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金匮真言论:“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开宗明义,摸脉,要分雌雄,是为古中医不传之秘。有学者评说,后世所习脉诊,因循王叔和脉象及主病理念,使得学脉者无不在脉象上辗转,背离经旨,如古代名医柯琴也所云:“自有《脉经》以来,诸家继起,各以脉名取胜,泛而不切,漫无指归。夫在诊法取其约,于脉名取其繁,此仲景所云,驰竞浮华,不固根本者是也。” 在脉诊中,男女之脉左右相反,中医院校教科书从未提及,当代之中医,少有闻者,付诸实践者,更是凤毛麟角。
雌雄者,天地的旋转方向也。如《淮南子·天文训》所述:“北斗之神有雌雄,十一月始建于子,月从一辰,雄左行,雌右行,五月合午谋刑,十一月合子谋德。太阴所居辰为厌日。” 阴阳者,性也,雌雄者,质也。《内经》所说的“雌雄”涉及的不只是脉诊,更是人体经脉、脏腑各个方面之左右关系。夫荣卫者,阴阳之纲纪;脾胃者,阴阳之男女;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识阴阳,认左右,对中医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但从古至今,左右问题尚无自洽系统性结论。本着古意新知的精神,以古文献,易经,天文学为理论支点,建立人体的雌雄理论模型。
天左旋,地右转的易经模型,可以用先天64卦方圆图来表示。朱熹对此图的解释是,圆图代表天象,方图代表地理方位,图中乾卦位于午中,坤卦位于子中,离卦位于卯中,坎卦位于酉中;阳生于子而极于午,阴生于午而极于子;其阳在南,其阴在北;方图乾始于西北,坤尽于东南,其阳在北,而其阴在南;圆图主动,代表天,方图主静,代表地。推演此图,宇宙、时空、人类、文明乃至万物,全在此图当中。
《黄帝内经·素问》有“天不足西北,地不法东南”之说,认为西北属阴,多高山峻岭,故天气较冷。东南属阳,是汪洋大海,故天气较热。这与我国今天的地理位置感相一致。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人是天地之子。《内经》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既然人来自于天地之气,那人本身,当然也是气。经典中医认为,人首先是气,然后才是有血有肉的机体。作为气的人,男女同体,男为阳,女为阴, 二者相合,为一太极体,分明是一个混沌地球。此图和六十四卦方圆图相通,圆图乾在上,因而男头在上;方图乾在下,因而女头在下;天之阳在南,男背朝东为阳;地之阳在北,女背朝西为阴。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依天地而定位。以人身作阴阳,男女面对面,腹对腹,头为南极,足登北极,男背阳向天,腹阴向地,女腹阳向天,背阴向地。天左旋,投影于地,映在男背,则左升为阳,右降为阴;投影于女子腹,则右升为阳,左降为阴。
金针赋云,男子之气,早在上而晚在下,取之必明其理。女子之气,早在下而晚在上,用之必识其时。午前为早属阳,午后为晚属阴,男女上下,平腰分之。按针灸当随经络气至十二时候,如寅肺卯大肠经之类,男女所同。男女气血上下之分,固非素、难意.亦不必然也。
“青龙者,东方生气,白虎者,西方收气,朱雀者,南方长气,玄武者,北方藏气。初生之枝芽,皆得青龙,向南之叶花,皆为朱雀,收杀之阴始,白虎之啸,传种之根实,皆补玄武。”落实在人体,则男女有别,左右有别,前后有别。
根据自洽原则,男女的脉,应当是不同的。通常所说的“男左女右”,原来只是半句话。完整的说法,应当是“男左为阳,女右为阳”。而气之“左升右降”,原来是说男子,女子则应为“右升左降”,这种只言男,不言女的做法,是古代尊阳思想的体现,剩下的一半,则为感悟中医者留下了空间。所以,阅读经典是成就大医的先决条件,而开悟则是必要条件。
李东垣:“大抵男子先诊左手,女子先诊右手”。诊脉要诊双手,面男为阳,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所以,前人亦有分左右先后不同次序的下指法。这种诊法,在古时为多数医家所遵循。女之脉也应当是相反的。这样的说法,是自洽中医体系独家之说么?
