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赞成对《文革人》评价过高 冯胜平先生的文章“文革人”确有不少精彩的观点和说法,但有些观点和说法看似新颖,却不够严谨,经不住推敲。议论文革主要应该批判文革产生的根源——专制制度和专制暴君,可是此文却把矛头指向了文革的受害者——人民。 不赞成“文革是暴民政治”的说法,也许可以说“文革是暴君政治”。文章说人民是支持文革的,这种说法不符合事实。在文革中,人民是被毛泽东任意驱赶的牛羊,没有一点主动权,只能按照最高指示和中央文件行事。至于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和残杀,都是暴君挑动起来的。毛的斗争哲学把人性中最残忍的因素都激发了出来。在文革中杀人、害人的人当然要承担责任,要认罪,要忏悔。但绝大部分人都是随大流,迫不得已地被卷了进去,主动害人的是极少数。 不赞成作者发明的“文革人”的概念。他把所有经历过文革的(大约55岁以上的)中国人都戴上了“文革人”帽子,把这些人说得一无是处,还提什么“坏人变老了”。这种不加分析、不加区别,笼统地否定一代人(包括作者的父兄)的做法正是毛思想的体现。经历过毛时代的一代(或两代)人,当时没有办法获得官方媒体以外的真实信息,只能相信毛所说的一切,照毛的指示去做,直到林彪事件之后才对文革和毛的做法有所怀疑。真正有清醒的认识还是在八十年代思想解放运动开始以后。由于这一、两代人在毛时代受苦受害很深,所以他们对专制制度危害性的认识比他们的后人要深刻得多。当然这里只是指其中的一部分人,一部分善于思考、善于探求真相的人。这些人当中出现了许多对思想启蒙有重要贡献的人物,比如李锐、李慎之、茅于轼、资中筠、李洪林、杨继绳等等。如果给这些精英也戴上“文革人”的帽子显然是不恰当的。这一、两代人当中也有很多人中毛思想的毒太深,又不愿意了解历史真相,不善于学习新思想,于是现在成了顽固的老年“毛左”。还有一部分人承认毛有错误,但属于伟人犯错误。所以人群是复杂的,切不可一概而论,更不可一杆子打倒一大片。 文章说“除去权力斗争的泡沫,文革是毛泽东理想主义的悲剧表现”。作者认为毛发动文革是因为有伟大革命理想,这说明作者受蒙骗很深。毛所谓的“反修防修” 、“继续革命”的伟大理想只是掩人耳目的鬼话,他发动文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打倒他心目中的魔鬼——“中国的赫鲁晓夫”刘少奇,防止在他死后刘清算他制造大饥荒饿死几千万农民的罪行,当然也要同时打倒一大批拥护刘少奇的高级干部。 文章说 “没有文革,就不会有后来的改革”,“文革解放了思想,锻炼了群众”,“文革结束了迷信”,“这,也许就是文革长远的历史意义”。这些表述都很不严谨。文革哪里还有什么历史意义?这些都不是文革的功劳,而是否定文革的结果。 不赞同“恐惧则为未来的宪政铺平了道路”的说法,因为即使大部分官员和老百姓都恐惧,只要最高领导人不恐惧,宪政就实现不了。就象文革那样,几乎所有的人都恐惧,但只要毛皇帝一个人不恐惧,文革就结束不了。文章在后面又说“普遍的政治迫害只会使结束暴政更加困难”,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文章说:“那些坚持毛泽东是圣人的人,必须面对几千万亡灵;那些认为毛泽东是魔鬼的人,自己已经走火入魔。”“无论“毛左”还是“民右”,似乎都不想结束专制制度,而更想结束自己的政敌。在政治伦理上,中国的左派和右派没有区别。”在作者看来,拥护专制制度的“毛左”和主张民主宪政的“民右”都是一路货色,没有一个好东西。那作者到底主张什么呢? 文章最后说“结束中国长期专制制度的使命,只能由新一代人来完成。这些人没喝过狼奶,心中没有仇恨。” “韩寒、郭敬明是这一代人的代表”。作者的意思显然是参加结束专制制度的斗争不能靠对专制制度有仇恨的人,只能靠那些没有仇恨的年轻一代,老一代没有资格说三道四,应该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什么逻辑?作者好象也不是“新新人类”,你为什么还在说三道四呢?对文革不了解、对毛时代不了解、对专制制度不痛恨的人,怎么可能全力参加对专制制度的斗争?作者所推崇的韩寒是个不诚实的年轻人,他的所谓言论,大多是他父亲帮他写的,怎能把希望寄托在这样的年轻人身上? 经历过文革和毛时代的老人有责任把历史真相告诉年轻一代,让他们自觉地参加埋葬专制制度的斗争。许多老人正在这样做,这是任何人也剥夺不了的权利。最近一段时间,86岁的董胜今老先生在万维博客上连续发文,揭露毛时代的种种罪恶,赢得广大网友的称赞和敬佩。 老贫农 2016.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