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病枕轭的博客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网络日志正文
共和国的沉沦(6)——我们该不该反省?(下) 2012-09-28 07:59:19

 

          共和国的沉沦(6)——我们该不该反省?(下)

                         病枕轭

 

第二件事情大家也知道。今天的南京城西,在当年日军大屠杀地之一的江东门万人坑遗址之上,建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馆原入口处的墙壁上,镌刻有“遇难者300000”字样!滴血的大字提醒我们这些后来人,在那场令人发指惨绝人寰的灾难当中,多少位同胞残死在日本军人血腥的屠刀之下!?

 

过去几十年间日本政府一直纵容右翼势力疯狂地叫喧。主要是否认“南京大屠杀”存在。其一个重要的依据为:你说有大屠杀发生过,死难者多达三十万人证据何在?!遇害者的姓名、物证、言证、拿来我看看!!

 

简直令我羞愧地无地自容:从纪念馆的专家到政府机关的领导,从民间的遇难者后裔到专门研究此事的大陆学者,均对此一数字的确认长期保持缄默!为什么?中华民族几代人痛不欲生的蒙羞往事,国人们至今提起来撕心裂肺痛彻肝肠,为什么有人闪烁其词支吾搪塞!?为什么有人不作为不大力澄清!?这究竟是为什么?!

 

三十万”!!多大一个数字!!人们一定会质疑:当时战场混乱的情形之下,怎么可能事后收集到每一位遇害者的姓名?若干年后也不太可能找到如此多证人,甚至死者活着的后人来作证言!?还有证物,几十年过去了,搜寻起来岂不是异常艰难!?

 

我拿不出证据说明这一数字的真实准确性。我也无法收集到所有二十八或者三十万位受害者的姓名。不过请允许我跟大家一道,运用些寻常百姓的智商和逻辑,对当时的情况做个简单的模拟推理!通过推理我弄清楚一件重要的事情。开始想明白,为什么几十年来大陆上下对“三十万”这个数字讳莫如深?!一边义愤填膺地吆喝!一边又黑着脸三缄其口!

 

日本右翼团体极力否认有过“南京大屠杀”的存在。 所依原理还有一个:根据日方的分析,战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城,大约有四十四万左右居民。淞沪会战的枪声打响之后,南京的百姓们纷纷逃离家园。而异常惨烈的“南京保卫战”结束之后,日军夺取的南京城内除了残垣断壁!统共就七八万老百姓的样子。就算日军毫无人性地将他们全部杀害喽;也没有“三十万”之巨呀?!可见“三十万”一说,地地道道是经不起推敲的!

 

大家都知道:经过三个月艰苦卓绝的“淞沪会战”,为了避免剩余的主力被日军包抄围歼。蒋中正总统下达了全线逐次撤退的命令。从而宣告整个战役的全线失利!直至下达命令的那一刻,蒋总统也没弄清楚怎么个“逐次”撤退法! 撤下来部队又往哪里去?接下来又该如何布防?这一来“大撤退”就演变成一场空前大灾难的开始!

 

当时的中华民国名义上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可实际上蒋中正对许多省 份的控制力还停留在理论和书面上。各省的军阀们长期拥兵自重,加之国民党内部各派系、各势力原有的矛盾重重;国难当头一刻,大家可以捐弃前嫌,众志成城枪口一致对外;可现在是“撤退”是“逃命”耶!!好了,内部所有的矛盾——主要是组织通讯、协调掩护等等战场上的问题——全部爆发出来!结果临阵慌乱作出的决定,因缺乏有效组织的大撤退,演变成一场全线崩溃后的“大溃逃”!

 

从上海逃出来的人自然会想到不远处的首府南京。百姓们想:南京,首都么!有城墙,防卫力量总比无险可依的上海坚固一些;日本人兴许一时半会儿打不进来。北渡长江去江北,对久居江南的百姓来说思想上有顾虑,加之渡船运力不足,渡江?真是不太情愿!所以百姓们的选择,是会沿着长江南岸逆流而上,去他们能看见的第一座坚城:南京!!而与此同时溃兵们得到的命令也大致如此:沿两个方向向南京和杭州撤退!!

 

问题至此一刻蒋总统的心里,仍然没回过味下一步该怎么做!从情理上讲,南京是中华民国的国都,不战而弃之敌手,势必会引发全国民心军心挫动!万不可为也!反过来“坚守待援”又如何?收拾从上海方面溃败下来的残兵,聚拢 他们到南京一带重新布防?想法不错可行不通!因为新败之兵收拢归建,重新恢复战斗力,不是件短时间可行之事,这是个军事常识。二来上海与南京之间相距仅三百公里。中间无险可守!日军一鼓乘胜而来,几天工夫便可近逼南京城下!时间上不允许国军从容调度和布守!三者南京城在长江以南三面环水!即使住有重兵把守,一旦被围——绝地不可活也!!

