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五届人天观学术研讨会暨三十周年纪庆会论文
试论人天关系的本体论基础:人— 双元实体的全息元
吴邦惠
摘 要
本文阐述由“双元实体”表述一切万有之源的基本属性的设想,并进一步假定人是“双元实体”的全息元。以此假定为理解人天关系的本体论基础。要点:
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存在,通称“万有”。“元能”和“元信息”是原始的存在。它们是万有之源。元信息通过元能或元能通过元信息表达形成物理世界,其中包括生物和人类的躯体、大脑等。信息是独立的存在,可以具有非时空性质。现代物理学认识到的“物理真空”可以作为万有之源的双元实体假定的物理佐证。“双元实体”具有《道德经》里的无形无相而能“生万物”的品格。“人”是双元实体的全息元,负载和表达着元信息。这一设想构成从本体上理解人天关系的一种模式,简称“双元-全息”模式。设想以“双元-全息”模式作为人天关系的本体论基础理解狭义的和广义的人天关系。
关键词 人 元能 元信息 本体 真空 全息元
人天关系
1. 关于万有之源的双元实体假定的基本思想
自古以来,无论东方或西方,人们都在不断探索人类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以至宇宙的本体以及人的本性(自性),即“万有之源”或“一切万有”的“终极实在”问题。这一问题一般被看成“终极问题”,属于哲学或宗教,被排除在科学之外。人类文明的早期就研究过若干科学问题,但科学的形成以科学从自然哲学和宗教中独立出来为标志。所以一般意义的科学并不直接以“本体问题”为课题,而是以各种被认为是具有客观性的现象为研究对象。只是到了二十世纪,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才自然回归到这个挥之不去的“我,以及万物从哪里来”的这个最初、最终的究极之问题,或称“元科学问题”。
众所周知,经典物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期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只是还有两朵“乌云”:黑体辐射问题中的“紫外灾难”和“以太漂移”实验的零结果。这两朵“乌云”被视为“物理学的危机”。但它们只是“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因为它们对经典力学构成严重挑战,使当时的物理学遭遇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窘境。所幸的是,二十世纪初物理学上即取得一系列重大发现。其中包括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等。理论上则以普朗克的“能量子”假定和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德布洛意的物质波理论为先导,建立了量子力学;另一方爱因斯坦经由对“以太漂移”实验的零结果的研究提出了光速不变原理,进而建立了相对论。—— 这就是二十世纪初物理学的革命。物理学走出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窘境,迎来了柳暗花明的“又一村”!
在这一“村”里,人们有许多惊喜,许多惊奇;在某种意义上,也受到震惊。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在192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获奖的原因不是他1905年创立的狭义相对论,也不是他1916年创立的广义相对论。在授奖典礼上,对此的解释是:有些结论目前还在经受严格检验。这有点像一种托词。实际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9年,根据广义相对论推算的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弯曲已经得到观测结果的支持。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相对论所引起的物理学上和哲学上的革命性的基本观念难以被许多科学家接受。但无论如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相对论的结论经受了切切实实的检验——原子弹爆炸!
原子弹爆炸无可质疑地证明了著名的相对论质能关系E= MC2。这震惊了全世界。因而成为最具“知名度”的物理公式。
然而,质能关系E=
MC2对于人类的影响绝不限于此。避开比较艰深的哲学问题,我们注意到这个公式直接表示的一个简单而基本的事实:相同质量的物理系统具有相等的能量。例如:
一个50公斤重的诗人和一个50公斤重的运动员的能量是相等的;
一个50公斤重的人和50公斤重的老虎能量是相等的;
1公斤黄金和公斤棉花的能量是相等的。如此等等。
但他(它)们当然是不同的!
不同的是什么呢?
我们生活在信息科学时代。而且信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举足轻重的产业,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方面,从通讯、娱乐、经济直至军事、政治。为什么信息这么重要?“信息”究竟是什么呢?
