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中,道家并不是谈道谈得最多的。有人统计过《论语》和《易经》中各出现 道字100多次,而老子《道德经》中只出现道字60多次。在先秦至汉末的很长一段时间,道教也不是用来指与道家思想有关的宗教或思想派别,而是用来指儒家传承派别。《墨子·非儒》:“有强执有命以说议曰:寿夭贫富,安危治乱,固有天命,不可损益……而儒者以为道教,是贼天下之人者也”。据说这是文献中最早把儒家成为道教的纪录,初始也许目的并不在于命名,但自此就被沿用了。墨子活动年代与亚利斯多德接近,在中国的战国后期。道家的说法最早要到汉朝才出现,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这个时候的道家所指也只是指黄老之学。与庄子,列子,杨朱以及后来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都没有关系。 黄帝老子之学有两方面内容,治身和治国。但是这里的治身与儒家的修身不同,主要是指自然性命方面的。这里的治国也和儒墨名法治国不同,主要是消极顺受的,类似于用自然法统治一切。春秋战国时虽然百家争鸣,但实际上都是围绕着帮各个诸侯出谋划策而忙碌,区别只是各派所处社会地位不同,所论述的角度不同而已。韩非子是个世家公子,所以其主张多从严刑峻法和权谋入手。墨子是下层手工业者,所以就谈兼爱,非攻击和明鬼。儒家之流,据汉书艺文志,原是出于司徒之官,因王官失守而流于民间都是一心助王侯顺阴阳教化的人,所以倡导礼治。老子据说是隐士,但当过首都图书馆长,所以其说虽主要论及自然本质养生之道,也旁涉治国方略。庄子只当过管漆园的小吏,所以才肆意汪洋,视名利为粪土。黄老之学主要是稷下黄老,他们虽宗黄帝老子之学,但也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所以更多的还是谈治国。 内圣外王是道家最先提出来的,就是要把治身和治国相统一。语出自庄子天下篇: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曰:「無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天下大亂,賢聖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猶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雖然,不該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是故內聖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道家把治身和治国相统一,实际上是道家思想对主流价值的妥协。道家思想的最初源头应当只是治身。他们应当是一些为主流社会抛弃的人:比如在食物不足的时代,一些老弱得不到帮助的病残者,或者是一些健康者,但游手好闲为氏族群体所不容的人。他们必须面对饥饿和疾病的身体而尽量想办法延长生命、减少痛苦和提高生命质量。他们寻找减少身体能量消耗和延长生命的办法,他们寻找战胜疾病的办法。他们在心理上反叛传统社会 价值。 先秦诸子百家都爱言道,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道这个字的解释是:“从行从首,一达谓之道。”即本义是道路, 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道有很多引申义. 诸如: 说,学说,引导,方式,规律等等, 但其他各家道的意思差别不大。唯有道家的道不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 以上自《老子》)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论语·为政》)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传·系辞》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孙子·谋攻》) “道者万物这所以然也,万理之稽也”(《韩非子·解老》)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老子道德经的开首语。儒墨名法也好,西方哲学也罢。都是从有名开始,由名求实, 名实相同以求得到是。只有老子和道家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也就如海德格尔说的撇开存在者,直接面对生存和存在。这就是道德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