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auction买车
(此故事纯属虚构) 刚来不久,住在这高楼成群的siandehall ,很容易就认识了一些朋友,而且成天在外面游来荡去,自然结识了一群整天什么也不干、麻雀一样喳喳的主妇。 认识于澜是在对面儿子的小学,她们一家是从法国来的中国人,她们出国已经多年了。 于澜常常开一辆红色的三菱车,很快我们就熟识了,而且很有相识狠晚的味道。 她常带着我和lilywu出入大街小巷,象一群刚刚飞出鸟笼的鸟,一会儿在哪个步行街招摇过市,一会儿又在某一个风景区悠闲散步,那时也不知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盲目地跟着于澜如fans似的如影随行,什么风景,什么典故、什么名人名胜都一概不知。她的红色三菱车也如随喊随到的全免的taxi。 随着油价呼呼地往上长,象无法阻止的山火,于澜的口袋也越来越瘪,神情也随之变幻莫测如“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傍晚。最后催促我们赶快买车、学车、考车。 扛不往于澜的威逼引诱,很快我们就掉进了她的“陷井”。 于澜以前是某杂技团走钢丝的演员,模样出众,胆子就更加超常,五年前,弄了一辆别人不要的旧车,在高楼下面的停车场和一熟人看说明书互相捉摸?弄了两天无师自通可以开着上路了,一个星期以后就开着那辆破车自驾旅游,到了“艾尔”,“艾尔”到glasgow 大约开车来回五六个小时的路程。 她老公拜她为师,没半年路考一次性通过,于澜自有二分技术、三分得意、四分卖弄,总想让我们给她当学徒,作她炫耀的资本。 别说我,多少好男儿佩服她的技术得五体投地,众所周知英国的路考不好过,平均要考三次,考不过的人经她一指点,真神,八九不离十准过,孔雀的尾巴也就越翘越高。 她老公说她好为人师,可她说要不因为我是她的朋友,她才没有时间招揽这一摊子不来“米”的活。 也对,凭什么呢? 何况老坐她的便车让我矮一头。 于是就决定买车,她还是开着她那辆红色的三菱车,带我们去远近不一的车行看了几次车,她说车行的车虽好,但太贵,非要我们去auction买车 。我们当时那知道auction 是干什么的,自己又不懂车的结构和原理,去那儿买车岂不荒唐和搞笑? 她的老公还有我和我老公,几乎是类似绑架着被于澜弄去了。 我们提前了一些时间去的,开拍的时间还早,那个auction 真大,几百辆新旧不一的车停在那。我们一辆一辆地看过去,我先看中了一辆宝马,她说太贵而且太旧,修起来几个车轱轮也要一千镑,吓得我大气不敢出了;接着老公看了一辆福特,她说福特特别容易生锈,象权威似的不容我们怀疑。可我心里面在想她要是撒切尔夫人就好了呢? 随着那辆白马王子终于昂首挺胸地在我们面前。N 年的标志,不新不旧,106 型,小巧精致,于澜从自己的车里找来了准备好的手电筒,同时拿了一些旧报纸,她和她老公就趴在车底下看了半天,打开车盖她和她老公两人又是发呆了半天,一个学的是经济,一个玩的是化学,莫非还懂机械原理?汽车修理? 我和老公傻傻地站在旁边象欣赏风景似的看着他们俩忙上忙下不亦乐乎。 Auction 的车可以让买主发动引擎,但不能让买主开着上路,到开拍时由他们的员工开着出场。 资料显示,这个车先前只有一个女车主,行程也只有两万四千多mile ,1.1的引擎是小了一点,但他们认为对于我这个还没有学会开车的人是十二分的合适。 开拍的时刻到了,那惊心动魄的时刻也到了,主持人动作娴熟、优美。只是报数很快,根本不知道她们在说什么数,加上苏格兰当地人有地方口音,auction 也如中国的麻将馆一样多半是当地人把持,说当地音不足为怪。靠山吃山吃水喝水,自成一理。 前面亮丽出场的是上万镑的车,几乎全新,象名模似的昂首阔步从你的眼前经过;那些有了一定年头的则像“老大嫁作商人妇”似有不情愿、低眉顺眼从你眼前经过。 每一辆车出场时,主持人都会极时地报出最低价位,每一次长五十镑。感兴趣的人越多价格就越高。跟别的拍卖行没有什么区别。 今天这儿有三百多辆车交拍,我们看到的最镰价的车竟只有五十英镑,还跃舞扬威地轰隆隆地从前面经过,没有人对它有兴趣,它于是从右边落慌而逃。 从奔施、宝马到奥迪、菲亚特、福特,样样的车都有,我们看中的那辆“白马王子”排在一百多位,所以也快到了,我问于澜,那辆车多少钱合适呢?于澜眼睛紧盯着拍卖人,看也不看我一眼,不值可否地抛给我一句,到时候看达的手势就行了(达是她老公)。 我心里想,这到底是谁买车呢?是她家呢?还是我家? 当我们一头雾水的时候,“白马王子”神气活现的出场了。 于澜很果断很专业地说:“听声音还不错。”她的意思是指车发动机的声音,主持人恰到好处地已报出了第一个数字,我还是压根儿没有听清楚半个音,看老公,肯定云里雾里,但看达时,他做了个很潇洒的手势,主持人继续报数,接着也有人做手势,也就三个回合,当达做完手势,没有人继续跟,这个时候,我们听到了主持人用很清晰、很标准的剑桥语音报出的价格:一千八百英镑,没有我们俩点头,“一锤定音”成交了。 我和我老公象傻子似地被他们“一锤定音”了 于澜笑脸如花地告诉我们“成了。” 夕阳西下时我们一行四人如凯前而归的战士,好不欢喜,终于成了有车一簇。 2010年6月11日发表于《英中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