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用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精神产品 我在这里借用马克思创造的用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谈谈人类社会生产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马克思在《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曾经提到,人类既生产物质产品,也生产精神产品。那么,根据逻辑和我们论述问题的需要,我们也可以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人类也用某种方式生产精神产品。换言之,生产物质产品时人类采用某种方式,生产精神产品时,人类也采用某种方式。人类会用同样的方式生产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吗?我的回答是:有可能,但不一定。就是说,用同样的方式生产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有或然率,但也不总是这样。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我个人认为,所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社会里的个人自由组织生产劳动。市场交换是其外部条件,但市场交换本身还不是资本主义专有的社会活动。中国有人将市场经济称为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特定条件下,人们或许能将这两个概念互换,严格说,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城市内的手工业者个体户经营者也进行市场交换,他们需要到市场上去出售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但那个时代的经济形态并非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不错,市场交换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确互相关联,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是个人能够自发和自主地进行社会化大生产。个人通过资本的运作进行面向社会的大规模生产,提高生产效力,扩大生产规模,向社会出售批量生产的产品,服务与大众。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质言之,就是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自主的社会化生产,获取个人财富,并服务于社会。 这种方式也适合于精神产品的生产。当人们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时候,不一定组织一批人来从事社会化大生产,单个人有自主地位,个人决定生产何种产品,并服务于社会。例如,小说家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决定写作什么样的小说;音乐家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自己的创作灵感来创造自己的音乐;哲学家根据自己的思想过程来决定写作什么样的哲学著作。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和哲学思想都是人类社会的精神产品。个人自主生产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自由的思想过程和独立的精神建构完全依赖于个人的自发的原动力。资本主义社会里创造的各类新产品都是自由组织生产劳动的结晶。所有这些新产品都首先来自于企业家个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洞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人类创造新产品的基本方式。生产精神产品时也有类似特点。反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则不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或许也能在形式上进行社会化大生产,但却不是生产精神产品的适宜方式。人类生产精神产品时,首先需要个体的创作灵感。这种灵感首先来自于个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反射。创造一个新的产品的灵感从来都不是来自于一个集体。不会出现许多人同时都产生了同一个独特的灵感。对于一个精神产品而言,也是如此。一位哲学家创造自己的哲学思想的时候,他首先依赖于自己的灵感。他的那个独特的想法来自于他个人。人们不可能采用一种集体行动的方式来产生一个独特的思想。不错,人类社会的各种思想都是人们对社会现实和实践的反射和反映,人们总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自己的思想,但是,创造思想的过程总是在某一个个人的大脑中走完最初的过程,然后,再经过语言的交流而成为大众的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者代表大众思想,但创造思想的过程始终依赖于最初的那个个人的独特思维过程。卡尔曼海姆在他的知识社会学著作《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内对这个现象有生动的描写。我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而我要说的是,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则完全不适合人类社会的精神产品的生产。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行动。在公有制或集体所有制的规约之下,由政府或受到政府信任的社会组织组织社会化大生产。人们总是集体行动,而非来自个体的自发的行动。这种情况不适合人类的精神产品的生产。我想,马克思当年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致命问题。或许,我们有时看见哲学家们相约一起合作写一本书。这种情况在中国很常见。几位大学的老师合作写一本书。书的作者不止一个人。这类似于合作社式的生产。用这种方式生产的精神产品通常都是平庸的产品。也就是说,几个人能够“英雄所见略同”的那个作品都是人们的一般思维的表现。这种思维经常接近于常识,或者专业内的常识。它们不是深刻的思维。深刻的思维通常都是独特的思维。由于需要思维有深度,人们就需要进行艰苦的努力,能进行艰苦的努力的人是少数,于是,产出的思维也是独特的思维。反之,独特的思维与一般的思维不一样,独特的思维是个人的思维,否则就不会是独特的,一般的思维就不是独特的思维,既然不是独特的思维,就是大众皆有的思维。近代以降,所有重大的科学理论都是个人自主思考的结果;所有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系统理论都是学者个人创作的结果。