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感性文化”面面觀(1) |
| “感性文化”面面觀(1)
在《論範例》一書中,我稱中國文化是“感性文化”,相對於西方的“理性文化”。在以後各篇,我將陸續地談談這種文化的特徵和表現以供評論。
將中國文化定義為“感性文化”,是從哲學認識論的角度看。談感性文化,離不開感性個人。談感性個人,離不開感性的本質。因為感性本質是感性個人的抽象。什麼是感性的個人呢?比如一個青少年,特別是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兒等。那麼處在這樣年齡人,在對世界的看法上,與成熟具有豐富閱歷人生的一個人有什麼區別呢?我認為,幼稚的年輕人是多數以自己的感覺來看待世界,以自己對世界的感覺來在世界上生活,她們的理性部分還不發達,還未學會遇到問題使用分析的理性方法。在性格上,這些主要靠感覺指導自己行為的人有這樣三個性格特點:衝動,易變和極端。將感性認識階段上升到文化就是我所謂的“感性文化”。將這些感性個人的性格特點上升到文化層次,運用到對文化特徵的判斷中,就可以將“衝動”歸結為“缺乏深思熟慮的思考”。將“易變”歸結為“缺乏原則性”。將“極端”歸結為“缺乏合理規劃”或“瘋狂”的行為。在下面我將提供例子說明。
中國共產黨是受西方的極端主義意識形態,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雙層影響的政治組織。它的行為必然影響到它組成到政府和它到人民。所以,作為它的文化的感性文化,必要在許多方面體現出來,如政府制定政策,人們的社會行為等許多方面。
在政府方面,中國的“衝動”行為,比如對外的“朝鮮戰爭”,“中越自為反擊戰”,對內的“大躍進”等。對缺乏原則或易變的行為,會導致自相矛盾,中國在外交方面比比皆是。除了上面提到的例子,其他如中阿關係,中日關係等。對內的如“學雷鋒”與“作好事不留名”,“關心國家大事”與“理論禁區”等。在極端或瘋狂方面,如鄧小平的“貓論”,GDP高於一切,“一切向前(錢)看”等。
一個人主要靠感性認識處理問題,會造成個人的認識錯誤。一個政府的感性認識,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損失。一種文化是感性文化,不僅是對自己的國家人民,還對世界帶來危害-就像北朝鮮的金三代一樣,對鄰國,對美國,對世界和平都是一種威脅和不安定因素。
如同一個感性青年需要成長一樣,以上都是感性文化必須發展成熟而上升到理性文化的充分理由。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