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生命-絕對(2)
物質,嚴格地說,也是有“生命”的。
在自然界中,我們通常有“發現”和“創新”兩個概念。在自然科學從西方興起這五個世紀以來,人類的活動基本上主要是發現的成就。從二十一世紀起的五百年,我覺得,應該是以創新為主要特徵的紀元來臨了。比如現在的英特網,就在自然界中沒有過。
但創新的本質是什麼呢?我不得不說,創新,對人類,意味着新的“排列與組合”。在數學上,三個元素,無論怎麼折騰,都是六次到頂了。自然界中有成千上萬的元素,同樣的數量存在於社會科學中。它們的排列組合是一個天文數字。當遇到困難時,既,我們窮盡了既有的排列組合方式後,我們就需要擴展現有的集合找尋新的排列組合方式了。一旦找到一個新的有效的排列組合,我們就叫它為“創新”。如此看來,人類的創新不過是“繼承”罷了-只有“絕對(造物主)”才“創新”。猶如人類不可能製造“氮氫氧”這類基本元素,它們只能來自上帝之手(絕對)。但人類可以發現它們存在的規律,稱它們為“超越數”的原則。
回到物質上來,一切物質的生命周期,從範例看,都是完成“一個循環”,“兩個世界”,“三個階段”的過程。讓我從後往前看。三個階段,指得是“潛在階段”,“存在階段”和“定在階段”。潛在階段,就是“在”的階段,是物質開始向存在的階段發展境況。比如,我突然有一個買彩票的衝動。但一轉念,買了也是白買,因為中獎的機會幾乎是零。於是,我打消了這個衝動,這就是“潛在不等於存在”的道理。但我有一轉念,這畢竟是一次幾會啊!萬一中了呢?何況誰在乎這點買彩卷的手續費呢?這樣,“我要買彩卷”的衝動終於“存在”了。我然後來到了售彩卷的機器前。我一摸兜,身上沒有錢包,我忘了。存在必須有條件跟隨。沒有條件跟隨的“存在”等同與“不存在”。這時,我不得不再次打消了買彩卷的念頭,所以這個念頭其實不存在。後來,我回到家找來錢,又回到售彩卷機器前,而且確定了買多少,彩票號碼怎麼選擇等,然後終於買了。這些準備就是買彩卷的條件,也就是“定在”- 根據條件規定性下的存在,才是真實的存在。思維的邏輯和物質自身的規律是同一的,因為上帝不會讓真理被重複(巴門尼德),因為重複意味低效,非上帝所為。
物質的存在過程也經歷了“兩個世界”: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宏觀世界,既是我們周圍每天面對的世界。需要說明的是,範例的思想明確規定,在這個宏觀世界裡,,物質其實也是分為兩個部分:“絕對的相對(AR)”和“相對的相對(RR)”。相對的相對是人類通過某種手段,比如科學,可以感知和影響物質存在的部分。如在自然科學上的探測,在社會科學上的對人類集體行為的規範等。絕對的相對,指的是對人類無法通過某種科學手段探測,但物質作為客觀事實存在的情形,比如康德所謂“物自體”。因為科學的儀器也是物質造的。人類無法用儀器來探測比儀器還“小”的物質存在。這一部分明明存在卻無法“證明”的物質,都屬於“絕對的相對”部分。(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