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总是与众不同 一、沸点 武汉一朋友对门住着一位中文系的教授,樱花社的成员、某著名期刊的签约作家。专长于写传记、野史之类。 写着写着这位教授逢人就说,他可能是毛泽东的遗失的三公子。母亲的眼泪挡不住他去各地调查的步伐,大学书记苦口婆心的谈话跟不上他作品的疯狂程度,最后只能听其自然。 搞数学的这位朋友,就很不明白中文系的教授都在想什么? 在一天在路上俩对门巧遇,边走边聊,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关于“沸点” 搞数学的朋友就试探着问文学教授:“我们这个城市水的沸点是多少?” 文学教授就十分惊讶,心想怪不得搞数学的有人去撞电线杆呢,就回答:“这个问题不用讨论,每年国家发一个文。” 二、夏日时 华师数学系那一届就那么两位女生报考本系研究生,而且其中一位落榜,余下的那一位姓玉,婷婷玉立的玉。导师犹豫再三还是将其收入门下。 为什么要犹豫再三才将其收为门下呢? 自有他的道理。 那时刚开始实行夏日时,玉女不知,开口就问:“夏日时怎么调呢?” 同班同学有人回答:“往前调一个小时。” 玉女就继续问:“是不是每天都要调一个小时?” 大家哄堂大笑之后,美名越传越远。 。。。。。。 可二十年以后呢? 被哄堂大笑的、最不看好的人拿到了“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