你,请把你做出来的东西拿给我看看吧。” 於是她便逐词逐句地检查我的译稿。开始时她只是指出我的错误,告诉我该如何着手去改正,我就赶紧记录下来,到后来不知怎么的她便自己动手,把我全部的错误 一字不漏地改了一遍,我要做的就只是坐在一边,时不时地使用一些感叹词:“噢,我真是粗心!”,“咦,我怎么没想到呢?”,“哈,真是太妙了!”…… 最后的结果还让我觉得有些意外,因为我做出来的质量比我自己预想的好多了。
半个小时以后,我估计拿不了100分也能拿99分 了,掩饰住心中的狂喜,好奇地问了当天唯一的一个问题:“您能不能告诉我那个谜语的谜底?” 那个谜语实在太难,她说了谜底以后,我仍不太明白。她解释了几句,怕我不理解,又补充说不少人将其误解为一个有色的谜语。我一下反应过来,觉得脸上有点儿发烧,不好意思多说,赶紧跟她道谢告别了。
走出大楼,抬眼望去,觉得天空格外的高,格外的蓝,每一缕阳光都在欢快地跳跃着,就和我的心情一样。
下集预告: “英语史”之五---中古英语
(注:谜底是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