李中梓《医宗必读》:“先天之本在肾……故肾为先天之本”,“两尺为肾部,沉候之六脉皆肾也……肾水绝也。”此脉法原来的名称为“阴阳脉法”,除了广义的先天肾中阴阳之外,更突出了狭义生殖阴阳的消长。且主张男女尺脉左右相反:男子左脉主肾中先天阳气和生殖之阳气的消长,主火。又主子处,大肠,膀胱无形之气化。右脉主肾中先天阴精和生殖之阴精的消长,主水。右主子处,大肠,膀胱有形之物的排泄。女子与男子相反,左阴右阳。
《褚氏遗书》:“脉分两手,手分三部,隔寸尺者,命之曰关,去肘度尺曰尺,关前一寸为寸,左手之寸极上,右手之尺极下,男子阳顺,自下生上,故极下之地,右手之尺为受,命之根本。如天地未分,元气浑沌也。既受命矣,万物从土而出,惟脾为先,故尺上之关为脾,脾上生金,故关上之寸为肺,肺金生水,故自右手之寸,越左手之尺为肾,肾水生木,故左手尺上之关为肝,肝木生火,故关上之寸为心。女子阴逆自上生下,故极上之地,左手之寸为受命之根本,既受命矣,万物从土而出,惟脾为先,故左手寸下之关之脾,脾土生金,故关下之尺为肺,肺金生水,故左手之尺越右手之寸为肾,肾水生木,故右手寸下之关为肝,肝木生火,故关下之尺为心”。
《月王药诊》:“朝阳初露、由阴转阳之时”进行,且医生和患者均须平心静神。对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在腕部最长横纹上一寸处用三指均匀压取”,并主张诊脉男女有别:“诊女子的脉时医生先用左手诊女子的右手脉,诊男子脉时医生先用右手诊左手脉”。
《四部医典》:左手寸部候心、小肠;关部候脾胃;恰部候左肾、生殖;右手寸部候肺、大肠;关部候肝、胆;恰部候右肾、膀胱;并指出女子的寸部所候脏腑与男子的左右恰相反。
《祖先言教》:“人固有阴阳两脉且男女相同,阴脉位于身体左侧,阳脉位于身体右侧。心类部有‘感思’出入之孔,男属阳,故此孔朝向阴脉,女属阴,故此孔朝向阳脉,因而男女寸脉所主脏腑恰恰相反”。
通过以上文献可以得出结论,虽然各种说法并不一致,但是,男左女友之不同,却是共识。而且,经络循行规律,也符合这一理论模型。笔者建立的三维中医自洽体系中针灸调脉法,就是依据这个理论模型,贯穿脉诊及经络循行、顺逆补泻当中。
杨继洲《针灸大成》:
何如补泻有两般,盖是经从两边发,
古人补泻左右分,今人乃为男女别。
《图注难经》云:“手三阳,从手至头,针芒从外,往上为随,针芒从内,往下为迎。足三阳,从头至足,针芒从内,往下为随,针芒从外,往上为迎。足三阴,从足至腹,针芒从外,往上为随,针芒从内,往下为迎。手三阴,从胸至手,针芒从内,往下为随,针芒从外,往上为迎。大要以子午为主,左为阳(从子至午,左行为补),右为阴(从午至子,右行为泻,阳主进,阴主退),手为阳(左手为纯阳),足为阴(右足为纯阴)。左手阳经,为阳中之阳,左手阴经,为阳中之阴。右手阳经,为阴中之阳,右手阴经,为阳中之阴。右足阴经,为阴中之阴,右足阳经,为阴中之阳。左足阴经,为阳中之阴,左足阳经,为阴中之阳。今细分之,病者左手阳经,以医者右手大指进前(盐指退后),呼之为随(午后又以大指退后为随,进前即经之从外,退后即经之从内),退后吸之为迎。病者左手阴经,以医者右手大指退后,吸之为随,进前呼之为迎。病者右手阳经,以医者右手大指退后,吸之为随,进前呼之为迎。病人右手阴经,以医者右手大指进前,呼之为随,退后吸之为迎。病者右足阳经,以医者右手大指进前,呼之为随,退后吸之为迎。病者右足阴经,以医者右手大指退后,吸之为随,进前呼之为迎。病者左足阳经,以医者右手大指退后,吸之为随,进前呼之为迎。病者左足阴经,以医者右手大指进前,呼之为随,退后吸之为迎。男子午前皆然,午后与女人反之。手上阳进阴退,足上阳退阴进,合六经起止故也。”
经典中医自洽体系中,雌雄理论模型为其基石。所谓“自洽”,就是自圆其说,是科学的前提,所谓体系,就是以天地人的统一场为框架的系统医学。产生雌雄的天文学背景,为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物质及反物质的双螺旋结构规律,即太极规律,而河图则为太极的数理模型,这个思路在整个经典中医自洽体系中贯穿始终,一脉相承。篇幅所限,另文再述。
|