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像样的口罩品牌? /
来源:市界(ID:ishijie2018) 作者:华宇 齐敏倩 编辑:廖影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钟南山接受央视采访时说,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戴口罩还是有用的。一时间,口罩成了这几天最紧俏的商品。 在便利店、药房等不少地方,防护级别达N95的3M口罩以及医用外科口罩总是最先售罄,商家、买家都在等着补货。 不同类型的口罩在防范疫情上有何区别,小小的口罩藏着多少生产工艺,为何口罩市场3M一家独大,我国却没有像样的口罩品牌? 一罩难求 作为非日常消费品,口罩极少像现在一样遭受到广泛关注。 社交媒体上,“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打击哄抬口罩价格行为”等话题频繁登上热搜榜。 口罩生产商接受梨视频采访时称,目前公司已经断货,原本预留年后的3万箱也基本售空。另一个生产商说已经接收到8000万只订单,正3倍工资召集员工返厂加班生产。 疫情引发的口罩需求激增叠加春节期间工厂停产、物流停发,供需矛盾一触即发。抢口罩的人络绎不绝,可不同口罩的区别是什么,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哪种? 
目前,市场上售卖的口罩主要有普通棉质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型口罩。从防护效果看,普通棉质口罩可以阻隔灰尘等较大颗粒但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普通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隔飞沫造成的细菌传播,后者的防护效果强于前者,但二者均无法防霾。 N95不是口罩名称,而是指符合美国N95标准的产品。这种口罩可以预防由患者体液或血液飞溅引起的飞沫传染,也可以防霾。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提示,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普通外科口罩也可阻挡飞沫传播。 跟口罩的分类、用途的精细和最近的热销相比,我国的口罩行业显得原始、粗放,口罩企业的日子也比外界想象中还难过一些。 我国消费者对口罩的认知大都来自于前几年疯狂的雾霾天气,在此之前几乎没什么人戴口罩,雾霾时期口罩销量激增才让这个行业迎来一丝暖意。然而即便是现在,大多数中国人也还是不习惯戴口罩。 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王文华告诉市界,目前国内很多口罩生产企业都是跨界而来,整体呈现小而多的特点。 国产品牌中,绿盾是少数知名度较高的专业口罩生产商。公司财报显示,2013年和2014年,雾霾严重时,公司利润总额同比上涨443%和82%。 2013年开始,雾霾刺激下,民众对口罩需求增加,刺激整个行业出现爆发式增长,竞争加剧。口罩行业本就门槛低、监管困难,大量低价、低端产品开始充斥市场。 
绿盾品牌拥有方,新三板上市公司兴诺科技在年报提到,这样的局面影响了公司的市场份额。再加上近两年环保力度加大,雾霾天气出现频率大大降低,口罩企业的日子就更不好过。尤其是2017年后,公司的营收、利润以及销售净利率都开始出现严重下滑。 为什么是3M? 目前面向普通消费者的终端零售市场,主要还是由外资企业例如3M、Honeywell等占据着。 3M公司全名为明尼苏达矿务及制造业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是一家市值超1000亿美元的世界500强公司。 3M口罩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是在2003年非典时期。 那时候,医院里医生们佩戴的口罩、防护服以及医用消毒水几乎全是3M的。医院的使用所产生的推广效果最无形也最管用。在大众心中,医生是专业人士,在口罩的选择上,医生本身就是权威。 于是那个时候,3M开始在民用防护上建立起品牌印象。 不过真正让3M进入大众生活,还得是2013年雾霾席卷中国的时候。民众一下子认识了PM2.5的威力,谈之色变,而解决的办法就是戴口罩。 
▲雾霾席卷了中国的大部分城市 3M口罩等于已经在非典时期被民众“备了案”——这是医生认可的好口罩。更重要的是,3M口罩可是工业用安全防护口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口罩外观并不养眼。 在大众的认知里,既然都是矿产、钢铁、造船厂这些重工业企业员工使用的,防雾霾岂不是小菜一碟? 那时候,3M口罩成为药店卖得最好的产品,常常被一扫而空。据媒体报道,在3M中国工作的员工常常接到七大姑八大姨甚至不直接认识的朋友打来电话,跪求一“罩”。3M口罩在中国开始成为一种时尚,雾霾天出门必带。 数据显示,2003年非典之前,3M口罩在中国的用户几乎100%都是工业用户;非典之后才用于零售,或者说民用的销售份额才缓慢上升了20%;但在2013年之后,3M口罩在中国的购买主力开始大量转向普通民众。2013年3M口罩在中国卖了超1亿美元,而当年3M中国整个公司的年销售额为30亿美元。 3M的营销也很快跟上,本来零售口罩的销售一直是安全与标识事业部的业务,之后响应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将其调整至消费品事业部,零售口罩从工业用品变成了快消品,专人专事,避免了供不应求、造假的问题。 疾病和雾霾的相继出现以及营销上的助力,虽然能让3M口罩被顶上风口,但归根结底,还在于其本身品质过硬。 尽管口罩是个挺小的物品,但内里其实有很大的玄机,并非一个布片两个绳就能搞定的。王文华告诉市界,专业的口罩在材料贴合性、过滤效率、阻抗性以及模具精密性上都有很高的要求。换言之,稍微出一点偏差,有可能导致产品不合格而回炉再造。 3M中国公司相关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3M口罩采用的是3M专有的高效静电滤棉技术,相比较传统的过滤材料,可以在不提高呼吸阻力的前提下,提高过滤颗粒物的效率。 
不得不提3M公司在研发上下的功夫。3M所涉足的行业多达六七十,在全球70多个国家拥有分公司或实验室。反映在数据上的,是3M公司逐年增长的研发支出。 早在2005年,3M的研发支出已有12.4亿美元,2018年达到18.2亿美元。2019年前三季度3M研发支出为13.85亿美元,占经营开支总额的7%以上。这些费用大部分用在基础研究或者非直接实用性研究上。 有接近3M公司的人透露,3M公司很多产品都没来得及投入市场就已经死在了工厂中,没有辜负“科技公司”的定位。 而与3M公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口罩生产和销售的起步晚和粗放发展。 迟到的标准和兴起的乱象 雾霾危机后,生产口罩的企业开始多起来。2013年前,已注册的各类口罩企业仅有500多家,两年后,这个数字翻了一番;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20日,我国经营范围内含“口罩”“呼吸防护”的企业有16625家。 王文华告诉市界,从整个行业来看,目前口罩市场的整体规模处在数十亿元这个级别。 
生产口罩的企业大多从医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