信息论的创始人说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的确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需要物质,但它不是物质。不深究如何“定义”,可以说信息表示的就是差异,或不同。而这些差异或不同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达。
这样,我们可以说:
一个50公斤重的诗人和一个50公斤重的运动员的具有能量虽然相等,但他们负载或表达的信息不同;
一个50公斤重的人和50公斤重的老虎所具有的能量虽然相等,但他们负载或表达的息不同;
1公斤黄金和公斤棉花所具有的能量虽然相等,但他们负载或表达的信息不同。
可见,同量的“能”可以负载和表达完全不同的信息!
因此,可以认为通常说的“物质”包含两个要素:“能”和“信息”。(须要强调,所谓“能量”并不是一个“东西”,确切地说它只是“能”这个“东西”的量度。)
在信息科学得到发展的初期,“世界是由物质、能量两大要素组成的”这一旧观念已经被“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要素组成的”这一新观念代替。这里,“信息”已经取得“独立”的地位。
须要进一步考虑的是这种“独立”仅仅是概念上的呢,还是存在上的? 的确,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需要物质。问题是:由于存在,物质或能才能负载和表达信息呢,还是因为物质负载或表达了信息,这个信息才存在?用通俗的话说,“信息”是否有点类似于“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里的“毛”?尽管表现为附于物质或能上的“毛”,但无论如何,这些“毛”本身是独立存在的。进一步说,“物质”的形状和性质和作用还正是由这些“毛”确定。
事实上,如果承认物质包含能和信息两个要素,“信息”和能就应该是比“物质”更基本的存在。换句话说,“物质”作为构成世界的要素不再是一个基本要素了。
这是一个明显的事实!
同量的“能”可以负载或表达完全不同的信息,表现为不同的物质或物质的不同状态,如上面的例子。量子力学中的“简并态”以及化学上的同份异构体等等也都是例子。这些信息表面上看表现为不同的时空分布。但实际上,这些不同时空分布往往还和本身不具有时空性质的(“非时空的”)所谓“内部信息”有关。例如粒子的自旋强烈限制着粒子的时空性质。可见,虽然时空是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时空分布却不是信息唯一的存在和表达的形式。
这样的观点进一步发展导致一种更为根本的观点,它有助于我们对宇宙和人类自身的认识。这就是关于万有之源的“双元实体假定”。
这一假定的要点如下:
= 1 * GB3 ① 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存在,通称“万有”。
万有之源为两类原始的存在 —— “元能”和“元信息”。元能和元信息合称“双元实体”。
“元能”和“元信息”作为“元概念”本身是不可定义的。它们均无所谓形相。因此,“双元实体”本身也无所谓形相,无所谓生灭,无法度量,也无时间、空间的概念。
称为“双元”而不称为“二元”是为了强调它是“一”而不是“二”;称为“实”是为了强调它非“虚”;称为“体”则是为了强调它是本体,与“现象”相对,犹如水之于波,但是在更本质的意义上。
= 2 * GB3 ② 仅当双元实体中的“能”与“信息”相结合,即“能”负载和表达一定的信息,或者说信息通过一定的“能”得到表达,二者才能同时得以显现,从而表现为物质(有质量的物)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也从而才有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时间、空间。
因此,物质的性质和它们的运动变化,以及运动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以及相应的现象都是元信息的表现。换句话说,整个物质世界都是“双元实体”的显化。
= 3 * GB3 ③ 事物除了以时空形式存在外,也可以以非时空形式存在。
信息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基本方式,不依赖于物质。
这里,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英国科学家波普尔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其中世界一是包括生命机体在内的物理世界;世界二是精神世界或心理世界,包括人类的思惟活动过程,感觉、认知、经验等;世界三是人类心灵直接领悟到的理性世界,例如科学上的各种猜想与假设,数学中的公理与定理,以及宗教活动中的各种体验。波普尔的思想主要是世界三。他认为世界三是没有事物体现的抽象客体。不随人的思想而转移,不是思维过程。……是一个抽象的客观存在,不是思维加工的结果。
从“双元实体”假定的角度看,波普尔的“三个世界”都源于元能和元信息。其中,“世界三”中有的就是人对“双元实体”的直接感应或体验。
由这几个要点,可以得到一些推论:
① 万物是统一的。“双元实体”是万物统一的基础。
这是因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本质上都是“双元实体”的不同展现,因此均携带和表达着双元实体的信息。
② 万物是多样的。
这也是因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本质上都是“双元实体”的不同展现。所以,“双元实体”也是万物多样性的基础。
