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电影: 【云上太阳】,带我走近人间天堂 ---80后侗族女导演国际获奖影片观后感 丹奇 (2012年2月6日) 今天是传统中国元宵节,我收到了美国专业旅游公司秦真的邀请,代表国会议员出席来自中国贵州省政协港澳台及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杨胜明女士和贵州省政府参事张晓松女士及导演丑丑携电影【云上太阳】在休斯顿举办的美国巡回电影招待会。这里是她们一行三人在美国十几个城市巡回中的一站,跟着她们匆匆的脚步和影片的放映,我走入了一个我从来没有过多关注的地方,美丽的贵州! 导演丑丑,一个有着不能再丑的名字的28岁年轻美丽的有着侗族和苗族血统的女孩,自编自导了这部作品,并一举获得Sedona国际电影节大奖。这所有的元素,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迫不及待地帮着主办方向各媒体单位发出了采访和报道的邀请,并早早地从学校接到俩孩子,一家四口直奔电影招待会,为的是能在今天这个团聚的日子随着这位年轻美丽的导演,走近她用镜头向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贵州,享受一番少数民族文化的视觉飨宴。 电影一开始就把观众带入到青山绿水,丛山峻岭,一片云蒸雾霭之中。这里美轮美奂,如一副徐徐展开的山水油画,色彩鲜明,清晰,纯净。导演没有用音乐来渲染背景,而是让这幅油画般的大自然做背景,引出两位苗族小主人公,姐弟两人于无声的画面中,自然表现着朴实的山民生活。到他们发现一个法国女画家波林倒卧在水田里。进而引出第四位主人公,孩子们的父亲,急切地救治这位陌生客人的情景。当有人建议这位父亲送走得病的波林时,他的说出了 “我们苗家只有迎客,没有送客”。 山寨的为客之道的传统,是那么地朴实无华,温暖人心。 这里的山寨都是依山而建,村民们每天都要拾级而上,拾级而下。赤脚走在田埂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伴随着他们缓慢而持久的生活规律。抽水的风车,潺潺清泉从竹管里流下,波林 在竹管里流出的水下清洗着脸上的泥垢,这一切是那么的原始,那么地令人心动。。。。 漂亮的法国女画家波林 身患绝症,对人生失去了希望,她到处漂游,想寻找一个纯净的地方,度过她余下的日子,并在那里悄悄离开人 世。机缘巧合,她来到了贵州苗岭深处的苗寨——石桥。刚刚被这一家善良淳朴的山民救治的波林,带来了电脑,数码相机,等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产品,也带来了空虚,浮躁以及对人类的极端不信任,体现在她受到救助后仍然咄咄逼人气急败坏地误解对她有救命之恩的人家为小偷。 小女孩面对责难,平静地解释,没有激动,没有抗争,只是默默地,却又坚定地牵着波林的手去看他们为她所做的。结果看到令人震撼的一幕,她遍寻不果的被她摔跤跌进水田而浸湿的现代化玩具,被这家人用原始的方式—-台式风扇吹干。这些质朴的无声的帮助,是多么的讽刺,又是极大地反差,然而却让波林深深的震撼了!她对人们的不信任,立即被这些淳朴的行为瓦解。波林从不信任到“我相信你们说的每一句话”之间发生了质的飞跃。她那浮躁不安,无所适从的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安宁。波林依稀发现了自己要找的归属。并安心地留在了这个纯净奇美的世外桃源里。 如果仅仅是这一家人对波林的爱护,那也只能表现局部。然而,整个山寨的人们都为波林的疾病而担忧。村中长老们集体讨论并表决,同意用他们的神鸟锦鸡做药引来救治波林的疾病。这项决议,深深地感动并极大地震撼了波林,她不能接受村民们善良的决定。她抗争了,因为她不能接受村民们的牺牲,而这个牺牲竟然是他们千秋万代崇拜的禁忌,是为了救治一个与村民毫不相干的陌生外国人,这是多么大的牺牲,然而对村民们来说仿佛又顺利成章,这就是令人动心之处。当波林激烈拒绝时,喊出“我不能吃你们的神,你们的上帝”时,我们看到了老人们感动的泪花。