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可预测性和不可预测性
—兼答多虑了
可预测性和不可预测性不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命题,正如预测即将抛出的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它的可预测性是50%,不可预测性也是50%。
关于地震的可预测性和不可预测性问题,不必非在二者之间选其一,我们可以说地震是可预测的,因为它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也可以说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因为就目前的科学技术而言,其准确率确实很低 。
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初步结论中认为,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事实上,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这一现象已经持续了数千万年,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就是这一过程形成的,在这漫长的地质历史中,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的地质地貌发生过无数次剧烈变化,每一次这种变化都会以地震的方式释放其能量,并且这一过程将会继续下去,时间长度通常还会有数千万年,这意味着,在以后的数千万年间,地震还会在这一地区不断发生。所谓预测就是找到可能发生地震的一个最近的时间点(几乎没可能)或时间段(一周、一月或一年?)和一个区域(100平方公里、1000平方公里或10000平方公里?)。
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以及事件发生的概率性可以宏观地解释地震发生的规律。至于具体预测方法,个人倾向于地应力异常预测为主,它的理论依据是固体力学和构造地质学等,问题是地质体属非均质体,即各向异性体,远比测量金属体内的应力分布复杂得多,从而增加了其不确定性。也不否认其它各种方法,如气象气候预测法(它的理论依据是气象学及统计学),及动物活动异常法(没有什么理论依据)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任何一种方法的准确度达不到相当高的程度,又有谁为这种预测的后果负责呢?这就是为什么有关部门不会轻率公布预测结果的原因。
说明:本人并非专业研究人员,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请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