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敗太平常,每個人都遇到過,工作的、財務的、感情的、健康的。從小到大,我考試升學找工作多受幸運女神庇護,但在感情之路上卻屢屢碰壁的幾多載。青澀年華時,暗戀中學同學許多年,每每鼓足勇氣表白,卻回回被拒。 之後總算長進, 遇到心動的男生就趕緊表白,避免單戀太久難以自拔的苦痛局面,所謂“長痛不如短痛”。不過也磕磕碰碰才在研究生院時第一次談了戀愛。 如今也終是找到了我很愛也很愛我的先生,算是圓滿升級。
發揮理工科女生的強項,來總結一下遭遇失敗的心路歷程,個人以為可分成以下四大階段:
1. 被失敗徹底擊倒
在剛剛經歷巨大失敗的時候,種種情緒排山倒海,震驚、失望、羞辱、懼怕,將人淹沒其中;於是我們不願出家門房門,打不起精神做事;我們找幾個好友訴說煩惱,借酒消愁;我們躲到一個安靜的地方或者雲遊四方去療傷;我們不敢也不願想象自己的未來,覺得前途一片灰暗……
這個狀態其實是非常普遍和正常的。面對負面情緒,最好的心理療傷方式就是找到適當的方式把它發泄掉。記得曾讀到美國一個職業球隊教練用“24小時原則”來對付失敗或者成功。當他的球隊勝利或者失敗後,他給他自己和他的球員24小時來盡情慶祝或者發泄或者沉浸於隨之而來的情緒。而24小時過後,他們就需要向前看,該努力的努力照樣努力,與一天前的成敗不再相關。發泄期的長短因人因情境而異,
24小時對絕大多數的平凡人而言不免有些短,但其根本是將正常產生的負面情緒排出到體外。否則,迅速進入第二階段的我們也許會需要動用更多的能量去壓制它,長年累月,容易身心疲憊,“情緒免疫力下降”。在某個看似偶然的時刻,一個小小打擊或一個不經意的措辭, 深深壓抑的負面情緒就會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讓我們再一次一蹶不振。
在這個階段有些人可能會有些回歸行為(regression behavior),尤其是小孩子和青少年。他們可能會控制不住的發脾氣,他們可能會吸手指頭,尋求絨毛玩具的安撫,他們更有可能需要爸媽的擁抱和支持。總之尋求情感支持聯盟(emotional
support network)是很重要的,無論是對大人還是對小孩。我當年的經典就是表白不成後,哭着走到校外小賣部買了一張第二天回家的火車票,到了家也不提自己的感情失敗,只是做爸媽的乖乖女。
爸爸的囉嗦和媽媽的辣辣美食成了我最大的慰籍。
2. 現實生活正常運作,然而心理陰影猶在
在這個階段的人看起來一切正常,生活、工作、人際關係上和之前別無二致。但內心深處,卻依然心痛和懼怕,挫折感甩之不去,讓人備受煎熬。對於那個未能實現的目標,有些人會選擇分析局勢因果,吸取經驗教訓,然後更加周密地計劃,更加投入地奮鬥;有些人則會選擇逃避,不再提及。
大凡鎖定非妄人之想的目標(如強扭他人拒絕之心或期盼天上掉個餡餅砸到你),選擇前一種積極應對態度的人,都有可能成功再起。只是,逆襲的上演卻並不一定能打開他們心裡的結。太顧着目標和目標的實現,在過程中卻忽視了照顧自己,自己的情緒,自己的身體,或者忽視了重新權衡目標的相關性。同時,向前衝的過程中,焦慮和壓力往往形影相隨,進一步消耗身心。因此,當過程中再次遭遇一個小小打擊(有時比起最初的挫敗小得多的打擊)也會一下子被打回第一階段。