如果你去看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名著,你就会发现那些卓越的思想产品都是单个的作者的产品(monograph),很少看见有两个以上作者署名的世界名著。《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一个人写成的。《社会契约论》是卢梭一个人的作品。《国富论》是斯密个人思维的结果。总之,那些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类拔萃的个人创造出来的思想产品,无论是自然科学的产品或社会科学的产品,都是个人努力的产物。在精神产品的生产方面,人们不可能通过所谓的“组织攻关”或像进行战争那样通过人海战术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的精神产品总是平庸的,属于一般思维的产品。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其实就是集体主义的生产方式,而集体主义的生产方式只能复制产品,而不能创造新产品。所以,在社会主义国家内,人们只能复制旧产品,而不能创造新产品。如果有新产品,也都是模仿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新产品,也只能是局部改良的产品。在中国,就是人们生产所谓的山寨产品。于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普遍缺乏生产者的创造能力。就像我本人以前多次强调的,人们生产精神产品需要充分的自由。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提供这种个人创造精神产品的自由。就拿中国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而言,大学里的老师经常需要接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度科研项目的招标,需要承担所谓五年计划里的若干社科研究项目。国家提供一定的经费。但束缚了研究人员的自主研究。上级组织设定题目,交由研究人员按照上级的意图进行研究,甚至得出拨款者需要的结论。每位大学教师进行自主研究的时间很少。而且出版社也对研究人员的研究进行把关,不符合当局要求的精神产品不可能出版。完全缺乏各自的自主精神。按照这种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的精神产品大多是低层次重复或类似劳动。这样的精神产品生产方式只能复制产品,而基本上无法生产新产品。于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无法生产新的精神产品,社会主义社会就无法前进。理由是,思想进步的程度决定社会进步的程度。思想水平有多高,社会发展的水平才有多高。当年,马克思还能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他的理论,而一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则只能采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生产精神产品。于是,不仅马克思理论不能与时俱进,人们也无法创造新的精神产品,包括自然科学的和社会科学的精神产品。 当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习近平也深感中国缺乏国家话语权,其原因是中国缺乏自己的原创思想和理论。中国没有所谓的软实力。于是,社会科学界的一些目光敏锐的人士呼吁中国的学者们为世界贡献中国的原创思想。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下人们无法生产人类社会的精神产品。我想,他们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如果社会主义社会不能在思想进步上超越资本主义社会,根据思想进步的高度决定社会进步的高度的常识,社会主义社会就始终落后于资本主义社会。虽然今天中国采用引进外资即引进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借助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壮大了自己,只要中国不会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来生产其精神产品,就不会出现新思想引领社会进步的可喜局面。 所以,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的各类主要的自然科学的发现和发明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都基本上来自于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极少。就拿哲学和社会科学而言,法国的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创造了不少新的哲学和社科精神产品,出现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新产品,形成所谓的“法国理论。”美国的社会科学家也有一些新产品。由于社会主义国家没能创造新的精神产品,知识分子眼光向外,希望引进西方的新精神产品。这引起了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的恐慌。他们严厉警告要防止资产阶级自由化,批判普世价值和宪政思想,实行严格的思想控制。如果社会主义国家能够生产出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精神产品的话,这就是多余的。如果社会主义国家能生产水平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精神产品,完全可以采取一种开放的政策,积极从事思想交流,在国外获得思想的影响力。可惜的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不适合人类社会的精神产品的生产。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至今仍然停留在过去马克思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他的理论所允许发展的限度以内。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某种形式的思想竞争的话,社会主义社会完全不是对手。如果社会主义社会不能为这个世界贡献思想品质极高的新的精神产品,它能展现的就只能是一个人的身体,而不是他的大脑。当一个人从事生产劳动时,人们仅仅看见他的身体的运动,而他的大脑来自另一个社会。人们看不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可能。于是,我的看法是,如果社会主义社会不能生产新的精神产品,它的最后覆灭可能都是无法避免的。换言之,如果一个社会不能生产它所需要的精神产品,这个社会一定会最终衰落。鉴于社会主义无法生产其精神产品,它怎么能够超越资本主义?如果中国不能为这个世界贡献极有价值的精神产品,它既不可能领导世界,而且还可能急速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