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忆老北京已经成为一种时髦,成了某些人显示自己正宗北京血统的机会,连“新北京人”也来跟着凑热闹,不过就是常闹笑话。最近在老北京四九城网站有篇回忆魏公村的文章,居然把魏公村说是新疆村,“是‘畏吾’即维吾尔的旧称,村以族名,后音近叫魏公村。”这也荒唐得太离谱了。 魏公村,原名魏公祠,明朝著名阉宦魏忠贤为自己建立的生祠。崇祯剿灭阉党,毁祠,改祠为村,村民即守祠人后代。因为魏忠贤名声太臭,当地人避讳魏公村历史来源,所以不见文字记载。我上大学后,为了“革命化”,经常到校外魏公村大队,苏州街生产队学习种菜。因为从来就没有大学生主动来干农活的。村民对我这个来义务劳动的大学生很友好,时间长了, 就把魏公村的来历告诉了我。文革破四旧改名“为公村”。那时候,魏公村还真是个村子,大名是北京四季青人民公社魏公村生产大队,村子就在魏公村新华书店后面,和北京外国语学院之间。有条小路直通北外后门,小路南就是村子所在地,小路北和魏公村路之间是菜地,内会儿收了大白菜直接就用板车推到北外食堂。靠近白石桥路有一片松柏围着的湖南公墓,齐白石墓就在里面。不过魏公村民有点不太地道,在公墓里挖了个大粪坑,臭味在魏公村食堂就能闻到。1968年秋天以后,经常有毛主席最新指示发布,然后各单位立刻就出来游行。魏公村的农民白天要下地干活,晚不晌收工才出来游行,累了一天,早已经饿得前心贴后背了,喊口号都有气无力的,匆匆绕村一周就回家吃饭去了。我曾经看他们游行,一色儿的汉族农民,老头老太太身着黑色老棉袄,絻裆裤,哪里有维族人。 魏公村里的维族饭店是改革开放以后,民院的维族学生从新疆带来的老乡开的,那里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有傣族,蒙古族饭店,并非只有维族饭店。北京倒是有个新疆村,在二里沟新疆驻京办事处后面,聚集了大批维族人,社会秩序混乱,出租车都不敢从那里过。九十年代初修从紫竹院到海军总医院的白石桥南路,新疆村就是个钉子户,前后都修通了, 就那么几座房子戳在路当中,大批维族人天天在房前聚集对抗拆迁。 前一段老北京网站还有篇回忆阜成门的。我爷爷家在白塔寺,离阜成门一站路,我常出阜成门到护城河玩,就想看看文章都回忆了些什么。结果从头看到尾,原来回忆的是万通小商品市场。那才有几年历史啊。当年盖万通大楼时宣传是高档百货名品店,结果开店就冷冷清清,后来改成小商品,现在也走到头了关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