後者,假裝不再在乎,戴上過得輕鬆自如的面具,很多時候把自己也說服了。但時不時的,他們也會被叮一下,“你真的就願意這麼放棄了麼?”的小蟲嗡嗡嗡地做響,攪得內心不安寧。現實生活中有這麼一類聰明人,他們一般在某一方面很優秀,不需要努力的優秀;可是他們不屑於學習其他的很多方面,因為他們害怕在這個方面他們不是佼佼者。只要他們不去學習,不去嘗試,他們就不會經歷失敗。因為他們承受不起失敗的痛,他們在生活中一直停滯不前,失去了很多機會。於我而言,見證一個人因為害怕失敗而潛力未被激發是件很悲哀的事情。如果作為讀者的你為人父母或者為人之師,你懂我的。對待這類小孩,你一方面要逼着他們去試新的事情,另一方面要耐心的應付他們的拒絕態度,鼓勵他們任何一點小小進步,笑着迎接他們的失敗。如果你能以正面態度面對失敗,他們也終學會。
3. 和失敗經歷言和,繼續努力
達到這個狀態有兩個途徑:一是失敗後,經過一段行為的懈怠期和心理情緒人生意義的梳理期,再重新上陣;還有就是繼續努力,而且在這過程中不停的注意自己的情緒,觀察自己的內心和照顧自己的身體 。不管是哪一個途徑,能到這個狀態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可喜可賀的。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最重要的還是像在第二階段一樣的,照顧我們的心理情緒,因為它能告訴我們很多信息。如果我們覺得羞辱了,沒面子了,那麼我們一定是很在乎別人的看法,在和別人比;如果我們總是害怕焦慮,我們很可能是完美主義者。清楚了這些,我們可以進一步思索自己的人生意義和定義自己的成功人生,儘量接受自己的錯誤,接受“差不多”就行的觀點。另外就是永遠從積極的方面看問題:失敗只不過暴露了自己需要進步的地方,那麼利用這個機會多學習,多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是很好嗎?
其實生活中還有一種失敗,你只能跟它講和,而且只能放棄目標。比如說希望你的配偶成為你心目中那個完美的TA,比如說希望你的小孩實現你未能實現的夢想。講和的過程包括認清那些目標對你的意義,(不)可行性,(不)合理性,然後調整目標。
4. 成長為現實生活和心理上的強者
如果你闖關闖到這兒,恭喜你!你成功積累了迎擊應戰“失敗”這個大怪獸的經驗值! 走過灰暗低谷,也給自己鼓鼓掌:紀念淚汗交織的過往,回顧這一路的思考。稍事片刻, 還需整裝出發,前方一定還會出現一個個山頭。 但你已經成長為自己生活的更強者, 獲得有了更健全的心理裝備,對自己的特點、偏好、目標,甚至人生終極意義上有了更為明晰的認識。何不妙在。
當然,這樣的成長曲線也並非非得考試落榜、找工作被拒、談戀愛被甩、投資理財虧本這種大風大浪的大失敗來成就。如果出現,我們需要知道如何面對。如果過得風調雨順,開始感到無聊,蠢蠢欲動想要挑戰自我,鍛煉自己對未來挫折的承受力,我也有個小竅門。那就是,在有時間的時候選一樣很新很難的東西來學,比如一門新學科(設計、電影、編成、天體物理、機器人)或者一項新運動(滑雪、衝浪、潛水、登山、攀岩,you name it),這樣保你能體會到/或重溫挫敗的沮喪感,了解自身的局限,而對周遭心懷謙卑,提升情緒調節能力。
最後在我想提醒一下,我們失敗以後花在這四個階段的時間,次序和感受都是不一樣的。一個人生活中經歷的大多數失敗都不會給予我們致命打擊,於是我們直接進入第二或者第三狀態;可是就像我前面提到的一樣,一些人一輩子都沒有走出失敗的陰影,始終呆在第二階段;而那些歷經磨難,終成大事的人就是在第一第二第三階段徘徊很久但是一直不放棄,終於進入第四階段;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