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感叹,倘若人们知道了并不深奥的健康基础知识,机体很多不良状况就可以减缓或减少发生了。这个系列介绍健康知识中一些关键性的基本规律和概念,目的是帮助朋友们运用这些规律和概念,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地。当然我也得标记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在1946 - 1948年间对健康下了一个定义: “健康,不仅是免除病患,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行为各方面所达到的良好状态。”(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1945年二战结束,人类在百废待兴中,充满希望。人类前面的路也好像铺满了鲜花。WHO这个定义也像鲜花一样,使人们充满了憧憬。 然而,这个定义直接跨越了机体状态的三个层次,以至到现在还实现不了。 机体状态的第一个层次可以称为健康的初级阶段。这即是定义中免除病患的层次。说它是初级阶段是因为没病当然是好的,但从健康状态到一旦疾病症状显现,则机体相关功能至少减退一半以上,比如,正常人一个以上的肾脏不工作,余下的肾脏也能执行正常的清除功能,只有一半以上的肾脏功能单位功能障碍,肾脏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显然,在功能减退到症状显现之间,机体已经偏离了正常状态,这就是一般所说的亚健康状态。机体功能要减退一半以上才显现症状主要是因为机体各器官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贮备,少部分成年器官还具有再生能力 (如肝脏)。功能贮备使机体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大大增强。比如安静时,心跳是60 - 80次/分,健康人在剧烈活动时心跳可加快到160次/分以上。 既往,人类面临的主要疾病是生物源性的(即细菌、病毒等感染)。生物病原体来势虽然凶猛,但绝大多数能被机体清除,机体结构往往不受损害,因而功能可以恢复正常。现今,人类越来越多地面临化学和物理病原体(即化学污染,重金属污染,电磁污染,射线损伤等)。这些化学物理因子往往“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一旦发作,已呈“烧光、杀光、抢光”的局面,机体再要恢复就难了。由此可见,即使健康的初级阶段,人类还没有把握完全达到。 健康的中级阶段是机体功能处于正常状态,机体在执行正常功能时,不需使用功能贮备。中级阶段离WHO的定义还差一个档次。因为各器官系统功能正常并不意味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处于良好状态,整体良好状态还需要各器官系统协调合作。倘若各器官系统各行其是,长此以往,也会造成相关功能失调,不能保障机体健康,反映在现代人的状态是,比如消化功能良好,但是:肚儿圆了,血管窄了,脑痴呆了,爱滋病了,人抑郁了。 因此,机体的良好状态实在有待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WHO这一健康定义最有远见之处,是当初那批下定义的专家们准确、全面地把握了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社会行为层次虽然也属于心理范畴中的文化,道德等高级心理行为,但由于社会组织形式在生命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提出社会行为健康是高明而有远见的。其实,身体、心理、和社会行为都是密切不可分的,在随后的医学实践中,人们又逐渐认识到,身体与心理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因而提出了“身心疾病”的概念。(临床领域近来还提出更多的概念。这里以身心疾病概念来反映身体与心理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样,根据WHO这一定义,在健康规划上,我们就有了两大目标: 1)如何维护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的正常状态; 2)如何确保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合作。 我们又可以根据身体、心理、和社会行为三个方面来检验上述两大目标的执行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