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环境,和心境,也谈中国文化传统 我在论坛中谈到一部讲师生恋的HK电影〈男人40〉,張学友同梅艳芳主演,演的非常好,结尾处,一家3口在医院,对着弥留的老师,一起接力朗诵着老师,也是大家最喜欢的古文,这一段让我感动。古文是什么内容,我竟然记不起了,但那段意境却一直留在我心头。所以说,文章最重要的是意境。古文,一定要反复朗诵才能体会其中的意境。而且朗诵的步骤音调很讲究,就象唱歌一样.
同样,在我的父亲母亲中,、孙红雷在教室中带领学生中读书中的那段场景,虽然是很简单的文字, 却让我沧然泪下。学生读书的声音,是天下最美的声音。 很多人喜欢谈民国,和民国的大学生,特别是是民国的女大学生的气质。我妈妈就是民国的女大学生。在她曾经工作过的那个边远城市,当时她是唯一的民国名校毕业的女大学生。我岳母也是民国老清华毕业的,后来还读了更高的学位,但在中科院,那样学历的女生的就有一些了。但也不是很多。她的故事在网上流传,但我们却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纪念。 我写过,回国当教授,一个原因是为了实现妈妈生前的愿望。写出来没有人相信,一片打假的声音,虽然有人为我愤愤不平, 但我自己只是沉默。不发一言,没有辩解。不需要辩解。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让她们在天上安宁。
这就是我同小白说,现在的人即使能写很好的古文,但也只能是形似,没有神似,没有当年古文的那样的意境了,因为,我们已经没有那样的文化环境和国民环境。自然也很难有那样的心境。 BOX 说,纯净、美好、庄敬、深挚,什么是中国人的国民性?这就是中国人的国民性。这些,其实也就是心境。就国民性,我,我想豆姐也愿意,加上一句,牺牲。或者说奉献。这至少还是我们上一代的最重要的国民性之一,今天,不要说存在,甚至很少人能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