③ = 3 * GB3 ③由以上两点又可以得到如下推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独立的实在。基于共同的来源,它们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这就是“万物相关”。
“双元实体”是万物相关的基础。
由此也知道万物的相关是整体相关。
= 4 * GB3 ④ 由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本质上都是“双元实体”的不同展现,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以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也都是认识“元信息”。
= 5 * GB3 ⑤ 因为认识世界的人本身也源于双元实体,也处于与“万物”的整体相关中,所以,人认识世界不仅须要用“外查法”去认识“客观世界”,也须要用“内省法”去认识自己以及万物之根本。这两种方法是互补的。
此外,由于人处于与“万物”的整体相关中,应该如实地认识到将人本身从“万物”中孤立出来,即将“主观”和“客观”截然划分的研究方法只是一种近似。由此得到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重要价值,但并不完全,也不彻底。
最后,依循意识作为存在是动态的信息系统(《人体科学导论》第720页)的观点,可以认为“元信息”相当于宇宙意识,或“大精神”。
2. 物理真空 ——关于万有之源的双元实体假定的物理佐证
以下讨论一个关于“万有之源的双元实体假定”的物理上的佐证——现代物理学的真空观。
“真空”一词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思。例如军事上的“真空地带”中的“真空”可以说是物理上的真空一词的借用,但显然不是指物理上的真空。物理上,可以称空气极度稀薄的地方为真空,例如一些科学实验要求极高的真空度,指的是容器内气体分子极少。但这也还不是现代物理意义下的物理真空。这里的关键是场的概念的形成,尤其是电磁场作为“物理真实”得到确认。如爱因斯坦和英费尔德在《物理学的进化》中所说,“场的概念经过一番周折逐渐地在物理学中取得了领导地位,而至今还是基本的物理概念之一。在一个现代的物理学家看来,电磁场正和他所坐的椅子一样地实在。”(着重号为引者加。)
既然“场”是真实的物理存在,通常说的以水银柱的高度表示的“真空度”再高也不能称为“真空”了,因为它不能排除场的存在。同样,把原子中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空间看成真空,并且进而认为万物的主要部分是“空”也是不确切的,因为其中充满电磁场和引力场。
物理学的进一步重大发展是认识到“像物理学家坐的椅子一样实在”的电磁场是“量子化”的 —— 物体吸收和辐射电磁场都是一份一份的,以吸收或辐射的频率(ν)与普朗克数(h)的乘积(hν)为单位,好像是在辐射或吸收能量的“颗粒”,这样的电磁场“颗粒”类似通常说的“粒子”,所以被称为“光子”。但同时这样的“光子”在空间又是连续分布的。这就是说电磁场具有“波粒二象性”。在经典物理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空间分布有两种形式:连续的和分立的。在认识到原来以为连续分布的电磁场具有波动性后,法国物理学家德布洛意提出在空间具有“颗粒”性分布的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的观念。以后这一观念被称为“物质波理论”。这样,人们认识到经典物理学中“实物粒子”和“场”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在实验上得到证实极大地冲击了经典物理的时空观念。人们在经典的三维空间中竭尽思虑也难以构想出“既是波,又是粒子;既不是波,又不是粒子”的图像。尽管如此,以此为前奏建立起来的量子力学却完满地解释了,或反映了经典物理和日常经验中确认的两种形态的物质共同具有的这一性质。
对场的真实性的确认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导致量子化的场 —— 量子场的概念。量子场包含许许多多粒子,可以处于各种不同状态。但这些粒子不都是可以测量得到的。当量子场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时,所有的粒子都仍然存在,但是没有测量效应(L-是:不发出电磁波?)。所以,可以说它们是“潜在”地存在着。这就是现代物理中的真空态,也就是所谓“物理真空”。
可见,“物理真空”不是一无所有,里面潜藏着万物。可以说是“妙有真空”。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对于物理真空而言,无所谓它存在在哪里的问题,也无所谓它在什么时间存在的问题。因为时间和空间(或更准确地称为“时空”)是通过测量所知道的(或者称为人们所经验到的) 物质存在的形式。真空中的粒子没有被激发出来时,因为没有测量效应,自然也就无所谓时空。著名的量子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曾经说:“如果我们不断去找寻自然的一个要素以说明时间和空间,我们确实必须找到比空间和时间更深的某种东西 —— 它本身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之中”。
“物理真空”堪当此任?
