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紀事(一) 路途見聞 本計劃更晚一點回國,因在加拿大生活多年,最怕的就是熱和濕(07年夏天回去經歷了兩個月的蒸籠生活),但家人都認為最好能趕在“十一”前回,大家能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 9月28號是節前最後的出發日子,飛抵上海已是29日下午近6點,剛走進通道,就感到一股夏天的氣息撲面而來,雖然溫度不過25度,但中國南方那種空氣中夾帶大量水分的味道就好像走進了浴室的感覺。正值下班高峰期,外甥女婿(姐的女婿)沒有開車去接,而是選擇了坐磁懸浮列車,果然不到一刻鐘就到了他家,而公路上的車卻在艱難地“爬行”着,說不定一個鐘頭都到不了家,事實上,第二天才讓我真正體會到比“爬行”更酷的叫—“蠕動”。 (摘自網站) 30日仍是上班日,知道車流會很多,都想儘早離開上海,但最晚“下班”的還是上二年級的小外孫。三點半離開那個小學就徑直往宜興趕路,250公里路程,一般在三個小時之內能到,考慮到路況,估計7點左右到,大弟已在家準備晚飯。 上車前,姐夫讓我坐前排(在國內前排有尊重之意,哈!),我說不,我不能在沒有控制能力的情況下看着前方,尤其在國內,那會比開車的人緊張得多。出乎意料的車流、出乎意料的車速、出乎意料的驚險!整個路面,不管哪裡是車道、也不管高速道兩邊的緊急通道,到處都是處於無序狀態的車,車輛鑽縫的技能和驚險讓我目瞪口呆,用沒頭的蒼蠅來形容一點不為過。其結果是一路上,看到的事故不斷,這惡性循環導致經常停車等待。在預計該到家的時間我們剛開出市區,整整用了三個小時!然後蘇州段、無錫段也是開不起速度來,到家時已近十點!不管怎麼說,離“十一”還有兩個小時。一路上一直與大弟保持聯繫,讓他們先吃,不用等我們,但當進屋時,桌上還是未動過的滿滿一桌菜。 3個小時的路程6個多小時才趕到,據說還不算什麼,有一次他們回家過年,路上整整用了12個小時,下午3 點開到凌晨3點,可以說是“之最”了。 雖然一路艱難,但小外孫給我們一路增添了很多樂趣,讓時間縮短了不少。小外孫的知識“淵博”讓我吃驚,首先,他能認出大多數車名,從本田、豐田、福特,到雪佛萊、別克、凌志,不管是中文的還是外文的,好多我都不認識,他一看就能說出來。然後就是他的那些有名的作曲家們,他在學鋼琴,剛三級,但很入迷,車上一直放聽他的鋼琴曲,並在不停地背誦那些作曲家的全名,什麼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啦、沃爾夫岡·阿瑪迪烏斯·莫扎特啦、還有約翰·施特勞斯和什麼什麼的巴赫,我幾乎都不知道,也不知他為什麼要背這些枯橾的東東。 他最拿手的就是吹牛,我問路上的車這麼擠,怎麼才能想個辦法開到前面去,他說他可以打電話給他朋友派直升機來把車吊起來送到前面去,我問車沒油了怎麼辦,他說可以派空中加油機,真是吹牛不上稅。小外孫的還一絕活是《三國演義》,小小年紀居然看《三國演義》,還有點研究,尤其對其中人物的“字”感興趣。什麼諸葛亮的字孔明、什麼關羽的字雲長、劉備的字玄德、曹操字孟德等等,甚至有些小人物他也知道,真有點望塵莫及啊。他還居然問了一個讓大人不好回答的問題:“我怎麼沒有字呢?”我只好說:“你給自己起一個字吧”。他略加思索,真說出了一個“xi jiu”,我們以為是“喜酒”,怎麼是喜酒呢?經他解釋,原來是“西氿*”,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他的老家在西氿之濱,我們異口同聲都說好,人雖小,真有才哪! 小外孫在一所英語小學學習,業餘除了學鋼琴外,還學圍棋、跆拳道等,並且學一樣愛一樣,樣樣都能講個頭頭是道。看來人的潛力是無限的,中國有這麼多聰明好學的下一代,我感到非常欣慰。 *氿—似湖似河的水域 (另請教:原照片約1M(JPG格式),上載時因文件太大被拒,只能改為GIF格式,但清晰度太低,有什麼辦法既能保持高清晰又能上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