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中华民国不是秋海棠 2011年10月9日,北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总书记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虽对辛亥革命语多肯定,但无视中华民国的建立,还嫁接中国共产党为孙中山的继承者。 胡锦涛强调,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胡锦涛还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两岸人都是百年庆典现在进行时。在台湾,中华民国百年庆典主委是苏进强,1996年作家开会,我与他“同居”一个房间,今天找出他的名片:苏进强(履强)《新台湾》(New Taiwan)总编辑。实话实说,履强的小说相当优秀和独特。履强坦诚:“我就是李登辉的追随者。”这位台湾云林县褒忠乡人,后来还担任过台湾团结联盟党秘书长、主席和《台湾时报》社长。 马英九为什么任命苏进强当主委呢?他的竞争对手蔡英文为我们解答了这个疑难。蔡英文关于“台湾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就是台湾”的说法,不只是蔡英文个人与民进党在政治立场上的重大转变,也将成为影响台湾2012年大选结果的关键变量。当蔡英文公开抛出“台湾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就是台湾”的说法、不再把“中华民国”视为“流亡政府”、“外来政权”的时候,“中华民国”已不再是国民党专属的“政治禁脔”;或许,在某个时点上,当蔡英文高高举起“中华民国”国旗、在民进党的群众场合“中华民国”国旗飞扬时,马英九的“连任”大梦大概就宣告结束了。 中华民国的版图早就已经不是 “秋海棠”了,但是,变成了各取所需的“政治禁脔”。1949年以来,尽管中华民国在北京眼中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因为“中华民国”对于北京统一阵线的拉开,仍然具有利用价值,北京多少还容忍台湾 “中华民国”这块“番薯”。 孙中山先生历尽艰难,终于扳倒了腐败封闭的满清王朝,建立东亚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成功后的中华民国,至今100年,经历多少波折动乱,从军阀割据、日本侵略、二战到台海分裂,两岸在不同体制与意识形态下,各自经历不同的动荡、痛苦与成长。中华民国一路走来,仍然是反抗专制,逐渐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在中华文化圈里,建立起了深信民主、尊重人权、自由开放的价值理念。 “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理论是孙中山设计的政治路线图。1923年1月29日,孙中山于《申报》50周年纪念专刊上发表《中国革命史》一文,称:“从事革命者,于破坏敌人势力之外,不能不兼注意于国民建设能力之养成,此革命方略之所以必要也。余之革命方略,规定革命进行之时期为三:第一为军政时期,第二为训政时期,第三为宪政时期。”。孙中山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民主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力分立制衡,与社会主义等等。另加上其个人认为有必要保留的中国传统制度机构——监察权与考试权,形成五权宪法学说。对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国的普及,具有推动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产主义派对中国未来建设的深入探索。而孙中山在其中采取某种折衷立场,却坚持共和民主之宪政体制,至今仍有其价值。 这,恐怕就是大陆自由派宪政推动者最感怀的民国百年“政治禁脔”。 明天(2011年10月10日)德新社的记者要来采访,电话里他嘱咐我穿典型中国服装,准备拍照刊登于德文日报。什么是民国服色呢?我还真的是第一次想这个问题。自古以来,服色往往就是王朝的一张脸面,有怎样的王朝,就有怎样的服色。晚清末尽头是民国。中华民国成立以后,为实践人们所追求的自由、平等的主张,政府废弃了千百年以衣冠“昭名分,辨等威”的传统习惯及规制,仿效西方国家的服饰,颁布了《服制条例》,规定了男女礼服的式样,要求官吏士庶一律遵循。 但是,《服制条例》作为民众衣着的准则,该条例吸取民国初年所定条例不符社会实际的不足,只对男女礼服和公务人员制服作了规定,对于平时百姓所穿的便服,则不作具体规定。 民国初年,男人服装仍以中装,即长袍(长衫)和马褂为主。长袍与马褂多为圆领、窄袖,后来不少长袍是企领的。长袍为大襟,马褂是对襟。作为便服,颜色可以不拘。在初春或深秋,人们还喜欢在长袍外加一件马甲,代替马褂。 民国成立以后,清朝的服饰制度大部分被革除,20年代的女子流行穿着上衣下裙,上衣有衫、袄、背心;款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领、袖、襟、摆等处多镶滚花边,或加刺绣纹饰;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上衣下裙的女装后来一直流行,但裙式不断简化。旗袍本是满族女子喜爱的服装,20年代以后,汉族女子也开始穿着,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变化,终于成为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中国女性的主要服装。旗袍的流行,原因有二:一是简洁;二是具有民国神韵。旗袍加上高跟皮鞋的衬托,最能体现出民国女性的优雅俊美。 2001年我的餐馆装修,让妻子回上海买一些能够代表中国的画,这位在大学里教德国人汉语的老师,从上海带回来几幅画,全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为背景的优雅民国美女”。妻子说:“这最能体现中国特色!” 现代人寻找民国符号,往往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黄埔军校、商务印书馆、乡绅、军阀、买办、胡适、孙中山、长衫、旗袍、有轨电车、上海滩、百乐门等。海内华人海外华人承接了民国什么? 面对欧美的中国城,我第一次明白了,为什么这些中国城,建造成清末民初的样子,因为我们的祖辈离乡背井时,中国就是那个样子。 “秋海棠”中华民国,被我们这些海内华人海外华人各取所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肉,独自占有而不容别人分享,“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 (谢盛友, 2011年10月9日,德国班贝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