按照量子场论,从物理真空中激发出粒子需要场算符,即算符化的场的作用。这种作用使物理真空中潜藏着的粒子得以显现,表现为可测量的粒子。可以认为场算符包含物理世界的信息,它们通过处于基态的场得到表达,从而使场处于各种各样的“激发态”。这些信息不但包含粒子的性质,也包含它们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以“作用量”的形式)。和“物理真空”一样,场算符本身也没有时间空间的概念可言。只有当通过对真空的作用产生出粒子时,它们才得到表达。“真空涨落”现象的存在,真空中粒子产生和消失的现象的不断发生,使我们有理由认为“物理真空”其实也就是物理场,其中包含着场算符所含的物理世界的所有信息和能,只是在二者均未得到表现时,对于测量而言才表现为能量最低的状态。 所以可以认为“物理真空”就是物理世界的“双元实体”。这是将物理真空作为“关于万有之源的双元实体假定”的一个佐证的原因。其实,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说量子场论中物理真空的概念是提出这一假定的启示。
最后,须要说明的是,虽然我们从现代物理入手说明关于万有之源的双元实体假定,又以“物理真空”作为这一假定的佐证,但这一假定也离不开我国传统文化的启示。实际上,它正是现代科学和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3. 双元实体和道
为什么说关于万有之源的双元实体假定离不开我国传统文化的启示,并且实际上可以说它正是现代科学和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呢?进一步,也可以认为这一假定是在现代科学条件下对作为我国文化传统“道文化”的核心思想的继承。
《道德经》作为中国文化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它的基础和核心是对宇宙万物的本体的深刻认识和体验。不同于神学,里面没有一个人格化的创世的神;不同于一般的科学和哲学,它倡导的是对“道”的实践和证悟。
什么是“道”?
这里摘录《道德经》里大家熟知的几段论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1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第25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0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42章)
可见“道”先“天地”而生,可以“为天下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万物”均由“道”而生。
“有生于无”则表示“道”也就是这个生出“有”的“无”。
总之,《道德经》里说的“道”就是万有之源,而且这个“源”是无形无相的“无”。虽然是“无”,但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因此能“生万物”。
按照本文表述的假定,“双元实体”正具有“道”的品质
。它是万有之源,本身是无形无相的“无”。它是一切事物之“始元”,是“独立而不改”的,但“元信息”通过“元能”(或“元能”通过“元信息”)得以表达即生成“万物”,所以说它“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在涉及现代科学和传统文化(包括宗教文化)的关系时,常常认为二者是相互排斥或者互不相干的。实际上,往往出现用科学的成就贬低经典文化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存在以文化经典的深刻鄙薄科学成就的种种表现。在这个问题上,道家的观点具有启发性。《庄子·知北游》里,东郭子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回答说“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总之,“道”无处不在,是不离物的。因此,我们在前一节以现代物理学对物理世界的探索达到的认识作为关于万有之源的双元实体假定的佐证时,也同时说明“双元实体”即是物理世界之“道”,说明可以以“双元”作为“道”的基本属性,并且强调“道”虽然不可见,不可听,不可触摸,但相对“虚”,它是实实在在的;相对万千世界的“相”,它是本体。
4. 人身小宇宙——人是双元实体的全息元
