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周晋的博客  
住洛杉矶,以开发/维护/推广网站、联盟行销、写作和做电子商务为业。  
网络日志正文
听刘欢等三人唱《国际歌》有感 2015-09-23 13:22:55

YouTube上有刘欢、莫华伦、廖昌永三人合唱的《国际歌》视频,是我喜欢听的歌曲之一。活到这么大的年纪,早已没有了什么“革命情怀”,但就是喜欢听这首歌。究其原因,小时候接受的灌输和洗脑固然“功不可没”,也因为我喜欢听慷慨激昂、节奏感强烈的歌曲,刘欢等三人唱得好、乐队伴奏好也是一大因素。 一首好歌的魅力并不因时代的变迁而湮灭。在刘欢等三人唱《国际歌》的现场--人民大会堂里坐满了观众,男女老少、外国人都有,旋律一起下面就开始骚动,唱到高潮时许多观众开始打着拍子合唱、有些女性更情不自禁地站起来拍手喝彩。这些人当中固然不乏“老共产党员”,但身为七零后、八零后的那些女性如此“嗨”,显然是受到旋律和节奏的刺激,也或者是爱慕男歌手,却肯定不会因为听了《国际歌》而成为江姐、赵一曼、刘胡兰。

自从《国际歌》诞生、共产主义运动在全世界兴起后,多少“仁人志士”唱着《国际歌》慷慨走向刑场。现在的人可以说《国际歌》是“精神鸦片”,麻痹、欺骗了这些“革命烈士”,说轻点这是代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图腾,如果你不是生活在前人生活的那个时代,你就不应随意嘲笑前人的所作所为。

《国际歌》能成为各国无数“革命者”的“精神鸦片”,主要在于它的艺术魅力。《国际歌》的作词者欧仁·鲍狄、作曲者皮埃尔·狄盖特都是工人。抛开如今被人批得体无完肤的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理想不论,个人认为:单从艺术的角度,鲍狄埃和狄盖特仅凭借一首《国际歌》,艺术成就就不亚于莫扎特、贝多芬级的音乐大家,《国际歌》也有资格成为人类历史上一百首著名歌曲之一。这让我想起了聂耳。他作的曲子寥寥无几,除了《义勇军进行曲》外再无大作,且年纪青青就英年早逝。但仅凭一首中国《国歌》,就足以令他流芳史册。

听遍各国的《国歌》,似乎只有法国国歌马赛曲可以和中国国歌媲美,而《国际歌》与《马赛曲》颇有渊源。首先它们都是由法国的小人物作词作曲的(《马赛曲》的词曲作者鲁日··李尔以工程师的身份加入军队并获得上尉军);其次《国际歌》歌词诞生之初,是用《马赛曲》的曲调演唱的,法国共产党员皮埃尔·狄盖特1888年为其谱曲;第三《马赛曲》因1792810马赛志愿军开赴巴黎支援杜乐丽起义时高唱这歌而得名,随后风靡全法;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后,欧仁·鲍狄当选为公社委员,并在街垒浴血战斗。5月公社失败后,他躲藏在一位工人家的阁楼中写下了《国际歌》的歌词。看来好的歌曲不论谱写还是流行,都离不开激情,不管这激情是源于革命,还是源于爱情。

《国际歌》其实不是“资产阶级”眼中的共产主义“洪水猛兽”。《维基百科》中可知:“《国际歌》不仅仅被共产主义者传唱,在很多国家中的社会主义者、社会民主党人和无政府主义者以及左派民主人士中也广泛流传,它也曾经是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的会歌。共产国际(第三國际)的会歌并不是《国际歌》。”这让我想起了切·格瓦拉。上世纪九十年代时,某次我参加了在加州硅谷举办的招工大展。一进展厅,赫然看到切·格瓦拉的头像高悬在某展台上,当时还挺纳闷:切·格瓦拉可是死于美国中央情报局之手,美国“资产阶级”难道就不怕这头“洪水猛兽”吗?答案还可以从《维基百科》中找到:“自切·格瓦拉死后,他的肖像已成为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征、全球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英雄和世界左翼运动的象征”美国是个宽容的国家,只要不杀人放火、不搞恐怖活动,民众的一切信仰爱好悉听尊便。

浏览(2585) (3) 评论(2)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fangbin 留言时间:2015-09-23 18:37:30
即使这首歌深深刻有法国暴力革命的伤痕,它也充满了西方自由思想的辉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自由,全靠我们自己。”而中国却是“他是人民的大救星”。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与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从起点就是南其辕而北其辙。现代的中国人,还在一直寻求救星。
回复 | 0
作者:中国喜剧 留言时间:2015-09-23 17:01:44
呵呵, 你该看看格瓦拉被活捉尿裤子的操行 :) 这帮二逼全一样, 从萨达姆到卡扎菲, 再到红色高棉。

现在国际歌在中国被禁了。 你可以听听唐朝乐队的国际歌,我也喜欢。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周晋
注册日期: 2015-07-21
访问总量: 86,78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俄乌战争:俄罗斯的失策、窘境和
· 珍宝岛之战—半世纪后再回眸(二
· 珍宝岛之战—半世纪后再回眸(二
· 历史不应被“软埋”,往事并不如烟
· 观电视片《永远在路上》有感
· 也谈G20杭州峰会
· 从《戚本禹回忆录》说起
分类目录
【政治与经济】
· 观电视片《永远在路上》有感
· 也谈G20杭州峰会
· 四十年后看中国
· 尼斯恐袭·土耳其政变
· 充满争议与立场瑕疵的南海仲裁案
· 英国脱欧公投的远因近果
· 核武器·核恐袭,核利用·核危害
· 美国·古巴·卡斯特罗
· 本届美国大选的几大看点
· 朝鲜“氢弹”与中国
【战争与军事】
· 俄乌战争:俄罗斯的失策、窘境和
· 珍宝岛之战—半世纪后再回眸(二
· 珍宝岛之战—半世纪后再回眸(二
· 南海:波云诡谲、风高浪急
· 金记“氢弹”真伪辨
· 土耳其·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
· 德国统一·中国统一·台湾未来(二
· 德国统一·中国统一·台湾未来(二
· 南海风高浪急,太平岛无太平(二
· 南海风高浪急,太平岛无太平(二
【科技与文化】
· 人机大战·人工智能
· 从转世与穿越说起
【历史与人物】
· 历史不应被“软埋”,往事并不如烟
· 从《戚本禹回忆录》说起
· 也谈切·格瓦拉
· 文革五十年祭
· 百年回眸袁世凯
· 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毁誉得失(2
· 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毁誉得失(1
· 也谈抗日英雄、“匪首” 谢文东
【社会与自然】
· 感恩节感怀
· 民用无人机时代的无尽烦恼
【网商与网赚】
· 抛砖引玉,请教一种网上赚钱方式
存档目录
2022-11-05 - 2022-11-05
2019-03-15 - 2019-03-15
2017-07-25 - 2017-07-25
2016-12-01 - 2016-12-01
2016-10-04 - 2016-10-04
2016-08-30 - 2016-08-30
2016-07-30 - 2016-07-30
2016-06-30 - 2016-06-30
2016-05-09 - 2016-05-09
2016-04-01 - 2016-04-29
2016-03-09 - 2016-03-09
2016-02-28 - 2016-02-28
2016-01-06 - 2016-01-30
2015-12-01 - 2015-12-31
2015-11-03 - 2015-11-26
2015-10-03 - 2015-10-03
2015-09-01 - 2015-09-23
2015-07-21 - 2015-07-27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