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拳打北韓,劍指中國、腳踏台灣”的世界戰略部局,是美國共和黨“政治精英”多年來深思熟慮的結果,建立在美國精神和美國人信仰理念的基礎之上。美國精神和美國人的信仰理念是:個人自由+民主原則。
川普總統提出的使美國再次強大的“美國優先、美國第一”的原則,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世界的政治、經濟、軍事、傳統文化……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和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當今的世界潮流,潮流潮流,有潮有流,不可逆轉。
川普世界戰略的核心是“美中關係”重新定位:美國三大敵人“共產主義、獨裁統治、恐怖主義”,中國占了兩個半,是美國和民主世界的主要威脅、主要敵人。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中國土匪流氓破鞋國家正是這“一發”。
“貿易戰”只是美國戰略布局的戰術步驟,最終必定以中國的大幅度“讓步”而告終………這種讓步不可能是徹底的,所謂“告終”不過自欺欺人,瞎掰。
做買賣的事兒:“也有買、也有賣,誰是老闆誰發財”,不可能“告終”。美中雙方,誰是老闆、誰是客戶不言自明,狗都看得出來。不過雙方都可以吹噓“取得了重大勝利”。
中國慌了,川普得到美國精英支持,外資加速撤離中國,將導致數千萬人失業,印度等國搶占中國海外市場。
在去年北京的一個會議上,美國在華企業高管向華盛頓官員表達對向中國發動關稅戰的擔憂。但一年過去了,許多在華公司逐漸意識到,川普發動的關稅戰是很有用的。
《金融時報》報道,自從川普揮舞關稅利劍以來,得到美國精英(中國無精英,只有狗熊)的鼎力支持。美中貿易談判代表終於談論多年來被忽略的重要問題。比如中國的工業政策和強制性合資、強制性技術轉讓等等。美國更強調中國要從結構上作出改變,消除美方認定的中美貿易不公平。
簡言之,可以歸結為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提到的美方的要求:3零2停1允許。 1、零關稅 2、零非關稅壁壘 3、零補貼 4、停止知識產權盜竊 5、停止被迫轉讓技術 6、允許美國人自己的公司自己擁有
在長達30多年的時間裡,前布什和奧巴馬政府一直嘗試一個不同的策略,一共跟中國官員舉行了13屆“戰略經濟對話”。
第一屆發生在2006年,分別由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和中國前副總理王岐山帶隊。然而與此同時,跨國公司們對他們在中國的種種遭遇日益沮喪,這些障礙包括從市場准入限制到不透明的監管環境,就像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艾倫指出的那樣:其中一些問題年復一年的重複,其中一些問題已經持續30多年,”
美國企業高管認為,貿易代表希特萊澤在川普政府影響力上升,某些溫和派代表比如姆欽影響力下降,是一個令人歡迎的局勢進展,“我更喜歡希特萊澤比姆欽擁有更大的權力”,“姆欽是鮑爾森陣營的,謝天謝地,鮑爾森與王岐山稱兄道弟的日子終於結束了”。
美國在華企業反水,歡迎川普對中國的強硬策略。《路透社》報道,“互惠”已經成為美國在華企業高管的口頭禪,一些行業領袖說,他們歡迎川普政府一個更強硬的策略,以打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市場大門。
川普總統挑選的商務部長和貿易代表—羅斯和希特萊澤都支持對中國採取互惠原則,但是,中國向美國企業提供的市場准入和利益應當和華盛頓向中國提供的同等。中國美國商會政策委員會主席羅斯告訴路透社,我們的成員已經一定程度的向哪個方向轉換,支持對華採取強硬政策的立場。過去二三十年,中國占美國便宜太久了。在美國的“嬌慣‘下,中國形成了自己的“技術民族主義”。現在到了說出事實的時候了,我們必須告訴中國,兩國之間必須有某種程度的互惠,存在如此大的貿易赤字是瘋狂的。
外資撤離中國的步伐正在加快,近期,多家日本供應鏈開始撤出中國,日本化學製造大廠“旭化成”將製造汽車零部件的分廠遷回日本,眾多外資的撤離,將對數千萬的工人和中國社會的穩定帶來什麼影響?與此同時,世界排名第二的重化工業產品製造公司“小松製作所”將改用在美國和墨西哥的設施生產的液壓挖土機零部件。這些部件目前都在中國製造。
“愛麗絲歐雅馬”計劃將針對美國市場銷售的空氣清潔機、電風扇等其它電器產品的生產從中國轉移到韓國,並計劃明年完工。上述產品尚未列入美國針對中國的關稅清單。但該公司正在採取預防措施。
《日經》指出,旭化成、小松製作所、愛麗絲歐雅瑪現階段的投資仍可維持現在的生產供應鏈。但考慮到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使各日企難以規劃在中國的新投資。雖然日中關係有改善的跡象,但無法阻止有產品供應鏈斷裂產生的日企撤出中國的風潮。
這折射出中美貿易戰對外資投資中國的巨大影響。這不僅僅會影響中國的發展,包括官方稅收、還會影響中國的就業,因為外企在中國解決了一大部分就業問題。
【美國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9月4日,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公布,美國8月製造業指數上升至61.3%,創下14年來的新高點。其中新訂單指數和生產指數高漲,就業指數創6個月以來新高,但新出口訂單和進口指數有下滑。
到目前為止,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已經連續24個月高於50,50被認為是製造業的榮枯分水嶺。 值得一提的是,7月的製造業指數是年內第二低,所以8月公布的指數遠超預期。
從分項指數看,8月環比漲幅最大的是新訂單指數和生產指數,8月新訂單指數為65.1,較7月高出4.9個百分點;8月生產指數為63.3,環比增長4.8個百分點。ISM認為,新訂單指數連續16個月高於60,消費者庫存指數仍處低位,這意味着美國經濟需求強勁。
8月就業指數為58.5,創6個月新高,比7月高出2個百分點,這表示就業的持續增加將繼續推動消費好轉。8月物價支付指數有所回落,為72.1,比7月略低1.1,表明物價雖已連續3個月回落,但壓力仍在、仍高於70。
ISM的英語全稱是“Institute of Supply Management Manufacturing Index”,其中以“採購經理人指數”最具有代表性。採購經理人指數是衡量製造業在生產、新訂單、商品價格、存貨、就業、訂單交貨、新出口訂單和進口八個範圍的狀況。外界將ISM指數視為反映美國經濟繁榮度及美元走勢的晴雨表。
美國經濟在2018年春季呈爆炸性成長,在貿易衝突升級的情況下, 7月開始的第三季數據亦表現良好。具體看,8月出現緊縮的少數行業之一是“基本金屬”業,包含鋼與鋁生產商。因為美國關稅與外國的報復性措施,讓相關廠商很難以穩定的價格獲得鋼鋁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