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胡温习李与中共未来十年 有乔叟网学认为温批以党代政预示江病危,胡失控。 对江是否病危,意约不作猜测。江或许病危,或许终于醒悟,善意地全部交权。江如果不善意地全部交权,会非常不利于习接班。象当年邓抓权不放,江仿效邓,不利于胡接班一样。所以有可能江善意地全部交权。毕竟,一其已有习做其代言利于习接班,二在最后一年为胡做个好的榜样,三让胡在十八大上有所作为从而也甘心全退。 意约感觉胡还是一个愿意听取不同意见的人。大约十年前,江核心模仿邓霸权不放,给胡冠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言下之意,核心还是江。当时中共党内权力剧斗一触即发。或许胡的幕僚不甘心如此受制于江,欲把胡冠改为“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或许是胡的幕僚到人民网强国论坛时政区征求意见。当时有一个叫迷未来的网学认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比“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要好。缘由在于,代表在中共权力崇拜体制中普遍没有地位,而总书记党章宪法明文规定,有职有权。当时,中共对台政策的提法是“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迷未来也认为这个提法不妥,还是要寄希望于台湾精英。 后来从胡的政策看,胡基本上接受了这两个意见。胡常会第一次集体学习就是学的宪法。以宪法和党章对付江的霸权,以集体学习的形式实施领导,无疑缓和了中共党内权斗。在对台政策上,也注意法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立法反台独,另一方面通过连战、宋楚瑜等台湾精英改善与台关系,两岸关系火药味比江年代淡了很多。 或许缘由受到江的严重制约,胡对社会问题难以作为。胡温亲政数年后,还传出政令出不了中南海。而最近,还传出胡不能完全掌握军队。由此见,江余势之大。不过,胡温也渐渐找到了应对的方法。尤其在十七大之后,出现习接党、李接政的局面。胡或许顺水推舟,越来越依靠温来放出改变风声,试探改变的空间,并为改变做了一些很扎实的基础工作。比如说,为习李树立起党退幕后、政在前台之工作习惯,人大代表之人口比例从农民与市民的严重不平等到平等之预期,等等。 当然,胡的行为也使很多人一时难以看清。包括温在试探改变的讲话后受到批评,以及上海历史教科书的改编被停止,刘晓波被判刑,等等。这些或许带有策略性质。比如让温讲话,放出了积极的信息,改善预期。批评温讲话,除了有在总体准备好之前、防急躁冒进的作用,或许或有安抚由于不了解等各种原因反对改变一方之作用。上海历史教科书之改编,或许有好的意图。但如果单单改历史书,中共整个体制不改,或许加剧中共政治动荡。刘晓波被判刑或许类似。如果刘晓波不被判刑,另一场八九风暴或许会起来。改变已经进入到深层次,局部改变或许会极大地加剧社会摩擦,或许比经济从局部的改变开始加剧贫富分化和社会摩擦更加严重。胡温习李江或许已经明白,改变到了该整体推进的时候。或许中共权力崇拜体制太过僵化,使其失去了许多深层次改变的机会,使各种社会问题大量积聚并激化。目前形势或许已经过熟,不过或许还有机会。 如果中共能充分利用胡温近十年已经积累起来的威信,改变在十八大前小试,在十八上定下大局,习李之性格及家庭出身或许有利于他们承担起执行和适应改变之角色。如果改变没有在十八大上启动并定下改变大局,中共权力崇拜之权斗惯性及僵化体制,或许会使各种社会问题更大量地积聚并更加激化,整个社会或许更加动荡不安。衙内党不知油盐柴米贵,团派也如温室中的花草,其知识储备、信念储备都非常不够,而且都养成了一股官僚习气,讲话一股官僚腔调,做事一摊官僚派头,各自局限于派别小利,内斗加剧,中共或许会最后失去改变机会。从世界大局和人类大局看,即使毛邓也是非常地小家子气,局限于军事兵法狡诈传统,不懂得正大光明是什么意思。胡温习李切莫失去中共之最后之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