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伯爾基金會 生態主題出版物系列 核武器與核能: 連體雙胞胎或是雙零方案 奧特弗利德·納索爾 GREEN EUROPEAN FOUNDATION為本書出版提供了支持 核武器與核能: 連體嬰還是雙零方案? Nuclear Weapons and Nuclear Energy: Siamese Twins or Double Zero Solution? 版權 ©本書作者、海因里希·伯爾基金會 封面圖片版權所有: Gisela Giardino/ 原始照片作者不詳 www.giselagiardino.com.ar 本書第22 頁和31 頁的圖片已獲得知識共享授權,保留部分版權。 詳見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2.0/ 出版 海因里希·伯爾基金會 中國辦公室 2011年5 月印刷 索取請聯繫: 海因里希·伯爾基金會 中國辦公室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工體北路新中西街8 號亞洲大酒店寫字樓309 室 電話:(+86)10 66154615 傳真:(+86)10 66154615 轉 102 電子郵件:info@boell-china.org 網址:www.boell-china.org 本書可在www.boell-china.org 下載 英文原版可在http://boell.eu/web/288-663.html 下載 本書譯自英文,若有疑義,請參照英文原版 協調與定稿 陳冀Z 翻譯 林麗雪 校對 苗 紅 序言:核能- 註定是末路一條 4 引言 6 1. 核不擴散的努力——簡要回顧8 2. 民用核設施——簡要回顧11 3. 有核擴散危險的國家 15 4. 非國家行為主體的風險 18 4.1恐怖分子手中的核武器 19 4.2恐怖分子手中的髒彈 19 4.3核材料走私 20 4.4非國家行為主體和核反應堆燃料循環安全 20 4.5其他核擴散風險 21 5. 控制和遏制核擴散的手段22 5.1重要條約 22 5.2通過保障措施實現核不擴散 25 5.3通過出口控制來抑制核擴散 26 5.4通過合作實現不擴散 27 5.5強制性核不擴散和利用軍事反對核擴散 28 6. 一條矛盾的路線——巴拉克·奧巴馬的核不擴散政策31 6.1新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32 6.2核安全首腦峰會 33 6.3核態勢回顧報告 34 6.4話語和行動——問題與矛盾 36 7. 尋找能源的世界 38 序言:核能 C 註定是末路一條 假如我們經常關注有關核能復興的相關言論,可能就會形成這樣一種印象:新 建的核電站的數量正在穩步快速地增加。但是事實上,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 在建的60 座核電站,主要在中國,其餘的在俄羅斯、印度、韓國和日本,在美 國僅有一座。而且,在《VGB 電力科技》(VGB Power Tech)雜誌的名錄中還包括 了大量無法完成的老核電站項目,現在已然成了建築廢墟。 而且,從目前來看,到2020年全世界大約有160個新建核電站的項目申請, 其中有53 個來自中國,35 個來自美國,其次就是韓國和俄羅斯。在歐洲,英國新 建核電站的項目申請最多,有8 個,接下來依次是意大利、瑞士、芬蘭、羅馬尼亞 和立陶宛。而在全世界範圍內宣傳核電站建設的法國,在本土僅計劃新建一座核電 站。絕大多數歐洲國家目前沒有任何具體的新建核電站計劃。 事實上,在世界範圍內,核電站的數量一直在減少。目前仍在運轉的核反應堆 有436 個。在接下來的15-25 年內,一些新的核電站會投入生產,但更多數量的 老舊核電站會停止運營。並且,不是所有計劃中的新建核電站都能最終建成,得以 運營。因為能源市場對自由競爭的開放程度越高,發展核能的機會就會越小。 同時,建設新核電站的成本也在激增。比如,在芬蘭奧爾基洛托新建的核電 站,儘管核電站的骨架還沒完成,但建設成本已經從30億歐元增加到了54 億歐元 左右。此外,核電站的核廢料處理問題仍未解決,技術失敗的風險也較高。目前, 如果沒有政府的財政補貼和擔保,私營能源企業集團是不會冒險去投資新的核電 站建設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和能源產業聯繫緊密的地方更容易興建新的 核電站。 迄今為止,核電站的建設都享受着巨額的國家補貼。在德國,相關的國家補貼 累計超過了1000億歐元,而且目前這些優惠政策仍在繼續執行中。如此一來,數 以十億歐元的用於處理核廢料和核電站拆撤的預留款為企業實現免稅提供了可乘之 機。此外,核電站運營者的負債義務只有25 億歐元——這僅占一次中型核意外事 故處理成本的一小部分。從整體來看,核能利用由於其危險性使得實際使用成本非 常高。 除了有關核能的常見爭論,現在又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首先,核擴散的危險 性會隨着世界範圍內新建核電站的增多而增加。儘管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在核能 管理方面做出了努力,但是核能技術在民用和軍用領域的界限仍然很難嚴格區分開 來。最近出現的伊朗核問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結論就是,對於那些不想遵循 核不擴散條約規定的國家,我們是無計可施的。伴隨着核能的擴張,為了生產核燃 料,需要建設更多的核燃料後處理工廠和快中子增殖反應堆。這兩者都會增加鈈的 流通,進而產生大量可用於製造核武器的可裂變材料——這是多麼可怕的情景! 其次,延長現有核電站的使用壽命,甚至建設新的核電站,將會成為發展可持 續性能源的巨大障礙。那些認為核能與可持續性能源互補的說法都是站不住腳的。 因為,這兩者不僅會為了非常有限的投資和輸電線路而彼此競爭,而且核電站因其 僵化的持續運作模式會抑制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風能的發展潛力。在風能資源很充裕 並且低能耗用電方式得到普及的國家,例如德國,它的能源需求已經可以在很大程 度上依靠風能發電解決。如果出於短期的經濟考慮,不降低現存核電站(也包括大 型燃煤電站)的發電量,則剩餘電量就不得不以虧本的價格出口到其他國家。這是 一種多麼瘋狂的行為。 不論你如何看待它,核能既不會對氣候變化產生決定性的貢獻,也不是確保 能源供應的必然選擇。事實恰恰相反,那些希望通過發展可再生能源以100% 滿 足電力需求的人們應該反對建設新的核電站,而且反對延長現存核電站的使用 壽命。儘管仍有支持核能的聲音,但核能並不是人類步入太陽能時代合適的中 間過渡階段。 拉爾夫·弗於克斯 Ralf Fücks 海因里希·伯爾基金會 (Heinrich-Böll-Stiftung)主席 2010年1 月,柏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