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兴顺”商号从清道光初年创办到1920年的近一个世纪期间,一直以砖茶出口俄国和行销我国北疆为主。商号经营管理沿用传统方式:郝家聘用掌柜(经理)并派发资本,掌柜(经理)在财东的指导下经营,掌柜向财东负责。十月革命巨变导致郝家商号大调整,有的撤庄(如徐沟“万”字连号等),有的合并。组织管理也出现了变化,最终形成了以“聚兴顺”为主的股份公司。公司全名为“聚兴顺和记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绝大部分为郝氏各门所掌握,经理等人也有一定的股份或顶身股。在管理决策上,为应对复杂的新形势,由东家和经理决策改为由财东、董监会和经理共同领导。日常具体管理仍然是经理负责制。在收益分配上,有了财劳分成和提留扩大再生产的明文规定。即使是店员的报酬也多少和商店的赔赚挂了钩。
民国十一年(1922年)“聚兴顺”在中国实业部注册,榆次总号正式命名为“聚兴顺和记股份有限公司茶糖杂货庄”。
新的“聚兴顺”印有集资简章和经营管理章程。榆次本部最初定位股本八万银元。每股金额一百元。入股够五十股,即五千元者,有入选为董事会的资格。入股够二十股,即二千元者,有入选为监事会的资格。本部商号设立由董事五人,监事二人组成的董监会。受益分配规定为资方六成人员四成。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全国各个商号和分号的经理从各地本号携特色物品会于榆次郝家大院,大院里大摆宴席举行招待会。期间召开董监会,经理向东家及董监会交代当年经营情况;东家、董监会与经理研究来年经营方案。每三年召开股东会议,董监会与经理向股东交代上届营业情况,公布四注清单,也就是现在的资金平衡表。股东提出对商店应兴、应革的意见和其它建议,此外如开源节流,人事任免、奖惩、基本建设等,也要在这个会议上得到认可解决。
“聚兴顺”以经营各式砖茶为主,同时兼营绸缎和杂货。总号本身不仅从事商业经营,同时也是制茶工业指挥机构。“聚兴顺”、“天顺长”和“义兴”收茶制茶都在湖南湖北两省茶叶原产地和集散地。在湖南安化黄沙坪当地分号内设立制茶厂。总号去十几人,另用当地工二百三十人收购红黑茶,专做出口红茶和千两茶。湖北羊楼岗设立的茶厂是自己的厂房和机具。当时的压砖机已国产化(民国十六年汉阳铁厂制造),机具共值六万余元,“聚兴顺”在两湖的资本共约100万元。湖北分号平时雇用三百多人,采茶季节有采茶工三千多人。此外,据华中师范大学定光平,邱红梅等发表的学术论文"清以降羊楼洞茶区的山西商人"介绍:买办茶商“竭泽而渔”的经济行为,导致该产茶区域, 矮小茶丛, 高仅尺余者触目皆是 ,“品质亦不免日趋窳劣”。严重破坏了羊楼洞茶区的生态环境。而作为民族资本家的晋商们在羊楼洞茶区二百余年来走的却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产茶基地,郝家茶庄当年亦非常珍惜两湖茶区的维护与管理。论文还论述了"聚兴顺"经营管理,劳资关系等状况。
“聚兴顺“在湖南、湖北每年收购红黑茶七、八十万斤,年产红茶三千四百箱,每箱五十市斤,年产红梅茶四百五十箱,千两茶五千多件。另在湖北羊楼岗收购生茶二百万斤,压成规格为“三九”、“三六”、“二七”、砖茶二万多箱。两地茶厂所产的成品茶由分号在汉口、张家口、京津、绥远、大同、包头、西安、甘肃和锦州等地办理推销事宜。
红茶发往汉口,红梅茶发往张家口,千两茶发往京绥路沿线及山西各地,砖茶有的在武汉就地转手售给外国商人,有的发往京绥路沿线销往内外蒙等地,米砖茶销往西北各地。
民初及十月革命后在两湖的郝家茶庄资本最雄厚,规模最大。据《湖北全省实业志》(卷三,民国九年)记载:郝家“天顺长”茶砖厂,雇用男女工301名,每年制茶砖4500箱,值洋77500元,产值高居所列茶庄榜首。(附:著名的祁县渠家“三玉川”茶砖厂,男女工249名, 每年制茶砖4000箱,值洋60000元; 祁县乔家“大德生”茶砖厂,雇用男女工198名,每年制茶砖3000箱,值洋45000。)
实业志中未见关于"聚兴顺"和"义兴"的记载,而根据赤壁网"赤壁制茶"介绍,聚兴顺和义兴的年产值为12万和20万元。
中苏邦交断绝后,到1936年,当地的砖茶庄只剩下五家。至此,鼎盛时期数百家晋商茶庄经过战乱和激烈竞争后就剩下了实力最雄厚的郝家“聚兴顺”和“义兴”两个民营大茶庄。其余三家为官办。
聚兴顺经营之道(回忆人郝建九,聚兴顺总号高级职员,来源于<文史资料>):
一、治号有严格规章制度。商号是经济组织,是生财机构,以千里贩运取利。聚兴顺既经营购销业务,同时也是自产自销的工业生产单位。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没有完整的管理办法,盈利是很难设想的。有了制度还必须有认真执行制度,持之以恒的坚强领导。通过董监会、股东大会的监督检查,赏罚严明,利益均沾,才能调动全体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二、随时培训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对本号经营的商品不只要熟悉其产地、品名、价格,也须了解顾客需要什么样的商品。以茶叶而论,少数民族主食是肉、奶等高蛋白类食品,所以喜欢浓茶、苦茶;内地人主食粮菜,喜欢红茶,红梅茶,取其清香味醇,开胃健脾清心;外国人和国内生活富裕的人饮茶讲究色、香、味,什么茶具,什么水,泼什么茶,都很讲究。就说红梅茶吧,这种茶性温,味醇,色浓,把它泼在白瓷茶瓯中,色似红梅而重,味恙玫瑰而醇这些茶的特点,店员是了如指掌的。所以在售货时,售货员也是商品的宣传员。再以各种海味来说,海参的产地,名称,鱼翅何为佳品,燕窝如何食用,店员们都能说的头头是道。当时社会许多名厨师,常喜欢到聚兴顺做一段时间饭,一不为吃,二不为钱,主要是想向掌柜和店员们求教些烹饪海味的技能和知识。
三、扩大业务范围,灵活经营,开辟新市场,发挥资金的最大经济效益, 是聚兴顺在战争和动乱年代的经营策略。
四、一九二O年以后的数十年中,聚兴顺恪遵勤俭治号传统,资金多用于扩大再生产,使其产销两旺,生意兴隆。
五、聚兴顺总号派驻武汉和天津等重地的老闾是总号全权代表,可以独当一面,兴废直握。聚兴顺能慎重选用,知人善任,把最有能力的人派驻武汉。这个人必须是商业里手,又是制茶行家。收茶制茶是聚兴顺的重要命脉所在,派驻武汉的老闾关系着全商号的命运。从历任正副经理来看,个个都是经过东家和董监会慎重选择的。如王维尧等都是商界中不可多得的人物。驻武汉的老闾,在销售成茶时必须掌握行市(即商品讯息),特别是卖给外商茶叶时,更得全盘了解茶市货源、主顾、外商、内地客商、少数民族客商的需供情况,茶市开盘后相机行事。所以除了有经验有主见的人是不能胜任的。(未完待续)
[对网友的观点、问题、质疑、补充及评论,笔者会加以关注。在连载结束后,如有必要我将一并为文作答,感谢读帖与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