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诞辰 300 周年:批判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为启蒙时代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义务主义等诸多流派。
并且影响后世,诞生了新康德主义。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法兰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统,并且有不少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称为“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作品有系统地分别阐述他的知识学、伦理学和美学思想。《纯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学术界重视,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此外,康德在宗教哲学、法律哲学和历史哲学方面也有重要论著。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感性直观(经验)转化为知识的能力——纯粹知性概念(即“范畴”),以及将知识外的理念(如上帝,灵魂不朽,自由意志)加以实践的能力——纯粹理性概念,都是理性的功能,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它们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 他的认识论与伦理学分别是论证知识和道德的,他批判和吸收了英国经验主义(休谟、贝克莱)与欧陆的理性主义(主要是沃尔夫-莱布尼兹的理性传统),对德国唯心主义(费希特和黑格尔)与浪漫主义影响深远。认识论(《纯粹理性批判》)与伦理学(《实践理性批判》)构成康德哲学的两大部分,前者关于“现象界”;后者关于“意志自由”是对立和二分的。两者的中介成为康德“批判哲学”的终结思,自然与自由的沟通和统一就在于《判断力批判》中。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 《纯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被公认为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流传最为广泛,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同时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初版于1781年,并于1787年再版的该书,常被称做康德的“第一批判”,并与其后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并称为康德“三大批判”。 在第一版的序言中,康德解释他所谓的纯粹理性批判是:“我并非意味着对书本或系统的批判,而是对于普遍理性的批判,即对于所有能够‘独立于经验’而得出的知识。 在康德之前,我们普遍认为先天的知识必然是分析的,即意谓其断言必然已经存在于主体中,所以是独立于经验的。(例如:“聪明的人是聪明的。”或是“聪明的人是个人。”)
在上述例子中,因为我们借由分析主体而到达结论,所以这些判断是分析的。
我们认为所有的先天判断都是这样的:在这样的判断中都找得到一个仅仅是主体之部分的断言。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所有对于先天判断的否定将会导致矛盾。
而因此矛盾律将足以得出所有的分析判断。 所有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区别了两种类别的判断: 1)综合判断-所有奠基在统合以及将不同的经验事实放在一起的判断,所以这些判断被认为是后天的。例如:“月亮的相将在天暗之后看得到。” 2)分析判断-所有外显地奠基在对主体之分析的判断,而不依赖于经验,所以被认为是先天的。例如:“一条直线是笔直的。” 康德并不完全满意这样的区分,并争论说有些综合判断也是先天的,像是数学中的判断。 而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将会争辩说这样的判断是分析的。 《实践理性批判》(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初版于1788年,伊曼努尔·康德三大批判中的第二部,位于《纯粹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之后,《判断力批判》之前。康德在本书中主要探讨了道德哲学的问题。 自费希特《知识学》(Doctrine of Science)始,《实践理性批判》对其后伦理学以及道德哲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它是二十世纪所有包含义务论(义务伦理学)色彩伦理学的出发点。 《判断力批判》(Kritik der Urteilskraft,初版于1790年),因出版于《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后而常被称作“第三批判”,是伊曼努尔·康德的一部哲学著作。主要是阐明人类在理性与感性的判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