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堡兄弟与德国教育 作者:谢盛友 德国作家曼弗雷德·盖耶尔(Manfred
Geier)2009年写了《洪堡兄弟》一书(Die Brüder Humboldt. Eine Biographie. Rowohlt,
Reinbek 2009. ISBN
978-3-498-02511-3),盖耶尔借助书信和作品节选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两兄弟会走上如此的殊途?在突出了他们人生中的重要站点——比如在魏玛与歌德和席勒的相遇,同时,也描绘出他们生活的光辉时代。 洪堡兄弟 威廉·冯·洪堡(1767—1835)和亚历山大·冯·洪堡(1769—1859),这对兄弟书写了历史。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成绩斐然,出类拔萃。作者写兄弟间在亲生母亲对他们二人极其冷淡的背景下的相互影响,
兄弟二人性格对比上的巨大差异。哥哥是异性恋,挑逗良家少妇乃至烟柳巷里寻欢作乐,弟弟是“传说中的”同性恋,一生未婚,但有好几位同性的亲密朋友。此外,按照本书作者的说法,“哥哥是典型的德意志性格”,“而弟弟则更接近于法兰西人的思维方式”。 德国历史上,没有一对兄弟能像洪堡一样,他们的研究热情和丰富的学养,对德国影响深远。洪堡家族原属于中产阶级,两兄弟的祖父是名军官,因功受封为贵族。他们的父亲娶了一位有钱家族的女儿,家业因此兴隆。两兄弟在柏林Tegel长大,父母给予他们非常好的教育,其中一位老师,便是管家坤特,他担任洪堡兄弟的私人家教十多年。 依照家里边的安排,威廉原本在大学裡学习法律,转学到哥廷根后,改读哲学、历史、古典语言学。他对古希腊哲学的热情,让他结识了德国文豪席勒,进而认识了歌德,并与席勒交往甚深,对两大文豪的作品多有评论与建议,其中包括了席勒的抒情诗、剧作《华伦斯坦》,以及歌德的《Herrmann
und Dorothea》。 母亲去世后,洪堡兄弟获得了巨额遗产,威廉继承了在Tegel的家,弟弟则将家产奉献在前往美洲的探勘之旅上。亚历山大1799年至1804年间曾前往南美洲旅行探险,就当地自然环境包括火山海洋植物矿产气候水文等各方面都进行科学研究与分析,并在当地发现许多新物种;后曾于美国和中亚进行科学考察,著有《中部亚洲》。其考察成果和据此所作的概括对科学理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有30卷《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刊行于世。 亚历山大享有诸多美誉,如“哥伦布第二”、“科学王子”和“新亚里士多德”(法国发行的巴黎科学院纪念币上语句)。他也是众多学会的成员,曾在利奥波第那科学院(Deutsche
Akademie der Naturforscher Leopoldina)、普鲁士科学院(Königlich-Preuß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巴伐利亚科学院(Bayer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任职。晚年所写的5卷《宇宙》(德语:Kosmos,原著用法文写成)是他描述地球自然地理的著作。 其对地理学和生物学有巨大贡献。如他认为自然界为一巨大的整体,各种自然现象相互联系,并依其内部力量不断运动发展;亦常从直接观察的事实出发,运用比较法,揭示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他开创了许多地理学界的重要概念,如等温线、等压线、地形剖面图、海拔温度梯度、洋流、植被的水平与垂直分布、气候带分布、温度垂直递减率、大陆东西岸温度差异、大陆性与海洋气候、地形对气候形成的作用等,并探讨气候同动植物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的关系;此外,他也发现地磁强度从极地向赤道递减的规律,火山分布与地下裂隙的关系等。 哥哥威廉是德国自由主义的先驱,他的见解很快就成为普鲁士和普鲁士以外君主制保守力量的对头。在他1792年写的论文《试图确定国家的功能的边界的主意》(Ideen
zu einem Versuch, die Grenzen der Wirksamkeit des Staates zu
bestimmen)中他写道:“人的目的,不是他变换的兴趣,而是他的理智不断驱促他的永远的愿望,是将对他的所有能力最高的和最完整的教育。自由是这个教育首要的和必须的条件。……社会能够提供的最高的财富是将许多个体集合到一起。但是通过国家的介入这些个体多少会丧失其特征。并非一个国家中的成员生活在社群中,而是每一个臣民与整个国家的关系,而这个国家的精神则体现在其政府中。国家的超级的力量阻止其臣民的力量自由。同样的原因导致同样的结果。一个国家的印象越大,不光是其统治者,而且其被统治者也越相似。……一个这样替其他人思考的人可能的确是错识其他人,要将其他人变为机器。” 此外威廉认为教育对于一个人道的生活的重要性,这也是他在这个时期获得这个职位的原因之一:“一个国家、一个时期、整个人类要获得我们的赞美的条件是什么?其条件是教育、智慧和美德在这个社会中仅最大可能地普及和施展,使得其内在的价值提到非常高的地步。以至于假如我们将人从这个社会中抽出的话其教育、智慧和美德留下巨大的成分。” 