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芳华》
我是先读了严歌苓写的小说《芳华》,再看的电影《芳华》。感到电影没有全面地精确地描述出小说的全部精华。
其原因,可能是导演冯小刚仅“见木不见林”,没有很好地把握影片的大局面;抑或电影编剧严歌苓本人对把自己的这个大场面大时间跨度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尚无太多的经验。
这里把小说和电影(统称《芳华》)混为一谈。这应该是符合电影的创作缘起的。
本人认为,《芳华》主要反映了3个方面。 1】反映了冯小刚和严歌苓两人相似的青春经历。 据冯小刚的自述,他一直想把自己年轻时在部队文艺团体当美工时的经历拍成电影。他有机会找到有类似部队文工团经历的严歌苓。严歌苓以非常短的时间写出了小说《芳华》,并又在短时期内改编成电影剧本。 这就是电影《芳华》的创作缘起。 应该说电影《芳华》达到了两人的创作心愿。
至于没有类似经历的人们,或没有经历过类似年代的人们看不太懂这部电影,那就可能是冯小刚的功力有所不逮了。
参见: 冯小刚导演最新电影【芳华/youth】独家幕后纪录片:我把芳华献给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bzKjW77r3E&t=1291s
《芳华》发布会 冯小刚约她们素颜“鉴”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LTDdDxjY
严歌苓在小说《芳华》售书会上的讲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y7HCaZrvZ4
2】《芳华》反映了人性的善良,以及人性的扭曲(或用时髦的哲学名词,“人性的异化”?) 人性的善良:集中表现在刘峰、何小萍(小说里为何小曼)两人身上。 人性的扭曲:其余的人们或多或少反映出了人性扭曲的某些方面。
3】“爱”和“死”永远是文艺作品的主题。《芳华》也不例外。
还是要再说一句:如果把小说改编成连续电视剧,应该可能会表现得更好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