人天关系中,人与天对应是重要基础。人与天对应或“人身小天地”的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淮南子·精神训》中就说:“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肢、五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现在谁都知道地不是方的,而是圆的,所以称为“地球”。所以“天圆地方”说也早已不再成立。因此,虽然以头“象”天,以足“象”地从“头”与“天”属“阳”而“足”与“地”属“阴”的角度看有一定道理,但从“方圆”这样的形象上作对应就太牵强。类似地,以“四肢”比“四时”也不贴切。因此,这种早期的天人对应的说法难以令人信服。但从现在的观点看,这类说法确实也以萌芽形式包含一些合理的因素。因为它表明古人已经感到而且重视人与“天”之间的某种相似,因为有相似才谈得上对应。
事物之间的相似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程度,表现方式复杂多样。例如由行星绕日运转构成的太阳系与由电子绕原子核运转构成的原子体系之间在空间分布形态存在着某种相似,其中原子核与太阳对应,电子则与行星对应。当然,这种相似远比两个相似三角形间的相似复杂,物理意义也更深刻:“太阳系”是“宏观”系统,而原子是“微观系统”;太阳系中行星与太阳间的相互作用是引力作用,行星绕日运动遵从的是“万有引力定律”而原子中电子与原核间的相互作用是电磁作用,电子绕核运动遵从库伦定律;行星绕日走的是“经典轨道”,电子绕核的“轨道”则是“几率分布”。这类相似和对应中表现出不同系统间既存在相似和统一,又存在质的差异。
现代的“全息”思想和分形科学提供了一些反映不同系统间和同一系统的不同层次或不同部分间的相似和对应的概念和方法。这些思想、概念和方法用于描述许多自然现象、包括生命体系、包括人都已显示出它们的有效性。但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似、对应的形式、内容和级别度可能很不相同,用于描述人与“天”的关系还有待探索。至少有些现象是比较明显的。例如;
第一,从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包括人与环境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等方面,可以很直接地看出每一个人都是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关系的集结点,包含着自然和社会的各种信息。从“纵的方面”或从“时间方面”看,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作为社会的人也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因此,人身上积淀着自然和社会的各种信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全息重演律是一个例子。一个人受的教育也是千万年以来人类积累的知识的个体化过程。
第二,虽然“天园地方”说早已不成立。从形态上“以头象天,以脚象地”太牵强,但人与“天、地”的某种“形象”的对应或相似还是有明显的表现。立足于人体看这种相似有几点特别值注意。
(1) 人体有整体性,人体整体的生理活动及活动节律与地球整体的“生理”活动及活动节律间存在密切关系。
(2) 人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和地球与环境间的物质交换相似。例如人有呼吸现象,地球也有“呼吸”现象,参与地球“呼吸”的氡气、氧气、氮气等多种;人与环境间有液体交换,地球与环境间也有液体交换,例如地球表面的海水10亿年要更新一次,地下水溶液在矿物晶体内外的交换很像体内细胞内外体液的交换。
(3) 地球有类似于人的经络穴位系统。
我国远古就有大地“穴位”的概念。赖文俊(宋代地学名家)在《批肝露胆经》中就曾指出:“夫地理之术起自上古,其时唯有龙穴峡耳”。将大地穴位的概念用于人体是战国和西汉时的事。近年来,中国和日本的学者在地震预报工作中提出“地震敏感点”和“穴位”的概念,其中包括以下几类:①“窗口”。“窗口”指能与周围大震相呼应的微震活动处,包括能灵敏地反映地震活动的“地震窗”、能灵敏地反应地震后地下水和地形变等的“后效窗”和地震前对某些观察项目敏感的“前兆窗”。②“敏感点”。除了地震活动外,地表还存在对地电阻率等观察项目的敏感点。例如对地电阻率研究表明活断层附近均为低电阻率。这种情况与经络电现象的情况类似。③“穴位”。地球的穴位指敏感性长期存在且性能稳定并有较大通道(大断层、波导等)的地区。(如位于四川中部三大断裂交换部位的姑咱水氡观测点。)