威廉为后来的科学家们留下了其它重要的遗产:不要害怕新技术;运用图表,以能更好理解复杂题目;接受这样的观点,即:所有知识都不完整;平等对待一切人。 德国教育 早在1717年10月2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就颁布德国义务教育条令(Volksschulpflicht),规定每个小孩5岁到12岁必须上学。这要感谢马丁路德的努力,1592年他在主持宗教改革中,就提出并实践了义务教育的理念。教育不应该是教会神父和贵族的专有权利,应该对所有人,包括男孩女孩都开放。1763年,8年制义务免费教育在普鲁士全国上下普及。其课程包括阅读、写作、算术,以及道德、责任、军训等。1806年,赫尔巴特(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出版《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1810年,德国柏林的洪堡大学建立,是世界现代大学之母,开启了新的学术自由和教学研究并行的模式。1810年,普鲁士引进了教师需要国家认证的资格,这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准。1810年,
洪堡进行义务教育改革,让普鲁士所有阶层的子女都有相同的机会接受教育。并且第一次提出两种教育系统-职业教育和文理教育并行。
1812年,普鲁士开始设置统一的中学的毕业升学考试制度。1816年,普鲁士设立统一的10年制中学教程。1819年,《卡尔·威特的教育》Karl
Witte oder Erziehungs- und Bildungsgeschichte desselben (2 Bände,
1819)一书诞生,用实例证明了早期教育对儿童会产生良好的影响,成为世界上现今仍然被使用的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和经典。1820年,普鲁士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把受教育和服兵役列为公民义务。当时的就学率达到了97.5%。
而同期中国清朝的识字率仅仅4%左右。1837年,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Kindergarten)由儿童教育学家福禄贝尔(Fröbel)在德国创办。他的学生第二年就把幼儿园开到了美国,把德国儿童教育理念传播开始传播过去。1839年,在普鲁士诞生了第一个劳动保护法,明文规定禁止9岁以下儿童工作。1889年,刚刚建国的德国,为了稳定社会和经济,开始推行医疗保险,事故险,养老金制度。对在校学生也有相应的规定和补贴,让大学生们潜心学习研究。1892年,实现妇女可以上大学,为德国一战二战后,国家恢复重建提供了充足的技术人员力量。1870-1930年,德国大学接受了大批世界各国的留学人员,把德国的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 1871年后,德国学校教育正式系统化、国家化:更多学校被成立,用来训练教育良好的年轻人。 洪堡两兄弟成长时期的普鲁士,面临内忧外患,先后经历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解体、普鲁士的惨败和1806年法国占领柏林。普鲁士王国民生的凋敝和任人宰割的局面催生了兄弟俩改革祖国教育体制的想法。威廉于1806年秋写信给当时普鲁士的外交部部长说:“我从未追求功名,始终对我居住的、我所热爱的国家感到满足,但却对自己的无所作为和不能为受威胁的祖国尽力而感到惭愧。”洪堡提出,一个国家只有通过教育普及智慧、美德、礼仪和知识,才能使这个社会的内在价值提高。于是,1809年受当时普鲁士内务部部长所托,洪堡从外交官调任为普鲁士王国内政部文化及教育司司长,掌管普鲁士所有的教育文化事务,并决心说服王国上层,在全社会范围普及终身学习的高等教育,并建立一所由国家资助、男女合校的高等学府,为疲软的普鲁士王国培养复兴的人才。 当时,洪堡在普鲁士王国上下奔走、力排众议,呼吁走科教兴国之路。他的诤言令原本无所作为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警醒,遂接受他的建议,决定超常规猛增教育经费,筹建一所重点大学,并决定每年为该校拨款15万塔勒。为此威廉三世甚至不惜将豪华的王宫——海因利希宫贡献出来作校舍。受洪堡影响,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国王提出了他平生最英明的观点:“我们必须以精神来弥补国力的不足。穷则思变,必须大兴教育,以此来挽救国家,使德意志民族重新崛起。”起初学校以国王的名字——弗里德里希·威廉命名,后改称“柏林大学”,但民众却喜欢以创始人之名叫她“洪堡大学”。 洪堡大学的创办宗旨是以学术自由与教研结合为圭臬,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等学府,培育全球最杰出的高端人才。洪堡提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个性和道德的修养,二是对科学的探求。为此,学校请德才兼备的哲学家费希特出任首任校长,1830年则由大名鼎鼎的黑格尔继任校长。当时的洪堡大学不惜高薪聘请知名教授,却只用小钱去搞硬件建设。据悉,该校一名教授的平均年薪是1500塔勒,而当时柏林一个熟练工匠全家年消费仅为150塔勒,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年消费为750塔勒。就是说,一位洪堡教授的工资足以养活十户工匠之家或两个中产阶级家庭。与此同时,该校的研究经费比工资支出还多一倍。 此后,外表并不起眼的洪堡大学果然不负众望,吸引和培养了无数精英人物,在相当漫长的时期内成为世界学术的中心,并使柏林成为当时欧洲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洪堡大学的校训是Universitas
