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点】为何我们居然要柴静来提醒自己?
2015-03-12不旅行
“中国人旅游已经到了看见蓝天就是美景的地步了”,所以我完全没想到柴静的《穹顶之下》,这部没有新观点、数据逻辑严重不准确的纪录片能引起如此的轰动。事实上,其轰动的原因和雾霾一样,都是当下中国最危险的毒瘤。
柴静的《穹顶之下》引爆网络的时候,我正在泰国旅行,没有及时膜拜视频。但非常好奇:到底这部纪录片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新发现、新观点,才得以如此声势浩大到几乎被每一个使用微信的人转发?
【雾霾早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雾霾,毫无疑问是这几年中国最触目惊心的民生话题。虽然,我和朋友们都是非环保相关行业的普通人,但依然反应强烈,一直在各种“自救”。有朋友在每天统计北京的真实空气状况;有朋友权衡再三决定冒着重新开始事业的危险离开北京;有朋友果断移民;有朋友积极兜售各种“抗雾霾”产品……我家买了两台空气净化器,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查看今天的空气污染指数,以此决定是否戴口罩出行、是否进行户外活动。在污染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我先生不仅主动帮我们健身房的空气净化器更换滤网,还干脆自提硕大的空气净化器去健身房。我父母在成都,这个天府之国却是雾霾重镇,一年里4|5的时间,空气污染指数都在150以上(中度污染),我三天两头电话父母让他们戴口罩出门,因为他们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查看空气污染指数。
新老朋友聚会,雾霾也是绕不开的话题。出去旅行,也不由自主更加关心当地的环保政策,去年在杭州的良渚文化村,我们就去专门参观了其垃圾分类中心。
……
说这些,并不是表示我们对雾霾的认识多么高人一等,恰恰相反,我展示的是:即使像我们这些,没有任何环保学科背景,没有专门去查阅过相关研究、报道,仅仅是凭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积累的知识而采取行动的普通人,雾霾都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对抗它,不仅是共识,更是我们每天都在付诸的行动。
所以,基于这样认识,当我回国、认真看完柴静的《穹顶之下》后,一个巨大的疑问挥之不去:凭什么这部入门级的纪录片,没有给我任何重要的新知识、新观点的作品,能引起如此大的爆炸性效应?!
【凭什么打动每个人?】
如果仅仅将之解释为空前成功的网络营销,就像“时尚时尚最时尚”的滑板鞋在去年红遍网络一样,或许是一个逻辑。但,滑板鞋当年真没能刷爆朋友圈,柴静却做到了,这足以说明两者的本质不同——庞麦郎是娱乐,再红,在推崇“逼格”的朋友圈还是级别不够;但柴静却真切地打动了朋友圈中的每个人。
难道我之前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就是说,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对雾霾并没有充分反应,所以,柴静这部又煽情、又直观易懂、又至少看上去数据权威的纪录片,在这个中华民族的危机时刻挺身而出,就像当年的《义勇军进行曲》一样,深刻地触动了大众,纷纷奋起转发以自救。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我更迷惑了:这、这、这怎么可能?现在是2015年,起码从2011年起,“雾霾”这个词就三天两头出现在各种媒体中,不管是报纸天天刊登当日气象信息,还是电视,还是广播,还是网络以及社交媒体,还是经常深入报道雾霾成因、回顾全世界“雾霾史”的杂志……我不相信当今中国的城市人群里,有谁不知道“雾霾”?!
