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我看电影纯粹娱乐,也不愿意上电影院,起因常常是别人推荐或者是某个议论引起好奇心,看后也常参与议论,所限片源大多是从朋友处淘的旧碟子或者网上下载的, 影像质量一般不好,看时也常一心二用,心不在焉,故所做议论也未必全都公允,放在这里全当填补几日博客空白。 这个片子吧,俺是以坚强的毅力分几次才看完的。该片既然得了香港台湾的几乎所有的电影大奖,又是本坛大才子响马极力推崇的影片,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不过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俺的批评就算俺的一家之言吧。 首先说说这个编剧,按照drama的常规套路,影片10分钟以内 所有的主要人物都应当上场,10分钟过后,至少出现第一个戏剧高潮。而该片过了40多分钟,重要人物 之一的黑社会分子曾志伟还没有上场,而过了将近1/2,另一重要人物婷婷才登台露面,BTW,这个片子实际上就只有4个主要人物。 影片的第一个高潮是在圣诞之夜---记不清什么时候出现的,好像过了快30分钟,张曼玉下班要回家,黎明说外面好冷,于是帮她披一件衣服,第一件衣服披完,张曼玉就说好了,不冷了,不知道为啥黎明还一件一件给她穿。直到穿的跟大狗熊似的,---靠,香港圣诞节有那么冷么。然后两个人开始突然接吻,属于两个 主角都未入戏,动作尺度却特别大的那种,然后黎明开始粗暴脱张曼玉的厚衣服,然后就是疯狂的床上接吻,翻滚。 从影片开始到此,黎明国内有未婚妻,也不是风流情种。两个人全无铺垫,既没有对过眼,也没有摸过小手。两个人的表演 吧,黎明初出茅庐,张曼玉全不在状态。其后两个人一边忙生活一边上床,与感情无关。这样的状态一直延续到张曼玉做生意玩股票把存款从3万多弄成70多,不得不去做按摩女并认识了黑社会的曾志伟,这时候剧情才算开始,而时间已经差不多过了快一半了。 当然后半部张曼玉入戏了,表演跟前半部完全不同,演得非常好,人物命运有了转折,情感也逐渐煽起来了。 不过电影场景不知为啥神不知鬼不觉从香港转到了纽约,完全没有铺垫,没有弄个机场送别飞机落地啥的小过渡,一切都跟在香港街头没有两样,只是见到自由女神像时,才发现 男女主人是在纽约。然后才注意为啥张曼玉跟人谈绿卡的事情。 顺便插一句,俺个人不喜欢太世俗太生活化的电影故事,因为生活化场景,画面和人物重点不突出,干扰注意力,而且生活化的故事人物性格一般不够典型,戏剧张力对俺来说也往往不够。一般大陆人拍写实风格的故事,会通过一些特定手段去抓 住观众的注意力。香港生活剧的风格恰恰相反,有意distracting,根本 不是俺的那杯茶。 回到原题,这是一个避免人为戏剧性的刻意于小人物细节的生活化的电影, 也算是一种风格。但当你看到事隔多年以后,两个人在邓丽君去世哪一天,从城市的不同角落,在邓丽君歌声中,坚定地穿过茫茫的人海,走向纽约街头那个有着播放邓丽君去世新闻的那个电视的橱窗前,然后转身相遇,这不就显得太有戏剧性了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