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来自: 海南岛文昌县 |
注册日期: 2011-02-04 访问总量: 3,939,471 次 |
|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
|
|
|
|
|
|
| 魏茨泽克 --- 德国的道德典范 |
|
魏茨泽克 --- 德国的道德典范
里夏德•卡尔•冯•魏茨泽克男爵(Dr. Richard Karl Freiherr von Weizsäcker,1920年4月15日-2015年1月31日)2015年1月31日,于柏林逝世,享年94岁。
出
身于德国斯图加特的魏茨泽克,父亲恩斯特•魏茨泽克是德国外交官,而其兄长卡尔•冯•魏茨泽克则是一名物理学家及哲学家。由于父亲要担任外交职务,所以他
在年幼时曾经伴随父亲到瑞士及丹麦定居。十七岁时,魏茨泽克移居英国,并在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修读哲学及历史。后来,他转到法国的格勒诺布尔进修。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就待在德国陆军部工作,最后更保留了上尉一职。1945年,他在东普鲁士任职期间受伤,被迫退回家乡养伤。退出战场后,他就到了德
国格丁根大学攻读历史及法学。后来,他经过了两次法官考试,最后于1955年受到推荐。1953年,他与结识日久的玛莉安娜•冯•克莱舒曼结婚,并育有四
子。
他最为人所知的,也是他的演讲。而他也曾经是德国新教教会宗教会议的成员之一(1967年-1984年)。
"Der 8. Mai war ein Tag der Befreiung."
"5
月8日是一个解放日"。尤其是这句话,让1985年的那场二战结束纪念演说至今留存在许多人的记忆之中。"没有人会忘记,正因这场解放,许多人的深重痛苦
在5月8日才刚刚开始,持续不断。"但德国人不能在战争结局中寻找逃亡、遣送和失去自由的原因,更应该在战争的起源中寻求答案。
在其十年总统任内,魏茨泽克尤其重视与东欧和以色列达成和解。他确信,带来和平机遇的不是排斥和遗忘,而是纪念和思索。
在1994年卸任总统职务后,魏茨泽克依然在国内外担任重要顾问角色,也是一位充满激情的民主自由捍卫者。有时候,他对于基民盟的本党成员也会敲打一番。
在
与知识份子、艺术家和经济届代表的密切交流中,魏茨泽克为德国政治抹上了一缕光彩。不过,魏茨泽克并不是那种亲民总统,比如其前任谢尔(Walter
Scheel)犹如一名亲近大众的业余歌手,而卡斯滕斯(Karl
Carstens)则是以喜欢登山漫步著称。魏茨泽克也不太会谈笑风生,不像其继任者赫尔佐克(Roman Herzog)那样风趣幽默。
他更像是一个严肃认真、受过良好教育的外交代表样板。通过他的个人、历史,尤其是他的外交艺术来引得大众的信任。直到他去世之时,魏茨泽克都是一个重要的道德典范。
1985年5月8日,西德总统魏茨泽克在纪念二战胜利40周年之际,提醒来访的日本明仁天皇,日本要承认侵略战争罪行、向受害国受害民族道歉、谢罪。
日本人没有反省、认错、道歉的内在机制,所以,尽管(作为外人的)魏茨泽克呼吁,但是,日本人根本不理睬。
一直以来,德国历任国家领导人对当年法西斯德国犯下的罪行,再三的进行了反思、道谦和忏悔。
1970
年12月7日,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维利•勃兰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双膝跪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发出祈祷说,“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
得到安宁。”他在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此举感动了全世界。跪下的是一个人,站起来的是整个的国家。1995年6月,科尔总理继勃兰特之后,
再次双膝跪倒在以色列的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重申国家的歉意。
实际上,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德国人对其民族应该承担的责任就有比较客观和清醒的认识,联邦德国的历任总统和总理,如奥多尔•豪斯、阿登纳、赫尔佐克、约翰内斯、科尔、谢尔等人都在不同的场合代表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进行了反思、道歉和忏悔。
魏
茨泽克在1985年5月8日的德国投降纪念日上,他发表讲话,认为德国在战后40年一直将这一天定为“战败日”是不妥的,他严肃地向其民众宣告,“今天我
们大家应当说,5月8日是解放的日子,它把我们大家从国家法西斯主义的统治中解放了出来。”再看一看现在的日本,每年的8月15日,连“战败”二字提不都
提,至今还在使用“终战”这样自欺欺人的字眼,孰高孰低,立等可现。更不用提德国对当年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赔偿一事。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