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与私信》
已经有人指出,危害社会最大的不是腐败、黑社会、黄赌毒等,而是公信力的丧失,典型的例如司法公信的被质疑。最近中国红十字会再陷郭美美门,以及公众对中国乳品协会做出的“国产奶粉99%达标,质量超过进口奶粉”调查结果的不屑,让人再一次看到信用丧失带来的严重后果。
人无信不立。信可以解释为信用、信誉、或是诚信,是对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坚守。小的时候看水浒,对宋江批评燕青射雁一节记得很清楚,“此禽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备:……;秋南春北,不越而来,此为信也”。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非常被看重的。西方文明的契约精神,更是信的格式化和实施的可操作化。公信具有宽广的影响面和大众受体,具有公信的一般是政党、政府、超大型企业机构,以及名人公知。因为具有权威或是明星效应,公信一般具有高可信度,轻易不会被怀疑和挑战。比如有人担心中国投资了大量美国国债,如果美国赖帐不兑现怎么办?这个担心倒大可不必。美国可能会使用其它伎俩减轻负债负担,但还不敢公然破坏商业规则,失信于天下。
相对公信,私信的影响面要小得多,一般也就是个人或是小企业机构。虽然轻微,如果坚持做好了,对个人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做大了,可能升华到公信程度。最近有个新闻,讲一位妻子代亡夫还债,令人感动。有一些债主坚决不要还了,甚至躲避还债,可以算是私信的小小红利吧。这位妻子坚守诚信,换得心安理得;假设她和后代还在江湖混,这个名声和信誉能带来多大的好处,大概不容低估吧。孙中山提出“天下为公”思想时也就是一介游医,但其一生奔波,传播实践其三民主义,广为人知,而且确实身体力行而不是口是心非地做到了:到他死时,声名虽隆,却并无私产。
现在的严重状况,不是信丧失,而是骗泛滥。赵本山一个小品把一个东北方言词汇“忽悠”普及全国。为什么这个新词能这么迅速得到认知和使用?很不幸,因为它点中了这种社会现象,让老百姓产生共鸣,其形象性、生动性和准确性,还真难再找一个中文同义词与其匹配。现在再碰到什么事,一句“忽悠人”,就能让鼓噪者垂头丧气,旁观者提高警惕。
正因为具有权威甚至绝对权威,公信一旦丧失或是受到质疑,其带来的危害范围之广程度之烈后果之严重也是巨大的。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就是公信丧失在经济领域的表现。本来货币是政府强制发行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特殊商品职能的纸张,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存款贬值,当然只有唯政府是问,其所站在货币背后承诺其价格和兑现的信用,也就严重受到伤害。国民党政府统治中国的最后几年,物价飞涨,钞票面额越印越大,成为其倒台经济上最重要的原因。政治上,政策不连续甚至前后反着个来;煽动欺骗引蛇出洞;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顾事实,矫饰、弄虚作假,都会透支掉公信。结果轻的民怨载道,离心离德;重的破产倒闭。
信之得来不易,哪能经得住如此消耗,油尽灯枯。明智的做法,千方百计,甚至不惜代价也要维护好信用呢。我们时不时能看到国外巨额的政府被讼失败向个人的赔款,金额之大,即使对国家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维护住信,哪怕花大价钱,是不是值得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政治上,公信昭著,自然大大减少社会矛盾,政权得到巩固,实现“和谐社会”。没有信而去求和谐,岂非缘木求鱼?经济上,公信和私信共同作用,润滑经济运转摩擦,降低交易成本。
公信指向什么目标?目标方向选得有问题,再去怎么坚守维护,岂非拜错了庙?马克思主义讲,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现在生产力大大提高了,人民物质享受也大大丰富了,为什么矛盾没有缓解,维稳反倒越发壮大呢?富足应该是社会有理有序发展带来的结果,而不是不顾一切追求的目标。作为制度建设、秩序建立上层建筑的公信,其指向目标不宜是那些具体得到的东西,比如GDP增长百分比,而是基本社会道德,和“普世价值”,比如公平、公开、正义、诚信、人权等。私信指向什么目标?说话算数,坚持价值准则,不出尔反尔,言而无信,不搞双重标准。比如生意人卖价童叟无欺,价格面前人人平等,甚至自己爹娘来也要付钱。
怎样做到公信?其实很简单,就一个公字。毛泽东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中国共产党是没有自己利益的政党,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准”。发展到现在呢?借用不知是真是假的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话说:“一个把老百姓的居住权、健康权和受教育权拿来拉动经济的政府一定是个没有良心的政府。真正执政为民的政权,一定要把这三种东西当作阳光和空气,给予人民。因为这是一个人的基本东西”。公就要实行民主监督,让一切都在阳光下运行。
人心是一杆秤,称的是什么?信字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