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让祖国和人民失望? 在台海局势升温之际,解放军东部战区官方微博21日发布长约一分钟丶题为“假如战争今天爆发”的“军营热血MV”,片中有大量解放军演习训练及发射导弹的画面。 MV歌词称:“人未出发心已到达,意念在厮杀,军人的魂魄在制高点上挺拔,一切为了面对,假如战争今天爆发,每一天都全副披挂,每一刻都整装待发,我用生命向使命承诺,假如战争爆发,这就是我的回答。” 该条微博又写到:“倘若有一天,战争打响,我们将背负起祖国的重任和人民的希望,义无反顾,奔向战场。守护好祖国的一寸一土,一花一草,绝不让祖国和人民失望!请祖国放心!请人民放心!” “ 绝不让祖国和人民失望” ,这样的话语,其语言逻辑是什么? 至少明确表达了,台湾不属于祖国。如果台湾属于祖国,那么台海战争爆发,每一天都全副披挂,每一刻都整装待发,请台湾人民放心? 台湾人较少使用“祖国”一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如果这个解释是正确的,那么两岸对『祖国』的定义确实是不一样的,而这个不同点正是台湾人很少使用『祖国』一词的原因。台湾语境下的『祖国』,如同教育部词典定义,指的是『祖籍所在国』,另外这个条目还举了一个相似词:『故国』从这个相似词可以看出来,『祖国』在台湾的语境下带有『我现在不在这』的含义。不管一个台湾人的国家认同如何,人在台湾的时候他总不会觉得自己『身在国外』吧?所以自然不会用『祖国』这个词。 古诗《高旭·爱祖国歌》: 汝亦世界上无价之产物兮,汝岂不足以骄夸! 我愿为祥风兮,恣披拂扫荡而莫我遮。以激起汝自由之锦潮兮,以吹开汝文明之鲜花! 高旭是南社发起人之一,较多地接受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的影响,在反对封建专制政体上表现得相当激烈。在文学思想上,他反对泥古不化,认为诗应该日新月盛,“推陈出新”,出现“汉唐后未有之局”(《答胡寄尘书》,载《南社》十四集)。他特别重视诗的政治作用,提倡辞语激烈的“叫嚣”式的鼓动诗。对于“诗界革命”的先导者黄遵宪的创作实践,他评价很高,誉为“三百年来未见此诗”(《黄友圃以
〈人境庐诗集〉见贻赋谢》)。高旭初期也是改良派,“诗界革命”的参加者。这首《爱祖国诗》作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就是他上述文学思想的一个具体实践。 全诗贯穿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当时的祖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的压迫下,灾难深重,“两重奴隶苦复苦”
(《海上大风潮起作歌》),但它毕竟是自己的祖国,他那燃烧着的赤子之心不但没有泯灭,反而促使他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于是,他纵情歌唱:
“汝亦世界上无价之产物”,有这样的无价之宝,是多么令人自豪啊!
作者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用“汝岂不足以骄夸!”这个反问句来加强语气,突出祖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雄姿。作者表示,自己愿意化为一股强劲的东风,“以激起汝自由之锦潮兮,以吹开汝文明之鲜花”!、“锦潮”、“鲜花”象征着祖国的未来,象征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世界。作者渴望着祖国早日变成一个自由、文明的国家。 诗中也表现了作者的战斗激情。祖国是无价之宝,是值得珍爱的。但是,在双重压迫之下,犹如死水一潭,犹如花朵凋谢,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啊! 正是由于作者深深地爱着它,所以愿意冲锋陷阵,“扫荡”一切而莫之能御,即使牺牲也在所不辞,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豪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