有人说,虽然知道雾霾,但不知道其危害有这么严重、波及面有这么广,也不知道其成因等,比如新闻联播就从没提过。好吧,作为一个思维和能力都正常的成年人,如果天天听到这个词但对之一无所知的话,为何不稍微问一下度娘呢?!都不需要翻墙私会谷哥,10秒钟,度娘就能送上大堆或深入浅出的科普,或看不懂的专业文章,光是科学松鼠会、果壳那帮nerds就为此连篇累牍了。非得等到一个名人出来呼吁,才愿意花点时间搞清楚到底什么是“雾霾”,如果是这样,这样的惰性,这样的不求甚解甚至是和自己生命息息相关的问题,这样的思维习惯,真是比雾霾还可怕一万倍。用于丹阿姨的话来说就是,“虽然你关上了窗户、打开了空气净化器,但你的心灵已经被雾霾覆盖”。
【我们期待柴静,就像盼望青天大老爷】
或许,虽然大家其实早就有基本认识,但恰逢“中国好良心”柴静制作了这么一部纪录片,即使无新意、即使数据逻辑有问题,但也应该为其摇旗呐喊,以形成一股浩荡的势力以显示民心,向政府施压(尤其是考虑到发布时间)——这动机逻辑通畅多了,也确实有朋友这样告诉我。作为一名普通人,我当然理解。
但从另一方面,可能是较为苛刻的批评来说,如此依赖“名人效应”也是一种莫大的悲哀。明知政府治理不力,却因自己人微言轻便默不作声,依然每天生活在毒雾之中,待到某个权势人物揭竿而起,压抑已久的积怨借此爆发,权势人物一声令下,大众风起云涌、运动排山倒海。
长久的“人治”,让大众,即使在这个21世纪、网络时代,随便技术怎么先进,还抱着等待有朝一日包青天大人驾着一朵祥云前来拯救自己的心理,这样的思维和行动习惯,和雾霾一样,是当下中国最显赫的毒瘤。是不由自主认定自己是“臣民”,而不是“公民”的佐证!也是当今中国很多疑难杂症的症结所在。不幸的是,这样的论调,就连《穹顶之下》也难逃。尽管柴静在片中广泛涉猎欧美、对比古今,但是,还是暴露出了其视野的狭窄,比如她感慨环保部门“无权无势”。它给人一种幻觉,如果环保部长由总书记兼任,中国的环保问题将会迎刃而解;而完全忽略了环保和中国当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率、经济增长率、法制建设等诸多关键问题的复杂联系。而这个幻觉,在一定程度上是普遍的,很多人都觉得一旦有一个强硬的包青天出现,诸多困然当下中国的问题就会灰飞烟灭。所以,大众们才会对柴静如此共鸣。
我们被剥夺独立思考、自主行为以及相信自主行为能对社会产生结果,并为自主行为负责——这样的权利或许太久了,久到我们的潜意识里已经将之遗忘。
当我开始认真思索“穹顶之下效应”时,我发现:我身边经常表达自己对雾霾的关注和观点的朋友,真的也就我文章第一部分提到的那几个。大量的人,不管他们是否有行动,但至少从微博微信来看,他们是沉默的。而也正是这“沉默的大多数”成为了这次转发柴静的主力。
我当然不是妄图拿我们的影响力和柴静相比,只是悲哀地感到:如果此等关系到每一个生命的危机,我们都因自认为无权无势就放弃自己手中的小小权利的话,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希望?
我的好友,Chris
Tang(知名时尚博主,微信号:Fashiondes)有天在微信里说,“我一直感到最无力的事情在于:雾霾严重到这个这种程度,为什么我们还需要一个柴静来警示?就我所看到的,《穹顶之下》不过是让人们更多的讨论了这部两个小时的影片,而对于应该担负起的责任、最基本的道德感与集体感依旧无动于衷。这就好像北京地铁一边倡导低碳出行一边恶狠狠涨价一样奇特。”这也是我想说的。
当然,就像在《穹顶之下》的最后,柴静号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雾霾之战的重要参与者一样,或许,这能成为我们重视并珍视自身小小权利的开始。从“臣民”的心态转变到“公民”的心态,不用下一个《穹顶之下》来提醒我们。
—————————————————————
【或许你想听到更多声音】
点击“阅读原文”,是娜娜就《穹顶之下》写的《捍卫质疑一切的权利》。希望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角度。
——狂热退却,反思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