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Creaders.net)网友巡阅使来稿: 最近,一位著名的中国经济学家张维迎在接受《财新》杂志的采访时,发表了一番引起轩然大波的言论。他认为:用所谓的“中国模式”来解释过去40多年来的成就,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很不利,对内误导自己,自毁前程。对外误导世界,导致对抗。 张维迎的观点并不是孤立的。事实上,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和观察者开始对“中国模式”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提出质疑和批评。他们认为,“中国模式”是一个虚构和夸大的概念,它掩盖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的真正原因和动力,也忽视了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危机。 那么,“中国模式”究竟是什么?它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它能否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一种有效的发展路径?本文将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方面,对“中国模式”的神话与危机进行分析和评价。 历史:改革开放是“中国模式”的核心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改革开放是“中国模式”的核心和基础。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模式”。改革开放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也是中国从封闭自我到对外开放的过程。改革开放使中国摆脱了毛泽东时代的贫困和落后,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然而,“中国模式”的拥护者往往忽略或淡化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意义。他们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独特的、超越西方普世价值和制度的发展道路,它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他们强调,“中国模式”是一种以党领导、国家主导、政府干预为特征的混合型经济体制,它能够有效地调节市场与计划、效率与公平、稳定与变革之间的关系。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也是危险的。它错误地将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归功于党和国家的领导和干预,而忽视了市场机制、民间力量、社会多元化、法治建设等因素的作用。它危险地将“中国模式”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政治工具,用来否定西方民主制度和人权理念,用来维护党和国家的权威和合法性,用来对抗国际社会的规则和秩序。 事实上,“中国模式”并不是一种固定不变、完美无缺、独一无二的发展路径。它是一种不断变化、充满矛盾、借鉴多元的发展实践。它既有来自西方的市场经济、法治民主、人权自由等要素,也有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要素。它既有来自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求同存异的原则等要素,也有来自历史遗留的保守势力、权力寻租的现象、民族主义的情绪等要素。 因此,我们不能把“中国模式”神化和固化,而应该把它作为一种开放和动态的发展过程,不断地进行反思和修正,不断地进行比较和学习,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现实:改革开放遇到“中国模式”的阻碍 其次,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开放已经遇到了“中国模式”的阻碍和挑战。在过去的40多年里,中国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到中速增长,再到低速增长的转型。这种转型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但是,这种转型也暴露了“中国模式”的许多问题和弊端。这些问题和弊端不仅威胁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关系。 具体来说,“中国模式”的问题和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方面:中国经济面临着结构失衡、效率低下、创新不足、债务累积、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模式”中政府对资源配置的过度干预和控制,导致了市场失灵、产能过剩、僵尸企业、金融风险、污染排放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企改革、金融改革、土地改革、环境改革等领域,释放市场活力,提高经济质量。 政治方面:中国政治面临着权力集中、制约缺失、腐败猖獗、民意忽视、社会冲突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模式”中党对政治生活的全面领导和控制,导致了权力寻租、官僚主义、法治缺失、舆论管控、维稳压力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需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加强反腐败斗争,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促进社会和谐。 文化方面:中国文化面临着价值分裂、思想封闭、创造匮乏、传播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模式”中国家对文化领域的过度干预和控制,导致了价值观念的单一化和强制化、思想言论的审查和限制、创作表达的规范和压抑、传播渠道的封锁和隔绝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需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尊重文化多样性和个性化,鼓励思想交流和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和版权,扩展文化领域的改革,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国际方面:中国国际面临着形象受损、信任缺乏、合作困难、冲突增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模式”中国家对外部世界的过度自信和敌视,导致了对外政策的强硬和咄咄逼人、对内宣传的煽动和误导、对国际规则的漠视和挑战、对国际社会的隔绝和对抗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需要推进外交体制改革,树立和平发展和共赢合作的理念,尊重国际法和国际秩序,加强与各国和地区的沟通和协调,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综上所述,“中国模式”的问题和弊端已经成为改革开放的阻碍和挑战,需要我们正视和解决。否则,我们将面临经济衰退、政治危机、文化萎缩、国际孤立等严重后果。 未来:改革开放需要“中国模式”的更新和创新 最后,我们必须明确:改革开放需要“中国模式”的更新和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来自于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等趋势,为中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元的发展选择。挑战来自于疫情、贫困、不平等、气候变化等问题,为中国带来了更复杂的发展难题和更紧迫的发展任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模式”不能停滞不前,也不能固步自封。它需要与时俱进,也需要与人为善。它需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外来优势,实现内外平衡。它需要在坚持自身立场的前提下,尊重他人观点,实现多元共生。 具体来说,“中国模式”的更新和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方面:中国经济需要从以量为主向以质为主转变,从以速度为核心向以效率为核心转变,从以规模为目标向以结构为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政治方面:中国政治需要从以稳定为主向以民主为主转变,从以权力为核心向以法治为核心转变,从以党为目标向以人民为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实现权利保障、责任担当、公平正义、民主监督。 文化方面:中国文化需要从以传统为主向以创新为主转变,从以封闭为核心向以开放为核心转变,从以同质为目标向以多样为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实现文化自信、文化交流、文化包容、文化创造。 国际方面:中国国际需要从以自我为主向以合作为主转变,从以利益为核心向以责任为核心转变,从以竞争为目标向以共赢为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安全、共同繁荣。 总之,“中国模式”的更新和创新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