此外,现代地理学与地质学已发现地球具有某种网络状结构,它的东西、南北和南东北西、南西北东等断裂与人体经络系统的主干可以对应,小断裂、微裂则像人体的络脉、弱脉。这些断裂带内能量流、信息流很活跃,与人体经络也有某种类似。
除这些情况外,还有一些象是“巧合”的事实使人们感到“人”与“天”之间可能还存在比较深刻的对应。例如人体重量的71%是含有盐分的水,地球表面也有约71%的海洋。又如,地球在整个生命的进化过程中保持了相当恒定的温度,很象人类有机体,尽管环境条件在变化,却保持了身体的恒温。
“人身小天地”反过来说也就是“天地大人身”。虽然这两种说法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等价,但强调“天地大人身”仍然有特殊意义,因为这导致一种深刻的生态意识。
“天地大人身”具体体现为:“地球这颗行星上不仅充满着生命,而且似乎本身就是一个活的生命。”弗里乔夫·卡普拉用表示单个有机体中不同层次的复杂性的“系统树”对此作了说明,其要点如下[1]:
可以用“分层秩序”的概念描述有机体和环境的关系。生命系统形成复杂性不同的多层次结构的趋势可以看成自组织的基本原理。在复杂性的每一层上的系统都是由更小部分组成的一体化的自组织的整体,同时它又是更大的整体的部分,正如人体中的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个体。用“系统树”可以表示这种“系统层级”间的关系(见图7-3-2).处于树上每一层次上的系统都可以构成一单独的有机体,即一个“子系统”(holon)。……各层次内部和各层次间具有许许多多复杂的非线性通道,这些通道传递着它们的各种相互作用,使大量分层次的子系统形成相互依赖的整体。这种分层系统比不分层的系统有更好的生存机会,并且可以更好地进化。
重要的是“系统树”作为有机体的整体生活在合适的外界环境中,不但需要从根和叶两端吸取养分,而且和更大的社会和生态系统相联系,而这些“社会和生态系统”本身也具有“树形结构”。这两方面·····意味着我们不也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更大系统的一部分吗?确实似乎是这样。和其它所有的生命物体一样,我们也属于生态系统,我们也构成自己的社会系统。最后,在一个更大的层级上,存在着生物圈整个行星的生态系统。……正如洛夫洛克在书中详细描述的那样,地球这颗行星上不仅充满生命,而且似乎本身就是一个活的生命。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质,加上大气层、海洋和土壤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他具有自组织的一切特征模式。它始终处于一种化学和热力学的非平衡状态中,并且能通过各种过程来调节这个行星的环境,使之维持生命进化的最佳条件。”
从“人身小天地”和“天地大人身”两方面理解人与“天”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方面强调通过“人”认识宇宙和通过认识宇宙认识人;另一方面也强调人在生态和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强调从人体科学的观点必须强化生态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像一般讨论人天关系时常常遇到的情况,这里也混用了“天地”和“宇宙”两个词。其实这两个词是有区别的。“天地”一词里的“天”一般比较局限于太阳系,而且比较局限于物质现象。本文所用“人身小宇宙”一词里的“宇宙”含义比较广一些。“宇宙”在中文里是“时空”的意思 —— 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所以,“人身小宇宙”表示“人身”与“宇宙”,即与整个具有时空结构的物质世界具有相似性,或者说是“同构”的。进一步,除了考虑到物质世界有运动变化外,是否也应该考虑到精神现象?这当然是还须要深入研究。一般,例如通常说到的“意识流”就肯定精神现象是有状态和过程的。在《人体科学导论·前言》里,作者曾经阐明 “人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既不同于非生命世界和低级生物,也不同于不注重人的身体的灵魂学,因为人是有“体”的,但人有高度发展的意识。所以,可以说,“人身”或“人体”这个概念涵盖了波普尔理论里的“世界1”和“世界2”。
这样,“人身小宇宙”和“宇宙大人身”也就暗指“大宇宙”也是有“精神”的!
如果说,人的“身体”,包括躯体和头脑在物质世界里表现为整个物质世界的一个子系统,人的精神在“大宇宙”的精神世界(简称“大精神”)里是否也是一个“子系统”?
