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纪事(一) 路途见闻 本计划更晚一点回国,因在加拿大生活多年,最怕的就是热和湿(07年夏天回去经历了两个月的蒸笼生活),但家人都认为最好能赶在“十一”前回,大家能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 9月28号是节前最后的出发日子,飞抵上海已是29日下午近6点,刚走进通道,就感到一股夏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虽然温度不过25度,但中国南方那种空气中夹带大量水分的味道就好像走进了浴室的感觉。正值下班高峰期,外甥女婿(姐的女婿)没有开车去接,而是选择了坐磁悬浮列车,果然不到一刻钟就到了他家,而公路上的车却在艰难地“爬行”着,说不定一个钟头都到不了家,事实上,第二天才让我真正体会到比“爬行”更酷的叫—“蠕动”。 (摘自网站) 30日仍是上班日,知道车流会很多,都想尽早离开上海,但最晚“下班”的还是上二年级的小外孙。三点半离开那个小学就径直往宜兴赶路,250公里路程,一般在三个小时之内能到,考虑到路况,估计7点左右到,大弟已在家准备晚饭。 上车前,姐夫让我坐前排(在国内前排有尊重之意,哈!),我说不,我不能在没有控制能力的情况下看着前方,尤其在国内,那会比开车的人紧张得多。出乎意料的车流、出乎意料的车速、出乎意料的惊险!整个路面,不管哪里是车道、也不管高速道两边的紧急通道,到处都是处于无序状态的车,车辆钻缝的技能和惊险让我目瞪口呆,用没头的苍蝇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其结果是一路上,看到的事故不断,这恶性循环导致经常停车等待。在预计该到家的时间我们刚开出市区,整整用了三个小时!然后苏州段、无锡段也是开不起速度来,到家时已近十点!不管怎么说,离“十一”还有两个小时。一路上一直与大弟保持联系,让他们先吃,不用等我们,但当进屋时,桌上还是未动过的满满一桌菜。 3个小时的路程6个多小时才赶到,据说还不算什么,有一次他们回家过年,路上整整用了12个小时,下午3 点开到凌晨3点,可以说是“之最”了。 虽然一路艰难,但小外孙给我们一路增添了很多乐趣,让时间缩短了不少。小外孙的知识“渊博”让我吃惊,首先,他能认出大多数车名,从本田、丰田、福特,到雪佛莱、别克、凌志,不管是中文的还是外文的,好多我都不认识,他一看就能说出来。然后就是他的那些有名的作曲家们,他在学钢琴,刚三级,但很入迷,车上一直放听他的钢琴曲,并在不停地背诵那些作曲家的全名,什么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啦、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啦、还有约翰·施特劳斯和什么什么的巴赫,我几乎都不知道,也不知他为什么要背这些枯橾的东东。 他最拿手的就是吹牛,我问路上的车这么挤,怎么才能想个办法开到前面去,他说他可以打电话给他朋友派直升机来把车吊起来送到前面去,我问车没油了怎么办,他说可以派空中加油机,真是吹牛不上税。小外孙的还一绝活是《三国演义》,小小年纪居然看《三国演义》,还有点研究,尤其对其中人物的“字”感兴趣。什么诸葛亮的字孔明、什么关羽的字云长、刘备的字玄德、曹操字孟德等等,甚至有些小人物他也知道,真有点望尘莫及啊。他还居然问了一个让大人不好回答的问题:“我怎么没有字呢?”我只好说:“你给自己起一个字吧”。他略加思索,真说出了一个“xi jiu”,我们以为是“喜酒”,怎么是喜酒呢?经他解释,原来是“西氿*”,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他的老家在西氿之滨,我们异口同声都说好,人虽小,真有才哪! 小外孙在一所英语小学学习,业余除了学钢琴外,还学围棋、跆拳道等,并且学一样爱一样,样样都能讲个头头是道。看来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中国有这么多聪明好学的下一代,我感到非常欣慰。 *氿—似湖似河的水域 (另请教:原照片约1M(JPG格式),上载时因文件太大被拒,只能改为GIF格式,但清晰度太低,有什么办法既能保持高清晰又能上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