 

我们今天可想而知:蒋总统当时面临怎样一个难断的局面!!!

 

军事会议一口气开了三回。国军著名将领素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和“桂系”首领李宗仁等人主张坚决弃守南京。张群从政治角度考虑认为“弃守国都”他日后患无穷。陈诚、何应钦、徐永昌、白崇禧等人在第一次会议上,支持作战组长刘斐的建议,‘以十二至十八个团兵力适当抵抗后主动撤退。’大家伙众说纷纭,可以猜测蒋中正个人更倾向于此一建议!

 

谁知第三次会议上节外生枝!唐生智将军奋然请缨愿意死守南京三至十二个月!他提出一个众人无法反驳的意见:“现在敌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国(孙中山)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在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特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此大言一出众人无话可说。蒋总统闻言大受鼓舞!心想此时此地民国得此等同仇敌忾猛将,愿意与日寇拼死一战!说不定南京可保!!国军沪上新败颓气可为之一变!!

 

至此一刻,空前惨烈的“南京保卫战”即将打响。

 

唐生智被任命为南京卫戍司令。刚从上海前线撤退下来的第三十六、八十七、八十八师,加上他处抽调而来十个师,共十三个师;再加上军事学院学生们组成的教导总队、宪兵部队、江宁要塞部队,理论上这些部队满编制有十八万人,然而除去第四十一、四十八师是从汉口开来的增援部队,余皆是刚从上海战场受创撤出整补中的残部;实际上并沒有满编。按照唐生智战前估计,总计有八万人左右,而新兵就占了三万。

 

现在中国方面的研究结果,更倾向于日军在攻占南京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约六周左右),在南京城内外、城乡附近、以及远在杭州、浙江省内数地、直至江北江苏省境内各地,有组织、有预谋地屠杀了大量中国军民。人数共达三十万之多,故总称为“南京大屠杀”!!!

 

而日本方面中支那派遣军最高指挥官,松井石根大将,事后多次否认曾下达过有计划屠杀的命令。他的下属柳川平助、谷寿夫、中岛今朝吾、朝香宫鸠彦王等人是大屠杀的怂恿者,部属们四处杀人,他这个总指挥官却不知情?此言诚不足信也!最可气的是直接下达屠城令的朝香宫鸠彦王,因为是皇族,战后竟然免于处罚!?

 

南京战事失利之后,大量的败兵夹杂在四处逃难的百姓们中间一起逃命。而攻占南京城后的一段时间,日军的主要任务就是到处抓捕,清扫四散的逃兵们!想跑?不容易啊!!你肩上、手上、脚上留有当兵的痕迹!更要命的是,当兵是理过的短头发,很容易被人识别出来。最后日军只要见着短发、年轻的中国男子——一律抓捕就近集中!!

 

这么多人里面,至少有二至四万已经放下武器的国军降兵!!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出现了:哪里有足够的粮食养活如此庞大数量的降兵和俘虏??!!当时日军自己的粮食供应都非常紧张。这一点大家可以从《东史郎日记》中得到些许印证。为了掩盖对已经放下武器,投降的国军官兵战俘们,肆意的大屠杀!!索性对普通的平民百姓也打开杀戒!!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最为惨痛,令人不忍卒睹的一页,拉开了大幕……

 

三十万”!!战后中日台三国政府都含糊其辞如噎在喉!令人非常生疑的是:新中国人民政府也闪烁其间。当时中共的力量远在甘陕,距离战场遥遥一千公里之外,为什么会一边咬住“三十万”不放,一边却不给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一个合理的解释和交代?!

 

因为被屠戮的同胞当中,约有二至四万名是国军将士!!!

 

承认有过如此大规模的国军战俘被杀害,就意味着承认:当时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是在“抗日”!!并且领导的抗战规模之大!远远超出我们这些后人们的想象!!而承认这一点,就意味着承认:当时的中国是以蒋中正总统为领导,国民党合法执政的国民政府;并且这个政府在国难当头一刻,领导、组织、协调全中国人民进行了声势宏大、规模空前绝后的抗日战争!!而承认这一切,就意味着今天大陆的教课书当中,有关中共领导全民族抗日,直至武装推翻中华民国统治等等内容,其合理合法性会出现矛盾与分裂,进而遭受到全世界善良的人民空前严重的质疑!!!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演!历史也不会自我呈现出它的真实性!可历史教会我反省!

 

“粮票”这名字起的好!好就好在它令我和我的下一代永生都记着:在中国某个特殊年代,国人们因为口袋里没有粮票而成天价饿肚子!而其中的一些人,饿的呜呼哀哉一命归西!天理缘由么?因为他/她干瘪的手中没有攥满,能换回果腹食物,令卑微的生命得以延续的……粮票!!