这类思考导致一个设想:人是作为宇宙万有之源的双元实体的“全息元”。
这一设想可以作为一种理解人与“天”的关系的本体的模式。为了简单,可以用“双元-全息”表示这一模式。
当然,作为“设想”,作为一种“模式”,它不是“人”和“天”本身,正如电子、质子或太阳、月亮等等都不是它们本身,都只是为了解释有关现象的一种符号或“假名”。能希望的只是这种模式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感受、体验“人”和自己的本源间的关系,帮助人们认识宇宙,同时也认识自己。
当然,“人”和“天”比电子、质子或太阳、月亮等复杂多多,这一模式还需要从各方面反复推敲或锤炼或斧正甚至否定。
本文最后初步尝试以这个模型为基础简单讨论人天关系。
5. 人天关系 —— 狭义的和广义的
若将元能和元信息视为万有之源,可以比较通俗地说“元信息”即是生成“万有”的“密码”,或宇宙的“大精神”、“宇宙意识”等等。相应地,“人是双元实体的全息元”则表示人所含的元信息相当于人的“生命密码”或人的“元意识”,或人的自性。人体则是生命密码通过“能”的展开和表达。
用“双元-全息”模式讨论“人”与“天”的关系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
狭义的人天关系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广义的人天关系则指人与“万有之源”,即与双元实体的关系,为了方便,我们将这个“万有之源”称为“大自然”,意指产生自然的自然。因为“自然”一词的原意是“自己如此”,“本来如此”。人们说人是“自然之子”里的“自然”一般指的是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往往也包括地球上的各种动物和植物,可以认为是除人类及人类社会以外的物质世界。例如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里的“天”相当于宇宙中除了地球以外的部份,关系最近的是太阳系。这个“自然”本身是“万有之源”的显现。我们称人与这个意义上的自然的关系为狭义的人天关系。推广一些,‘狭义的人天关系”也包含作为社会的人与社会环境间的关系。广义的人天关系里的“天”指的则是“万有之源”或“终极实在”本身,它是产生自然和使自然界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的本源。当然,因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显化,正如《庄子》里表达的“道”不离物,所以所谓“广义”和“狭义”之分也只是为了方便。但这样区分也有一定的意义。
在《人体科学导论》[2]一书里,有一些章节直接讨论了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如:
2-3-1. 人与宇宙
2-3-2. 人与自然环境
2-3-3. 人与环境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2-3-4. 人与社会环境
2-3-5. 人-机关系和人-机-环境系统工程
7-2-3. “人的宇宙原理”和“观测者参与的宇宙”
7-3-1. 人与“天”相“对应”
——“人身小天地”和“天地大人身”
7-3-2. 人与“天”相“感应”、“反应”
—— 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其中包含狭义的人天关系,即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包括人作为开放系统与自然界的相互依存、相互对应、相互感应和交流、反应,也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该书第七篇里“人与天的‘合一’和‘统一’”一节中讨论的则侧重人与广义的“天”的关系,即广义的人天关系。该节是全书的最后一节。
本文所强调的是可以将“双元-全息”模式作为理解狭义的和广义的人天关系的基础。希望在此基础上理解科学和传统文化,包括和宗教的关系;也希望在此基础上广泛地讨论人在各种状态下的相关现象。
【注】本文的主要观点作者在《人体科学导论》里有关意识问题和人天观讨论的章节中已有论述,在成都的“现代科学和传统文化”和“老庄书院”的学术活动中也有交流,在《道源》、《老庄》等刊物上发表过“从现代科学看万有之源 —— 关于万有之源的双元实体假定”、“道 之 为 物 —— 关于双元实体和“道”的对话”、“何期自性—— 关于双元实体和人类自性的讨论”、“物理世界的‘无中生有’—— 物理证道初探”等文。为便于在此次“全国第五届人天观学术研讨会暨三十周年纪庆会”交流,特将相关论述整理,并明确提出以“双元实体”为万有之源的基本属性和人是双元实体的全息元这一模式(简称“双元-全息”模式)作为从本体上理解人天关系基础的观点,同时提出可以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探讨人天关系。并且希望由此出发可以进一步讨论人体的各种状态和各种相关现象,恳请各位与会朋友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转折点——科学、社会和正在兴起的文化》 弗里乔夫·卡普拉著,卫飒英译,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88年
[2] 《人体科学导论》,吴邦惠(主著)、周才良、罗新,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