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可能是最無聊的列傳, 我寫它就是為了儘快跳過它。
孟子,名柯,魯國人, 是孔子門徒子思這一派的學生。 學成之後,環遊四海, 但是不被人重用。 當時秦國有商鞅變法,富國強兵; 楚、魏有大將吳起, 軍事奇才,戰無不勝; 齊國有孫子、田忌,打得諸侯叫爺爺;天下各國都在忙於合縱與連橫, 最需要的是軍事和政務奇才,但是孟子抱著孔夫子的那一套遊說諸侯,根本沒有人理睬,結果孟子不得不傚法他的祖師爺, 退而著書,作《孟子》七篇。
荀子,趙國人,名況,五十歲來齊國講學,是當時齊國年紀最長的老師, 先後三次在齊國做過祭酒的官,後來有人說他的壞話,他便去了楚國。 做過楚國的蘭陵縣令。 荀子最有名的學生是李斯,後來做到秦國的丞相,(另外一個是韓非子,法家的代表人物,也是他的學生,司馬遷在本文中沒有提他。)
荀子痛恨當時世道黑暗,昏君亂臣治國,不行聖人之道,專門搞一些荒唐迷信的東西,而一些淺陋文人,像莊子之流,又專門搞一些滑稽可笑, 與常理相悖的東西, 於是荀子就開始總結儒、墨、道三家學問已及它們在實際應用中的得失,寫下來幾萬字的著作,(《荀子》),死後葬在蘭陵。
這篇文章也介紹了驺衍、淳于髡、公孙龙、驺奭等文人學者,人們形容他們:“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大意是:談天說地是驺衍,雕蟲小技是驺奭,給車軸上油的是淳于髡。 大概就是講他們很無聊。
有一點可以肯定,司馬遷不喜歡莊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