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视  频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赵大夫话室  
医学是专业、人文历史是爱好、游遍天下是理想。我的学识、经验、理想、感悟、及教训很想与您分享。  
https://blog.creaders.net/u/30990/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62年中印战争的得失与启示 2022-12-13 07:14:31

昨日又传中印冲突,致双方士兵多人死伤。中印关系错综复杂,有合作,更有争斗,剪不断理还乱。中印冲突不断,打不起又谈不拢。讨价还价是印度人的生意习惯,得寸进尺是印度人的民族本性。印度不改变与中国的博弈思维,中国是绝不承认阿鲁那恰尔邦,这是一个谈判筹码。

 

中印战争2.JPG

中印战争1.JPG


爆发于1962年的10月20日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前后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Battle of Walong)。因为解放军在进入西藏后,与印度领土接壤而产生一系列领土问题,在双方会谈破裂后,1959年的达赖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护,中印两国开始交恶,后来一连串交火冲突更使印度开始进军藏南地区建立军事据点,并出兵造成此次战争。美国的古巴导弹危机和此次战争几乎于同一时间爆发。

 

在平均海拔4千米以上、后勤补给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中国边防部队将蓄谋已久的印军打得落花流水。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不但收复了印度侵占的领土,还击毙俘虏了印军超过8700人,取得了极为辉煌的胜利。也正是这一场战争,打出了中印边境50年的和平。

 

这场战争的收获如下:

 

1.遏制住了印度的扩张

 

一九四七年印度独立之后,面对英国对于印度的200多年殖民,印度政府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甚至开始以英属殖民地继承者自居。印度开始对中印边界地区指手画脚,试图如同英国殖民者一样侵占中国领土。

 

印度将自己占便宜视作天经地义,并对自己的军队有着莫名其妙的信心和优越感。所以,自我感觉良好的印度开始频频挑衅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用事实彻底打掉印度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和自信心,中国的边疆地区根本不可能和平。

 

虽然印度这个国家实力不强,但扩张主义却深入到骨子里面。如果印度有一天变强,变成超级大国,绝对会四处侵略。1962年中印战争,中国取胜,彻底遏制住了印度对中国领土的野心,使得印度折服到现在都不敢跟中国再起战端。纵然印度很想报仇,但至今没有信心打赢中国。印度的怕,为中国边境和平,国家发展提供了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

 

2.打断了印度现代化的进程

 

当时印度的尼赫鲁想凭借个人威望来改革,比如说废除种姓制度的枷锁,逐步工业化。但是中印一战,使得尼赫鲁的幻想破灭,这些改革因为尼赫鲁的下台停止了,从这以后印度缺乏那种威望的领导人来领导现代化改革了。

 

3. 提高了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威望

 

印度自从开国以来,一直想做第三世界的领袖。他们在五六十年代同时受到美苏两国的拉拢,相对应的是中国同时被美苏两国打压,这时候印度正是如日中天之时,在第三世界国家中能量巨大。后来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席位,也是因为这场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获得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支持。

 

4.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军队敢战能战

 

1962年,中国经济困难,再加上中苏关系破裂,美国围堵中国,是新中国非常艰困的一年。而印度又在美苏的支持下挑衅中国,测试中国军队能不能战。不过结果证明,中国边防军大胜,打破了世界两个超级强国的阴谋,保护了新中国。

 

5.保护了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1962年如果不与印度一战,印度的势力已经深入到西藏境内,这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形成极大的挑战。也正因为1962年中国取得胜利,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

 

中国和印度的边境不但地处环境严酷的高原山地地区,而且由于距离中原地区遥远,中国边防部队的补给也极端困难。而相反,边境线一侧的印度不但地势平坦,而且人烟稠密,最短的直线距离距印度首都新德里只有300余公里。所以,如果印度铁了心的在边境地区找麻烦,中国边防部队不但疲于奔命,被牵扯巨大精力,而由于后勤补给的问题还要耗费巨资。

 

在1962年中印战争中,我军收复了中印边界西段的3.3万平方公里的阿克赛钦地区,以及东段9万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区,可惜的是由于补给跟不上,最终退回了战前的实质控制线。而在此后尽管中印边界的小摩擦不断,但是也凭借此役保持了50多年的和平状态,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环境。

 

 

这场战争我们带来的遗憾如下:

 

1.50年代以来,中印保持的友好关系,以及双方会谈时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没有很好的落实,1955年周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也没有被印方所遵循,他们挑起的战争使得长期和平局面被打破了。

 

