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的沉沦(1) ——写在梁晓声华丽转身之后 病枕轭 天上有个太阳 水中有个月亮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那个更圆 那个更亮 哎嗨哎嗨呀 山上有棵小树 山下有棵大树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那个更大 那个更高 哎嗨哎嗨呀 下雪啦天晴啦 下雪别忘穿棉袄 下雪啦天晴啦 天晴别忘戴草帽 戴草帽 心中有个恋人 身外有个世界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印象中一九八八年前后,根据作家梁晓声同名原著改编的两部电视连续剧《今夜有暴风雪》和《雪城》热播于九万里神州大地。一时之间刘欢主唱,高亢嘹亮而煽情意味十足的主题曲《心中的太阳》风靡了中华之地千万座城市和乡村的街头巷尾。亿万善良而淳朴的中国人,为一千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们痛苦悲惨的人生境遇,齐掬一把同情的眼泪。 电视剧片头漫天风雪中不停翻滚的棉军帽;朔风怒号的夜晚,成百的知青们驾着马车打着火把,蜂拥着呐喊着汇集着、恣意挥洒着眼中滚烫的热泪涌向县城,哭倒在政府衙门跟前,恳求回城的那一幕;凝固如雕刻一般,定格在每一位善良的中国人心头。时间可真快!又一个二十五年过去,“知青”一代仍健在。今天,可有人为当年的他们痛哭流涕?可有人为当年的他们迷途忘返?可有人为当年的他们撕心裂肺地呼喊?可有人为当年的他们心悸神伤?可有人,默默 地,记得他们当年有过的存在? 梁晓声以“知青”题材小说一举成名。在我的记忆当中,他出道在程乃珊、王安忆、张抗抗、陆星儿这类作家之后。不仅小说文彩、写作功力逊色于前者,更与沸沸扬扬的“伤痕文学”没有任何搭界。似乎可以这样理解:梁的成名,很大程度上源自他的小说中,敢于直面反映那个年代所谓知识青年在广大农村、偏远地区所遭受的种种苦难经历。通过他的作品,人们又一次看到,上千万青年悲苦挣扎充满愤懑伤戚的内心世界。又一次听到,沿自大地深处一代人原始共鸣的怒吼。从这层意义上讲,对当年的作家梁晓声先生,我保留一丝个人的敬意。今天看来,呐喊,不仅仅是一种声音,更是人类进步的心谛之语。我怀念这样的声音,期盼这样的声音。敬仰这样的声音。赞叹这样的声音, 更热望,拥有这样声音的时代重回大地。 沉寂多年之后,二零一二年的今天由梁先生大作新近改编的电视剧《知青》闪亮登场。相似的故事情节,相似的人物语境,相似的文字表达。作品被出版商早早盯上,急忙打出“励志青春剧”?红头戳记。我兴趣盎然准备再一次欣赏三十年后先生的扛鼎溶石之作。结果看到的是:梁晓声先生一次彻头彻尾的华丽转身。 生命深处振聋发聩的呐喊不见了。变了似是而非的儿女情长。心灵之底的苦难磨砺不见了,变了意犹未尽慷慨激扬和美景如画。过劳困顿缺衣少食没有教育的生活不见了,变了收获的欢乐辛勤的汗水加胜利后的喜悦。“黑五类”子女们生不如死度日如年的惨状不见了,变了含情脉脉的微笑加爱情雨露的毫毛浸润。残酷粗粝你死我活斗争的年代不见了,变了不痛不痒模棱两可长辈的谆谆教诲。人与人之间真情、信仰、关爱、人性的邪恶、制度的无情倾轧等等统统不见了,变了壮志凌云的人生理想加高大全式的主人公,以及他/她目视前方坚毅果敢的目光! 有的时候我真怀疑自己生活在梦境里。梁先生是民主人士。过去几十年估计中国作协、北京作协、哈尔滨作协的党支部书记们没找他语重心长地谈过话。 他能够自觉自愿地向和谐世界积极靠拢,心甘情愿扭转和消除过去不太久远那个年代当中一切不利于党和国家领导的消极因素,我除了站起身向梁先生鼓掌欢呼表示热烈崇敬之外,吧嗒一声,惊得我美帝国主义狗崽子的一对有色大眼珠子——径直掉地板上——摔个粉碎! 梁晓声先生大咧咧夸张无比的转身动作让我诚惶诚恐地意识到: 美妙绝伦看似巍峨的共和国——在沉沦!! 有人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健忘的民族。有人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不懂反思、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民族。有人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粉饰太平、声色犬马、纵情淫乐、夜夜笙歌不知来年的民族。我说不清今日的中华民族,是不是一个手舞着利刃果断自宫,把男人变成太监,把女人变成娼妓,把整个社会变成私欲纵横渲泄场——自甘堕落而不知悔改的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