这种互相理解,互相关爱的人性的交流和碰撞,是没有国界的人类之间爱的最 高境界。 故事是简单地,却在如诗如画的画卷中徐徐展开,令人如痴如醉,一幅幅村民们劳作之后的吟哦歌咏,盛大的村寨男女盛装群舞,质朴的苗医治疗术,造纸术,绘画艺术,以及葫芦笙的制作技术,一幕幕地展示着边远山寨少数民族人民的原始风情和传统,与同时代城市相比虽然落后,但却深深吸引着来自一个工业化国家的感情脆弱的画家,而这个画家的灵魂,从初始的自暴自弃,到逐渐地改变,继而融化到村民中去—-穿上村民的盛装,与民共舞。波林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安宁。 影片没有离奇曲折,波澜起伏的故事,但是全部围绕着波林的病体而展开。波林在群舞中倒下了,村民们开始了集体的救治,他们轮流替换地扛着担架,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却不曾停下急迫地脚步,他们竹筏击浪,体贴地垫好病人的头部;搭乘简陋的三轮车的时候,两排青壮年男子坚定地站立在奔驰的车上,却仍然用他们的手抬着担架,而不是把病人放在车上受颠簸直至送入城里的医院。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的村民们生活条件之艰苦,交通条件之恶劣,但为了救助病危的波林,村民们克服了重重障碍。这些貌似平铺的细节却体现了村民细腻朴实和深切的关怀之情。令人感动无比! 为了治疗波林,这家人倾家荡产,卖掉了千亩鱼塘,还要卖掉唯一的生存工具-家里的水牛阿黄。儿子舍不得,偷偷牵走了牛。小姐姐的早熟冷静地开导:要牛还是要波林姐姐。牛可以再买回来,姐姐不治就再也看不见了。这么一个朴实的道理,终于让小弟弟恍然大悟。他终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要救治波林!小男孩依依不舍最后给老牛喂草,邻里乡亲有的牵着小牛犊,有的拎着一刀肉,有的捧着蔬菜,有的拎着一篮子鸡蛋,都来表达他们的邻里关怀。他们放下东西就离开了,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他们默默无语,却和睦相亲,慷慨解囊,互帮互助的情景,深深地打动着我。我的眼眶湿润了。。。。 这部电影启用的全是导演家乡的村民,没有一个专业演员。村民们淳朴自然的表演,牢牢地抓住了我们的心。不,他们不是在表演,他们是在自然地展示着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爱心,他们的牺牲。导演几乎就是用长镜头,用自己的眼睛扑捉着村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顺理成章。自然的就是强大的,于是,他们的非表演的“表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认可。 一个半小时的影片全部对话不超过五十句,导演几乎全部用画面阐述着故事。即使不懂中文的国际友人也能清楚地看懂影片所释放的含义。这也是影片的成功之处。影片用唯美的画面,写实的手法,真实地生活再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依存关系和纽带关系,那纯天然的造纸术绵延了千年而留存至今,令人叹为观止!村民对一个外来客体现出来的那种纯朴的关心和情意,大自然美轮美奂,却又自然和谐,展现了和谐社会的美好风貌,令人无限向往!贵州山寨,在当今浮躁,失信,堕落,晦暗的社会现实中,不失为人们心灵失落后寻找的一方净土,世外桃源! 影片最后,身体康复了的波林也找到了心灵的归属,她的祖国在法国,但是她的家在这里。身着苗服的波林,喜悦地教着村里的孩子们学习中文文化,孩子们如饥似渴的眼神是那么明亮纯洁,与一片祥和宁静的山野风光,动静相宜地交汇着,形成一幅美好,色彩鲜明的风情油画,让我的灵魂洁净着,升华着,扶摇着,不由自主地走近贵州,走进这个纯净美丽的人间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