2.因为中印边界交通不便,极大限制了我军的战斗能力,物资补给人员补充都很困难,这是我们很大的遗憾,如果交通问题可以解决,比如像今天这样,青藏铁路修成,各条连接内地与西藏的公路修成,我们的后勤实力会有极大提升。

 

3.战争后期,我军先头部队推进到了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不足300公里附近,致使新德里居民开始逃跑,印度政府被迫迁都至孟买。很遗憾此时,我方宣布停火,表达出极大的善意,印度政府对这个善意举动不予理睬,并拒绝谈判。如果边打边谈、谈谈打打,谈判能进行,将是双方明确双方边界,更有利于中方的好机会。

 

以下这个视频介绍中印开战后,印方从盲目自信,到彻底崩溃及停战的演变过程。就会知道为何印度60年仍不能从这一战争阴影中走出的原因所在,这也对目前的中印关系有着借鉴作用。

 

https://youtu.be/sLkn9MJeUCI

 

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中国虽然赢了,但也付出了相当昂贵的代价:累计共有697人负伤,722名边防战士长眠于世界屋脊之下。而作为侵略者的印度,更是丢下了4383具尸体后灰溜溜地跑回了国内。

 

60年弹指一挥间,仿佛一日又回到了往昔的峥嵘岁月。这场战争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

 


浏览(2123) (4) 评论(3)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广东人. 留言时间:2022-12-13 16:41:45

“1962年如果不与印度一战,印度的势力已经深入到西藏境内,这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形成极大的挑战。也正因为1962年中国取得胜利,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


不像新疆,49年前,汉人从来没有对西藏实施过直接治,59年西藏平叛,62年中印战争,首先在国际上确立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直接冶理。


“如果边打边谈、谈谈打打,谈判能进行,将是双方明确双方边界,更有利于中方的好机会。”


当时国际压力巨大,美苏皆支持印度,中国见好就收。如果能谈谈打打,逐步退让,而非一步退让到位,确实更好。并且应该趁机保持军事压力,加强对锡金和不丹的联系,也不是致于之后锡金亡国,不丹到底完全倒向印度。但是好象老毛没有耐性处理外事,重心必须转向国内,准备发动文革。


回复 | 1
作者:liucarl 留言时间:2022-12-13 12:54:40

某墙国军队和阿三械斗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被人家铁丝网围住,棍棒打下,严重影响某大国形象。

https://twitter.com/RFA_Chinese/status/1602749111203205122

回复 | 0
作者:奥维尔 留言时间:2022-12-13 07:19:02

打得印度不得不接受 12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土共鹅孙党又是大赢。

回复 | 0
我的名片
赵大夫话室 ,58岁
注册日期: 2022-05-12
访问总量: 374,41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国际刑事法院及其与美、中、俄的
· 抗战时的生死绝恋:断头将军与他
· 郭文贵栽了,新中国联邦怎么办?
· 大陆攻台,躲在故宫和台积电是否
· 台湾朝野新共识:拒绝成为太平洋
· 超七位元帅、官至中共副主席的两
· 150多国家免签,中国护照的含金
分类目录
【时事】
· 国际刑事法院及其与美、中、俄的
· 郭文贵栽了,新中国联邦怎么办?
· 大陆攻台,躲在故宫和台积电是否
· 台湾朝野新共识:拒绝成为太平洋
· 150多国家免签,中国护照的含金
· 现在润到国外,真的像49年加入国
· 猪队友惊爆:台湾国军9成退役军
· 余茂春是汉奸吗?由余的跪地铜
· 国内的医疗不公与“全民免费医疗”
· 台湾人的真实心态:祖国万岁与老
【文史】
· 抗战时的生死绝恋:断头将军与他
· 超七位元帅、官至中共副主席的两
· 春天,在红河谷捞鱼
· 白求恩是中加两国共同推崇的英雄
· 溥仪是汉奸吗?为何得以善终?
· 九一八事变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 二鬼子为什么更遭人恨?
· 神偷陈振龙:偷回一根藤,多增3
· 东北抗联总司令赵尚志将军传奇
· 闲话我们的近邻与远亲 – 印第安
存档目录
2023-03-02 - 2023-03-20
2023-02-02 - 2023-02-28
2023-01-02 - 2023-01-31
2022-12-02 - 2022-12-31
2022-11-01 - 2022-11-30
2022-10-01 - 2022-10-30
2022-09-02 - 2022-09-30
2022-08-02 - 2022-08-31
2022-07-03 - 2022-07-31
2022-06-02 - 2022-06-30
2022-05-12 - 2022-05-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3.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