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人才出,央视2012年底推出的十位在国际大赛上获奖的青年小提琴选手同台演出,既有创意,又是丰富生活,普及高雅的善举,值得推广。我把央视的题目改低了一点,是怕未出名的人被棒杀,出了名的人被捧杀。 技巧对中国青少年是从来不缺的,中国的父母历来是“望子成龙”,在严师,虎妈虎爸的日夜督促下,中国青少年们直奔目标,要是不把高深的技巧拿下来,反而觉得不可理解了,在国际大赛上获奖自然在意料之中。看他们游刃有余地演奏高难度技巧的曲子,实在是叹为观止。然而,有几个小哥,却让我读出了音乐之魂。 那个号称“鬼才”的李传韵小哥,把一曲自由探戈奏上了天。这曲子本来是自由奔放的旋律,在放诞不羁的李小哥演奏下,正是麦芒对针尖,惺惺相惜了。这就让我想起惠能先生口占的那个偈子(据说他老祖宗啥字都不识,后来竟整出一本厚厚的坛经):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李小哥这麦芒和自由探戈这针尖一对上,自然顿悟,心灵的共鸣化作一条洋洋得意的彩带,满天飞舞,有时这彩带竟精炼为延绵不绝的七彩细丝,在天空中绘出好精致的画面。当然了,乐曲上天了,作为补偿,李小哥演奏完后也顺势一个漂亮的后仰动作躺在了舞台上。 如果说,李小哥的演奏让我心花怒放,宁峰小哥的演奏则让我心潮澎湃。演奏高难度的曲子需要技巧,但演奏像马斯涅的《沉思》就需要功底了。这又使我想起神秀先生那个偈子: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我作小哥的时候,也和大众一样,因为五祖把衣钵传给了惠能,而认为惠能的偈子高神秀的一筹。后来感到,这人一般都是一口一口吃饭的,一口吃成胖子的少之又少,又读《圆觉经》,发现,释老把菩提法分出二十几种,我懒人用懒法,把这二十几种归纳成三种,顿悟只包括了一种(奢摩地),渐悟包括了其它更常见的二种(三摩本提和禅那),因而觉得,应该为神秀平反昭雪。 回到宁小哥的演奏上,如此深沉而带着忧伤的曲子,不仅考验宁小哥很多年寒窗内那磨出老茧而单调无味的慢弓功夫,更检验他对这个曲子的理解和把心灵的共鸣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的功底和角色转换。我注视着他随着曲子的发展,慢慢闭上了眼睛,小提琴飘出了沧桑,我的心随着这沧桑沉了下来,沧桑的深处,小提琴声竟演绎出似断非断,似涩非涩的情调,一时让我穿越了千年的时间,脑海里回荡着: 冰泉冷涩弦疑绝, 疑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以往我读白居易先生的《琵琶行》,总是理解不了这两句:冰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宁峰演奏这一曲《沉思》让我融会贯通,这是情到深处的心絃共鸣。此刻心灵中,便把这古今时间轻轻抹去了。 中国的小提琴演奏会,自然不能少中国的千古绝唱《梁祝》。听着这首心灵深处的曲子,又唤起我关于功底的思考。演奏《梁祝》的艺人不少了,最让我心动并难以忘怀的还是前辈俞丽拿先生了。比俞先生有名的也有,但那演奏听起来,像是机器发出来的,音阶极其准确,绝无杂音,但你总感觉那是机器,打动不了人。俞先生就不同了,你觉得她在演奏时,把自己变成了火,曲子的发展是心火在燃烧。曲终人静时,仿佛这火也燃尽,要么灰烬伴入了缓缓合上的墓,要么火灵随蝶而去,于是,心灵深处就把这一刻铭记住了–- 这是不是音乐之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Eyw39wkgoo&feature=player_detailpage <iframe width="640" height="390" src="http://www.youtube.com/embed/0Eyw39wkgoo"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