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引领德意志进入团体迷思 作者: 谢盛友 德国总理默克尔断然拒绝了党内批评者,要求严厉打击德国涌入难民的要求。她表示,难民危机的解决办法在于欧盟的外边界。默克尔: “现在的问题是人们未来将如何看待欧洲,以及德国如何与包括穆斯林国家在内的全球邻居们共存。” 默克尔认为自己群体既定的方案则会获胜。
美
国心理学家艾尔芬·詹尼斯(Irving
Janis)提出“团体迷思”这个概念。团体迷思(Groupthink)是一个心理学现象,指的是团体在决策过程中,由于成员倾向让自己的观点与团体一
致,因而令整个团体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不能进行客观分析。一些值得争议的观点、有创意的想法或客观的意见不会有人提出,或是在提出之后,遭到其他团体成
员的忽视及隔离。团体迷思可能导致团体作出不合理、甚至是很坏的决定。部分成员即使并不赞同团体的最终决定,但在团体迷思的影响下,也会顺从团体。
1972年,詹尼斯利用“团体迷思”一词形容团体作出不合理决定的决策过程。詹氏对“团体迷思”的原定义为“一种思考模式,团体成员为维护内团体的凝聚力、追求团体和谐共识,而不能现实地评估其他可行办法”。 1982年后,詹尼斯再探究美国入侵猪猡湾事件、偷袭珍珠港事件、韩战、越战、古巴导弹危机、马歇尔计划的发展、水门事件等美国政府历年外交决策事件,参照各个事件的环境、决策过程、决策结果,归纳出团体迷思的模型。 八项诱发团体迷思的前置因素
群体高度凝聚力 群体隔绝外界资讯与分析 命令式领导 决策规范缺乏条理 群体成员背景和价值观的相似性 来自外部威胁以及时间限制的压力 团体没有信心寻求比领导所提出的更好的方案:可能因为领导具有强大影响力 成员自尊心低落:可能由于刚经历失败 八项团体迷思的表现形式 无懈可击之错觉:群体过分的自信和盲目的乐观,忽视潜在的危险及警告,意识不到一种决策的危险性。 集体合理化:群体通过集体将已经作出的决策合理化,忽视外来的挑战。一旦群体作出了某个决策后,更多的是将时间花在如何将决策合理化,而不是对它们重新审视和评价。
对群体道德深信不疑:成员相信群体所做出的决策是正义的,不存在伦理道德问题。因此忽视道德上的挑战。
对外偏见:倾向地认为任何反对他们的人或者群体都是邪恶和难以沟通协调,故此不屑与之争论;或者认为这些人或者群体过于软弱、愚蠢、不能够保护自己,认为自己群体既定的方案则会获胜。
对异议者施加压力:群体不欣赏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对于怀疑群体立场和计划的人,群体总是立即给予反击,但常常不是以证据来反驳,取而代之的是冷嘲热讽。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可,多数人在面对这种嘲弄时会变得没有了主见而与群体保持一致。
自我审查:成员对于议题有疑虑时总是保持沉默,忽视自己心中所产生的疑虑,认为自己没有权力可以去质疑多数人的决定或智慧。
全体一致的错觉:这是群众压力和自我压抑的结果,是使群体的意见看起来是一致的,并由此造成群体统一的错觉。表面的一致性又会使群体决策合理化,这种由于缺乏不同的意见而造成的统一的错觉,甚至可以使很多荒谬、罪恶的行动合理化。
心灵守卫("mindguards"):某些成员会有意地扣留或者隐藏那些不利于群体决策的资讯和资料,或者是限制成员提出不同的意见,以此来保护决策的合法性和影响力。
七项团体迷思对群体决策过程及结果的影响 不全面研究替代方案 不全面研究决策目标 不考虑既定选择的风险 资讯搜集不良 资讯处理过程有偏颇 不重新评估当初放弃的选择 未制定突发情况的备用方案 团体迷思的防范 群体成员懂得群体思维现象,其原因和后果; 领导者应当保持公正,不要偏向任何立场,防止形成不成熟的倾向; 领导者应该引导每一位成员对提出的意见进行批评性评价,应鼓励提出反对意见和怀疑; 应该指定一位或多位成员充当反对者的角色,专门提出反对意见; 时常将群体分成小组,并将他们分别聚会拟议,然后再全体聚会交流分歧; 如果问题涉及与对手群体的关系,则应花时间充分研究一切警告性资讯,并确认对方会采取的各种可能行动; 预备决议后,应召开“第二次机会”会议,并要求每个成员提出自己的疑问; 决议达成前,请群体之外的专家与会,并请他们对群体意见提出挑战; 每个群体成员都应当向可信赖的有关人士就群体意向交换意见,并将他们的反应反馈给群体; 几个不同的独立小组,分别同时就有关问题进行决议(最后决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以避免群体思维的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