                                                   (全文完)

本文相关链接: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4%BA%AC%E4%BF%9D%E5%8D%AB%E6%88%98

http://baike.baidu.com/view/560443.htm


 

浏览(851) (1)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病老三
注册日期: 2012-08-02
访问总量: 329,811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贝壳亲showdown了么?
· 西蒙黄(小小说)
· 艾米莉(小小说)
· 莎拉(小小说)
· 宜姐(小小说)
· 老陈(小小说)
· 东方不败最后的眼神
友好链接
· 马黑:马黑的博客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高伐林:老高的博客
· 芹泥:芹泥
分类目录
【青鬃马胡上鞍】
· 贝壳亲showdown了么?
· 东方不败最后的眼神
· 张灵甫真是当代马谡么?
· 张灵甫全军覆灭中的疑点(下)
· 张灵甫全军覆灭中的疑点(中)
· 张灵甫全军覆灭中的疑点(上)
· 富国论:慈禧太后疯狂,大清王朝
· 伤逝:我眼中义和团的兴起与转移
· 闲谈清议:请放小宋一马!
· 包饺子擀饺子皮
【小小说】
· 西蒙黄(小小说)
· 艾米莉(小小说)
· 莎拉(小小说)
· 宜姐(小小说)
· 老陈(小小说)
· 老秋(小小说)
· 老季(小小说)
· 老董(小小说)
· 老白(小小说)
· 老曹(小小说)
【黑色星期三】
· 熙来,娘喊你回家补裤裆呐!
· 捕知了揭秘“粘杆处”
· 知了秋歌
· 共和国的沉沦(11)——不作伪、不
· 霪雨时节话国殇
· 共和国的沉沦(10)——文化误!甄
· 共和国的沉沦(9)——政治强暴文
· 共和国的沉沦(8)——政治强暴文
· 一起车祸令我想起……
· 共和国的沉沦(7)——昨日“英雄”
【关于“文化”的讨论】
· 历史,河儿,在这莫名其妙拐个弯
· 黑色之海 ——情系松本清张
· 从《船歌》看文化的变迁
· 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三大导演批
· 李健的歌·中国男人
· 阉人·领导语录·文化及其他
· 文化的最后一场雪 —— 写在中国文
【杂谈诹议】
· 读书63:《随想录》呛白茅盾,文
· 西安的面馆
· 读书62:《晚晴七十年》正赶上航
· 读书61:小女人携稚千里行
· 读书60:《袁氏当国》与唐德刚先
· 读书59:唐浩明妙笔接杨度
· 读书58:荒唐“摘桃子”说(下)
· 读书57:荒唐“摘桃子”说(上)
· 读书56《蒋总统秘录》掀起的波澜
· 读书55《蒋介石秘录》掀起的波澜
存档目录
2019-02-24 - 2019-02-24
2018-06-02 - 2018-06-27
2018-05-06 - 2018-05-29
2018-04-10 - 2018-04-26
2018-02-11 - 2018-02-11
2017-03-13 - 2017-03-13
2016-11-12 - 2016-11-12
2016-10-01 - 2016-10-01
2016-09-06 - 2016-09-12
2016-02-06 - 2016-02-22
2016-01-16 - 2016-01-30
2015-12-17 - 2015-12-25
2015-11-04 - 2015-11-30
2015-10-14 - 2015-10-20
2015-09-12 - 2015-09-24
2015-08-02 - 2015-08-23
2015-07-08 - 2015-07-28
2015-06-04 - 2015-06-27
2015-05-06 - 2015-05-30
2015-04-30 - 2015-04-30
2015-03-12 - 2015-03-18
2014-11-07 - 2014-11-26
2014-10-20 - 2014-10-28
2014-09-29 - 2014-09-29
2014-08-08 - 2014-08-21
2014-07-18 - 2014-07-18
2014-06-10 - 2014-06-10
2014-05-01 - 2014-05-01
2014-04-03 - 2014-04-05
2014-03-03 - 2014-03-25
2014-02-21 - 2014-02-21
2014-01-10 - 2014-01-28
2013-12-20 - 2013-12-30
2013-11-12 - 2013-11-26
2013-10-08 - 2013-10-31
2013-09-05 - 2013-09-27
2013-08-13 - 2013-08-29
2013-07-14 - 2013-07-30
2013-06-02 - 2013-06-02
2013-05-06 - 2013-05-28
2013-04-05 - 2013-04-20
2013-03-12 - 2013-03-27
2013-02-02 - 2013-02-26
2013-01-14 - 2013-01-29
2012-12-03 - 2012-12-21
2012-11-04 - 2012-11-28
2012-10-04 - 2012-10-26
2012-09-01 - 2012-09-28
2012-08-02 - 2012-08-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