litterarum。根据洪堡的理念,现代的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和”(Universitas
litterarum),教学与研究同时在大学内进行,而且学术自由,大学完全以知识及学术为最终的目的,而非实务人才的培育。洪堡认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他说的科学指纯科学,即哲学。而修养是人作为社会人应具有的素质,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结果,它与专门的能力和技艺无关。根据纯科学的要求,大学的基本组织原则有二:寂寞和自由。寂寞意味着不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所左右,与之保持距离,强调大学在管理和学术上的民主性。在洪堡看来,自由与寂寞是相互关联、依存的,没有寂寞(独立)就没有自由。大学全部的外在组织即以这两点为依据。 洪堡大学的建立对后来德国的统一和崛起影响至深,它标志着普鲁士政府把教育改革当作国家崛起的一种手段。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德国开始了自己的强国之路。洪堡大学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可以说是世界学术的中心。许多知名学者、政治家都在这边留下了他们的身影,洪堡大学也产生过55位诺贝尔奖得主,成就惊人。 传统大学的功能是“教”,即传授知识。但洪堡认为,教育除了是“全面的”之外,还必须是“纯粹的”,即大学教育不能以眼前的暂时利益为目标,而应把追求真理当作最终目的。洪堡极其重视科学研究在大学中的核心地位,提出“教研合一”的主张。大学教师的科研工作是其教学的中心。只有一个在科研方面卓有成效的优秀学者,才会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只有实行“教研合一”的教学方式,才能培养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传播和升华,则必须要落实学术自由。 现代大学有两个起源:一个是1088年诞生的意大利波隆尼亚大学,从中世纪的修道院制度过渡到近代大学,波隆尼亚大学无疑是成功范例。另一个则是洪堡大学,后者享有“现代教育之母”尊称。洪堡大学的这份尊荣,来源于威廉·洪堡的大学理念或者教育理想。简单地说,这种理念包含两个最根本要素:一是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探寻真理,并在探求过程中实现人格的培养。二是治学应当超越经济、政治等功利因素,追求孤寂和自主的状态。前者诠释了大学教育对全面人才的塑造,后者则刻画出一个完整科研工作者和教学者的理想状态:独立、专注和最大化的调动资源。 洪堡基金会 洪堡基金会是德国名气最大的基金会之一。它创建于1860年,以德国著名自然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名字命名(die
Alexander-von-Humboldt-Stiftung für Naturforschung und
Reisen)。基金会起先资助德国科学家出国进行学术研究,但1923年发生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对基金会的资本构成了直接冲击。两年后,德意志帝国试着重新起步:这次主要是向前来德国深造的留学生,后来也扩大到学者
及研究生,向他们提供补助,直到1945年当局停办这一补助项目。后来在历届洪堡访问学者的建议下,基金会于1953年12月10日在波恩的巴德戈德斯贝格(Bad
Godesberg)重新组建,一如既往地向全球科学家提供科研旅行资助。 科研奖学金(Humboldt-Forschungsstipendium)是洪堡基金会促进计划中的(Förderprogrammen)经典项目,每年邀请两千多名学者及专家来德进行学术研究。基金会每月向他们提供奖学金,为了让学者专家在研究期间没有后顾之忧,基金会也向他们的家人(配偶及孩子)提供补助。 洪堡教授奖 2008年创设的亚历山大·冯·洪堡教授职位奖是德国奖额最高的国际学术研究奖,由洪堡基金会颁发,联邦教研部资助,其中科学实验奖金为500万欧元,理论科研奖金为350万欧元。奖金主要用于组建科研团队以及添设实验室装备。 获得洪堡教授奖的科研专家能获得一份具国际竞争力的月薪。该奖项向各专业领域的顶级科学家提供长期在德国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面向未来的项目研究。德国高校每年可向由科学及政界人士组成的评审团推荐最多10位杰出的外国科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